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发布时间:2022-06-08 15:54: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6篇

第一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换一种角度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20101131113 彭纯昌

【摘要】上中国政治制度史课,开始对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有一个相比之前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缺乏了解,不得不说是当下国人的一个弊病。而在缺乏认识的情况下,对历史的传统的文化一概加以否定,则更是狂妄无知。一国一民族无论如何不能够推翻过去的全部传统文化而谋得长远的发展。但是当下或者是更早之前开始,就存在一种思想,封建的都是不好的,必须推翻,彻底抛弃,这就是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先生用很客观的学术态度,简洁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代政治制度的得失利弊,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更加客观地、抱有一种敬意的态度去看待中国的封建历史,理性地对待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

【关键词】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后感

【正文】

钱穆先生这本书是在1952年三四月间,钱穆先生访问台北,应邀作一系列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的演讲,分汉唐宋明清五代,略述各项制度的因革演变,并指陈其得失利弊。后来养病在台中,又应邀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为截稿期限紧迫,又有病在身,所以钱先生便以演讲讲稿加以修补,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交稿成书。

在书中,钱穆先生主要是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选举考试、赋税制度、国防和兵制四个范围进行讲述。讲这五个朝代是因为钱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只讲此五个朝代,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在前言部分,钱穆先生仔细阐述了为何讲演要从这些朝代讲,为何从这些范围讲。钱穆先生还明确区分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但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看事物必然先从当下之处境出发发出一些论断。由此看辛亥革命,由此看文化大革命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为何能够在所谓的“革命先进思想”的鼓吹下地对传统文化那般嗤之以鼻,恨之入骨,恨不得连根拔去。在钱穆先生所讲的这“七端”里,讲述的是一种研究制度这一门学问需要注意的原则:要研究制度就要精熟其人事;
任何一项制度不是孤立的,必然是一整套制度的相互配合;
制度的创立和消失绝不是无端的,必有渊源和流变;
任何一制度的创立必有其内在用意和外在的需要,必须注意当时人所留下的历史材料,而不能以异代人的主观意见和悬空推论断定其当时的用意和需要;
要了解一项制度的利弊,必须了解当时人各方的意见,应当重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相同;
重视制度的地域性;
深入到全部的文化史。总结之,则是要研究一项制度,必须注重制度设立的前因后果,注重时代性和地域性,以系统的整体的视角,注重史料的考据,要深入这一制度产生的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史这一土壤。这对于我们看待和分析问题有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整本书不过二百页,简明扼要,论述精辟,对我的启发很大。钱先生写这本书,其用意并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在于通过历代制度的因革演变之叙述,来检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得失。对中国传统文化,辛亥革命以来,国人对于国史的研究,往往或多或少地存在以西方模式作为参照,而对中国传统之一切政治与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概加以否认。这样的一种思想史钱穆先生在整本书中反复批驳的一种思想,从序言到总论,着墨之处多达十几处。字里行间,透露的是钱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通透认识和他对于中国历史、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这也深深地感染了我。钱穆先生在讨论政府组织中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和考试制度的因革演变之时,力图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一团漆黑,在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极力辩诬的同时,钱先生没有失掉史学家的冷静和理智,对传统政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同样了然于胸,诸如皇权逐渐加强,政府权力也即相权日益下降,中央权力逐渐集中,地方逐渐衰弱的情形,钱先生就认为是中国政治传统的一大弊病。这也是钱先生在正本书中向我们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政治的大趋势。钱先生在最后一讲中谈到满清后期的变法与革命,认为若认不清中国政治之大趋势,从而对传统政治持排斥与不满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的不满,企图推翻它。若全部的传统文化被推翻了,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所持有的一种“共尊共信之心”就丧失了。但是政治之稳定,制度的成立都是依赖这一心理力量的。

