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启示(2022年)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启示(2022年)

发布时间:2022-06-19 12:00: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启示(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启示(2022年)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6篇

第一篇: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毛泽东在长沙主编《湘江评论》和组织俄罗斯研究会

周恩来在天津主编《觉悟》和创办觉悟社

恽代英在武汉主办《武汉星期评论》和建立利群书社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

大会中心任务——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出席代表12人,上海——李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
日本——周佛海;
包惠僧。国际代表——马林列席会议。

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

会议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整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举行。

会议内容——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925年1月11日--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举行。

中心议题——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举行。

主要任务——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1923年11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织并召开了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

1924年1月20日-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会议主要解三个问题:一是,确定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二是,确定了连俄、联共、辅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三是,按照国共合作的精神选举了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着重批评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通过了《告全党党员书》等重要文件,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

1928年10月,毛泽东编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着作,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1936年—1939年,又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着作,进一步完善了道路理论。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称“遵义会议”。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整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称“瓦窑堡会议”。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为争风运动的开展作了思想动员。

1942年春开始了全党普遍整风,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谁的讲话》等报告,明确提出了争风运动的任务、方针和方法。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主要历史功绩:一是总结了党领导的民主革命;
二是通过了新党章;
三是选出了新的中央文员会。

第二篇: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

第三篇: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

学习党史 廉洁自律 永葆先进

讲 稿

中共赤水市委党校 廖红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94周年,94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辉煌而又艰辛的历程。

94年前的7月23日,在上海的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座阁楼里,正在进行着一次秘密会议,出席会议的只有以李达、董必武、毛泽东等为代表的13人。外界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会议,更没有谁能预测这样一个小会议,会对我们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当时会议闭幕之后,国内的媒体也并没有做太多的报道,一切仿佛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然而就是在不受人瞩目,在无声无息中建立起来的党,由最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8000多万的党员。这样一个党引领着我们十几亿的人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今天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对于我们从思想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好的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很有帮助的。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用90来年的汗水和鲜血谱写的篇章,今天我只能提纲性地概括说一下它的历史过程。

一、学习党史的意义

(一)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古人“以史鉴今”之说,江泽民同志也强调用党史“资政育人”。党史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党的建设的经验、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执政的经验、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等等,以及经受挫折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学习党史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通过学习必将增强我们对党的感情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里有一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意思是说:想要明白高明的治国方式,必须先反观历史;
如果想要毁灭一个国家,必须先毁掉这个国家的历史,也就是说让这个国家的人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

习近平2010年7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这是共产党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说:你要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贯倡导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要善于运用历史知识。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944年,在中国革命迅速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他高度评价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多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强调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要了解和懂得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学习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1990年4月7日,邓小平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人时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他强调,新中国建立和发展的历史事实说明,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制裁是不管用的,“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由此,他精辟地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他把了解和懂得历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明确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反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领导全党总结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为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江泽民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经验的学习与运用,多次强调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读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对重视学习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他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熟知历史,尤其是我党的历史。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上的文化知识、思想智慧、经验教训,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结合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或者吸取应用,或者作为借鉴,或者引为警戒,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改进我们的工作,是会大有助益的。我们的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多方面知识,其中历史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少领导干部,基本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工作经验都是具备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和中外历史知识还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对历史的学习。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二)强修养 增智慧

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巴比伦)、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岗位职责不同,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会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但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的道理都应该懂得,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觉地学习历。二、中国共产党光辉的94年

翻开中国共产党94年的历史画卷,是风雨兼程的94年,是波澜壮阔的94年,是自强奋进的94年,是积极进取、不断自我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的94年。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安康,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繁荣昌盛的中流砥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读懂它,记住了三点,就总体上把握了90多年。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鸦片战争是1840年6月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于1842年8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控制和掠夺,使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解体,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们常说,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一句空话。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尝试过许多救亡图存之路,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旧式农民起义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最后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成功了。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和心声,顺应了历史的规律。路走对了,结束百年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顺理成章了。

(二)、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旧中国留下了一个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就拿号称“现代工业脊梁”的钢铁来说,1950 年,全国钢产量只有61 万吨,不及现在一个小钢铁厂的产量。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前景充满怀疑。共产党能够建立新中国,能够建设好新中国吗?中国共产党不信邪,硬是顶住各种压力,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具备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这就告诉我们,尽管有曲折、有困难,尽管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充满着探索和艰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好新中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中国要发展、生活要小康,就要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52万亿元人民币,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和回答了这个重大课题。

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四阶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一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飆。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冲破了遏制新思想的罗网,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也发生过片面性的缺点,夸大了东方文化的落后性,甚至把某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这种偏向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注意同工人群众结合,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7.23-7.31,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出席代表:13人,上海李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烬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开端,她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了。

其次,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再次,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一切革命人民的战略和策略。

最后,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

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武汉、广东、湖南、直隶等省市和航运、铁路、采矿等行业相继爆发工人的罢工斗争。1922年1月,长沙华实纱厂2000多工人在黄爱、庞人铨的领导下举行罢工,遭到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的镇压,黄爱、庞人铨被逮捕杀害。黄爱、庞人铨曾经信仰无政府主义,在党的教育下,于1921年底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是全国最早被军阀残杀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们的英勇牺牲,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湖南党组织为此发起驱逐赵恒惕运动,得到湖南人民和全国各地群众的广泛支持。

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党组织或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直接发动的。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这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香港海员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7.16-23 地点:上海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这些代表是: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二大”采取了较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大会决定以小型的分组会为主,尽量减少全体会议的次数,每次会议都要更换地址。大会共进行了8天,举行了三次全体会议。陈独秀主持大会。

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等9个决议案。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选出三名候补执行委员。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
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党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

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1.11—22,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代表党员994人。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大会总结了一年来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并决定在全国积极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大会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党的“四大”为革命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五)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仍能集中力量共同对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作战中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成为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中英勇善战的一支部队。共产党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使北伐军的许多指战员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和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共产党人还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使北伐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革命群众的直接支援。此外,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未能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蒋介石进一步加紧对军队和政权的控制,实力迅速膨胀。帝国主义列强认定蒋介石等所代表的势力同样是反共的力量,开始对他们进行拉拢。不少原来属于北洋军阀或地方军阀的军队纷纷接受蒋介石的改编,一批批政客、官僚也投靠到蒋介石身边。

曾经造成很大声势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这场大革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工农群众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党还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尤其是通过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党经受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所有这一切,为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后来我军许多领导人都来自南昌起义的主要部队。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便翻开了新的一页。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8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高举党的旗帜,高举人民的旗帜,牢记使命,英勇奋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创了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它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式的城市中心道路,这意味着当时我党工作重心仍在城市。三大起义的失败,说明中国走城市中心道路行不通,这就为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重要的教训。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

1933年9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反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战役开始。从1933年9月25日至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略中国,由来已久 。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

毛泽东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发出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明确地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

与东北军、西北军实际上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

西安事变

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四项保证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熟时期,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大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国的抗战,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一)争取和平的努力和内战的爆发

重庆谈判

政治协商会议

(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和土地制度的改革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旗帜鲜明地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到1957年,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剧烈变动的8年。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民心振奋,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并成功制定和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而为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奠定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工业基础。同时,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949年:“四面八方”政策 1950年:土地改革政策 1953年:“一化三改”政策 备选:1953年:统购统销;
1955年:加快农业合作化政策 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1957年:“一五”计划的评估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一)在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二)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三)改革开放的起步和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开展,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此外,中国也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强调指出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十三大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即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即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和党的十四大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了新的重要论点,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第四阶段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曾受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和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威胁,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王朝更替、外部入侵等等,但中华民族却一次次战胜灾难,一次次渡过难关,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究其内在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产生和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比如崇尚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在对待民族、邦国的关系上,倡导以“协和万邦”即和平共处为邦交原则,以“天下大同”即共同社会理想为追求目标。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矛盾冲突更有交流融合,在冲突和融合中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
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可以说,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比如,中国历史上,很多人主张“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主张思想教育手段要和法制处治手段并用。法是他律,德是自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古人这方面的治理思想与经验。又比如,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问题。他们深深懂得“为政之道,任人为先”的道理,在选人用人方面留下了很多可取的思想和经验,诸如知人善任、选贤任能,才兼文武、德才兼备,敬贤敬能、礼贤下士,访求俊彦、唯贤是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勤于教养、百年树人等等。还有孟子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韩非子说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其意是说优秀的治国理政人才,必须经过艰苦条件的磨炼,必须具有起于社会基层的实际经验,这些认识都说明了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我们强调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这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历史经验的借鉴。再比如,我国历史上经过科举制等途径,探索出了把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分为两类:通才与专才。在治国理政中,通才任用于政务工作方面,专才则任用于事务工作方面。人才的培养任用应该分为政务、事务两大类,并且应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和职责,培养、选拔的途径和任用、考核的办法也应不同。这个选人用人的历史经验,今天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我们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和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

中共党史

1.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于1950年6月6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指出:要完成土地改革,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作斗争,我们面临的敌人是够大够多的。必须处理好国内各阶级、政党、民族等各方面的关系,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应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的不利局面。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