我认为,钱先生所提及的一种“共尊共信之心”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赖以凝结的一种信仰。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不存在如西方天主教那般强大的宗教,也就谈不上信仰。纵观历史之全貌,唯一在中国延续千年,为中华儿女所共同尊奉的这正是源于周礼的儒家文化。在春秋战国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儒家思想是包含众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的目标就在于“治平”。这是饱含政治色彩的,随着朝代更替,儒家文化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她依旧是全民所尊奉的。到了清末,突然要一下子全部推倒,革命了,就好像是一个人一直尊信某一信条,最后被一下子否决了,顿时思想就混乱了,认不清现实了,没有了主见,失了自我,便容易驶入歧途。这在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中中都可窥见一斑。这始于辛亥革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种推翻传统的思想,也许正是造成当下中国人普遍失去道德灵魂的深层次原因,加之改革开放突如其来的市场经济浪潮和各种思潮,只是中国人的思想普遍地功利化了。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同时,我也在读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在《论美国的民主·上卷》一书中,作者客观地描述了美国成立之初的民情,细致地刻画了美国之成立,美国民主政治之现状,是离不开英裔美国移民从欧洲大陆带来的宗教信仰和乡镇自由精神的。美国从一个荒大陆成为今日之美国,同样不是凭空来的,是一切由英裔美国移民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的传统和对自由的追求创造的美国民主与自由之现状。可见立本才能开新,在新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只能够与时俱进,在立足与本国传统,截取西方的本质精神,采取以前的旧经验,开启一条新路子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此外,钱先生在书中讲到清代的时候说到“部族政权”,将清代和元代与其他历朝历代区分开来。这样的观点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感觉耳目一新。这也改变了我以往认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朝代更替多事推翻暴政之结果,忽略了外族入侵的因素。在整本书中,钱先生对于历代政治制度从创立之初的好的方面,到它慢慢演化地弊病累累,最终导致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衰落,最终给了别人推翻的机会。清代,到了积重难返之地步,其中部族政权的狭隘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就彻底打破了清王朝的固步自封。

以史观之,中国现代中国政治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政治之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比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从历代政府组织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汉唐与明清的对比是很明显的,地方政府必须享有一定的权力对地方事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才能够促进地方的繁荣,促进国富民强。而当前,我们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当然,如钱先生所言,研究某一项制度要注重时代性和地域性,要系统整体地去分析,因而对一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绝对不能够简单地说好或者坏,何况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当我们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用一种视角看得久了之后,就让我们换一种角度回过头来好好看看我们的文化和传统,相信当下很多的问题都可以在历史文化传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找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总的来说,读史使人明智,钱穆先生在这本书中不仅极力将历代政治的原本事实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对于古代的政治制度有更多细致全面的了解,还教授我们用一种更加敬重合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钱穆先生以其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对中国历代历史洪流进行的梳理,使得其对中国历史深邃的思考和精到的见解如清澈溪流般从我们心中流过,表达那般自然,也让我们被激发地思考和感悟那般自然。大师的境界之高,让我敬畏!

参考文献:

[1]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第二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了内阁大学士,但此职位官位太低,作用不大。到了后面,甚至还出现了太监干政,皇帝的事情让太监代劳,太监成了“真皇帝”,长期以往,被清兵取代也是必然。明朝的选举制度还是科举,可是已经变成八股文了,按作者钱穆先生理解,八股文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律诗。

   

最后,是关于清朝,对于清朝,我和作者钱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说前朝治国理政都还是制度的话,那么清人治国只能说是玩弄法术了。清代的中央政府在钱先生眼里就是一个部族统治的工具,以至于皇帝的集权达到了最高峰——设立了军机处。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清朝背后是整个满族,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部族的“私利”,以致后面发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想要得到清人的绝对支持,那是很难的,甚至有一部分势力是反对的。

   

三、读后感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文字虽然不多,但贵在语言精辟、观点鲜明,在历史中看历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当时的实际要求来检讨得失。《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结也很精彩,它基于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体制的历时性分析,得出对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现状及未来政治发展态势的预判,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在理。在我看来,我国文化的得失能够被钱先生简洁明了,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确实佩服。

【篇二】

观政治之进退,感天下之兴衰

中华民族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起到清朝的覆灭,前后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在这几千年中,朝代更迭,制度兴灭,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都与之休戚相关。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秦朝的大一统,西汉的辉煌,唐朝的盛极一时,宋朝的积贫积弱,明朝的黑暗,清朝的翻天覆地,都与当时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把一个朝代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这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就是它的根系。伴随着中国的版图不断地扩大,如果没有较为完善、考虑周全的政治制度,这棵大树就难以茁壮成长。从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政治制度是普适的、完美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从中汲取精华,吸取教训。

钱穆先生作为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学者,对于政治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他选取了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五个朝代对它们的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赋税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纵向的比较,进而得出了一些有关历史发展的结论。

初读此书,我对之前不甚清楚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的了解。再读此书,我横向地看到了政治制度与整个社会的联系,纵向地看到了历史变迁的轨迹。