2.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也就是著名的《论联合政府》。他指出:“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中国的民主主义者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他们就将一事无成。”

3.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会议根据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指示信的精神,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建设的经验,批评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来建设党和人民军队。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又称古田会议决议),并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任前委书记的新的前敌委员会。

4.1957年6月19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文章,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5.1979年,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保证“三步走”战略步骤的胜利实现,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6.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做《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
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运动。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于1941年5月和1942年2月,分别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从此开始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大革命失败后党内重大历史问题做出了系统总结。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7.从1941年到1943年,敌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为了坚持敌后抗战,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先后提出十大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

为了战胜困难,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毛泽东中共中央先后制定了巩固和建设解放区的十大政策:即对敌斗争;
精兵简政;
统一领导;
拥政爱民;
发展生产;
整风运动;
审查干部;
时事教育;
三三制;
减租减息等政策。其中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是两个中心环节,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迎来胜利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8.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并对中国近代以来的阶级状况进行了分析。

9.1940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向何处去以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提出了见解。

10.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并初步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内涵。

11.1939年出版,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较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对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党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3.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14.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中秋节),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年中共党人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

15.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6.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

17.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

18.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关制度的不完善,在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和经济部门中滋长着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现象,这严重危害了党的事业,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三反”运动。“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说明“党历来高度重视”“党能够主动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大规模的“三反”运动,说明“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严重危害党的事业”“反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任重道远”。

20.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①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③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④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⑤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⑥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2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的共同倡导。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这里的“民族主义国家”是指“二战”后取得政治独立的新兴国家,它们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

23.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00余人。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成立了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24.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未来前途不同,五四运动使得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所以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尤其是为1921年中共的成立,奠定了群众基础,为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打下了基础。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5.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是瑞金(1934年10月上旬)→遵义(1935年)→赤水河→安顺场→泸定桥→雪山草地→毛儿盖→静宁→吴起镇→会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何家冲、金家寨、泾县、旌德、陶家河、汤口、谭家桥。

26.《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1)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2)政治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3)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道德基础。

27.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于1950年6月6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指出:要完成土地改革,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作斗争,我们面临的敌人是够大够多的。必须处理好国内各阶级、政党、民族等各方面的关系,孤立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而不应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的不利局面。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第一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第二个联盟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但也是重要的。

2.胡锦涛同志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3.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4.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5.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中秋节),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

6.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智取宜章县城成功,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打响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枪,不仅保留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井冈山斗争的丰功伟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农民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问题,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丰碑。

7.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8.《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第一部分内容是国务院领导成员的变动,原因主要有:一是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二是兼职、副职不宜过多,三是着手解决党政部分、以党代政的问题。第三部分内容是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了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10.依法执政,就是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依法执政没有联系,党领导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体现的是发扬民主的作风,同样不能体现依法执政的方式。

11.《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文中谈及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提出的重要标志。

12.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1918年他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他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最早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

13.党的宗旨即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

14.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15.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第一次以规范化的形式明确提出。

16.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在七大正式会议上,毛泽东主持了大会,致开幕词,并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大会完成了三个历史性的任务:决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大会通过了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及新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全党有了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牢固的理论基础。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工农联盟是指由工人阶级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劳动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结成的革命联合。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最基本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第五篇: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

学习简介

一、划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条件

四、中共一大

五、中共成立初期大事简记

六、党的会议简介

中共党史

一、划分的几个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
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三、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中共成立初期大事简记

  1921 7.23-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12 香港海员大罢工

  1.21-2.2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5.1-5.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5-5.1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7.2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8.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10.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 2.4-2.9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6.2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7.1 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广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

  8.20-8.2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10.2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

  11.1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 等杂志。

  11.24-11.25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11.28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12.25 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

  2.7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5.10-5.15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6.17-7.8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7.3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

  7.15 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9.10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11.19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

六、党的会议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第六篇: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

学习中共党史感言—WORD版< cla>< cla>< cla>< cla>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学习中共党史感言 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室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该书,具体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领导带头组织好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我室领导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基础上,在充分明确了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切实组织好室内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此书,从而加深对建国以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恢复重建工作上所做的努力,以及在探索新中国建设中所犯的错误和所走的弯路,从而更加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二是具体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我室人员还紧密结合自身情况具体深入地学习此书,其中,把书中所述的历史时期具体划分为几个历史阶段深入学习,分别为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年探索时期,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和1976——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学习,大家在此基础上相互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页 第 1

推荐访问:党史 理论学习 中共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启示 中共党史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启示 党的历史对大学生的启示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