从政府组织看朝代风貌

政府组织是政治制度的根本,从一朝的政府组织可以看出窥见当时的政治风貌。在中国古代的政府组织的更替过程中,主要存在两对此消彼长、相互制衡的力量。一对是皇权与相权,另一对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力量。中国历史上整体的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衰落,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衰落。过去我们总把古代的政治制度用“封建集权”一言蔽之,然而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出,尽管看起来皇帝处于所有人之上,统管天下各种事务,但实际的政权却是在政府手里的。宰相代表政府,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简单来说,皇帝是国家统一的象征,而宰相则是决定政治的人。在相权极度衰落,皇权不断加强之前,古代政府是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的。因此如果把中国从秦汉以来的政治制度都描述为“封建统治、皇帝专制”恐怕是不合适的。在秦汉时,我们有郡县制,中央政府设有三公九卿,宰相统领行政权。到唐代,相权被分割,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职权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宰相的权力;
到宋代,相权愈加衰落,只剩中书省在皇宫内承旨,设立了专门的选人用人机构,财政、军事权也被分割,皇帝专制也随之加强,但还并未形成完全的皇帝专制。而到了明清两代,宰相被废除,行政权落入了皇帝的手中,此时才是真正的皇帝专制。历史上有明君也有昏君,但即便是明君也难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也不会有充足的精力来独自治理好整个国家。皇权的加强是权力欲望的膨胀,是对拥有的权力的一种不安全感。从皇权的大小与社会兴衰的关系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过度的皇帝专制是朝代覆亡的一大原因。

纵然适当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但过分的专制给整个国家带来的活力的缺失确是不可估计、难以弥补的的损失。在历史上,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如何管理好这一大片土地是一大难题。如果过度中央集权,地方政治将会失去活力;
而如果过度放权,则会出现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稳定。由此观之,集权和放权的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的平衡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回看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发现,在汉唐时代,重要的是解决地方的混乱问题;
而在明清之后,更大的问题则是如何避免过度集权使整个国家失去活力。

从各朝民生看兴衰轨迹

土地是古代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所有制影响着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钱穆先生在书中说:“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这描述的是先秦时的井田制,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被贵族占有,农民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但随着私田的开垦,这种制度也不复存在。到了汉朝,则实行的是土地的私有制,国家向土地所有者进行征税。但土地私有制带来的是土地买卖兼并的情况,富人拥有大片土地,而穷者却没有赖以生存的一亩地。而唐朝则是沿袭了南北朝和隋朝的均田制度,国家将土地分给无地耕种的农民,在耕种一定年限后土地归农民所有,在死后归还国家,此时的税额仅为四十收一,极大地为贫穷百姓减轻了负担。

形容政治清明时我们常说“轻徭薄赋”,因此除了土地与税收之外,影响百姓生活水平的还有徭役。在唐代以前,兵役制度是十分普遍的,可以说是“全农皆兵”。由于军队储备是一个国家的必须,取消兵役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尽可能地为百姓减轻负担是统治者应当考虑的。汉代的政治制度在兵役上为人民考虑颇周,在家中有多年连收的余粮时才让壮丁去服兵役,免得家中无人支持;
取消了秦朝大一统以来的“戍边三天”的不合理举措,采用以税代役的措施……这样的兵役制度,在体察了民情的情况下,也增强了百姓服役的积极性,这也是西汉繁盛的原因之一。反观宋朝的兵役制度,宋代的募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饥荒之处,把灾民募为兵。募兵加重的政府的负担,而且应募的多是无赖之人,没有纪律性,而灾民身体孱弱,没有战斗力,这就是北宋对外软弱的原因了。到了南宋,军队更加松散,宋代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最废弛的阶段。

由几代的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我们也不难看出为何西汉会出现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而宋朝却在各个方面都令人扼腕叹息了。纵观历代政治制度,得民心者得天下,顾得民生的统治者往往也顾得国家;
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的统治者同样也无力拯救国家,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患。

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一标题中,我们就可以明白,在朝代和制度的不断更替中,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完全不合理的,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功也有过,有得也有失。没有一种制度是不论古今皆可用的,政治制度在制定时一定是考虑了当时的时代情况的。政治制度是一朝风貌的根基,也是各朝兴衰变迁的源流。我们在评价一种政治制度时不仅要辩证地看待,更要结合其时代背景,而不能单纯地以现代的眼光评价过去的政治制度。

【篇三】

这段时间有幸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虽说题目是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实际则以主要讲了汉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个朝代。这主要是因为钱穆先生的讲期只有五次,每次只限两个小时。所以钱穆先生就择这五个朝代,也因为这五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比较有代表性。书中大致以这五个朝代的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以及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讲,并且分析了这四个方面的得与失。下面就来说说这本书中的一些特点和书中一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由于这本书是钱穆先生的讲稿,所以本书有很多与现在普通书籍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本书的语言特点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阅读时不费力,就好像在听钱先生讲课一般。其次,本书更加“朴实”。现在的书籍普遍都是为了说明自己的一些观点,而旁征博引,会引用很多资料,并标明资料出处。这样的书虽然更加具有学术性和规范性,但却也多了一种“功利性”。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通读下来,就像是一位老先生从容地给学生讲述着过去发生的事。但是,老先生的想要教授给学生的要点却在学生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这可能就是大家的魅力吧。最后本书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钱穆先生并不旨在书中非要说哪个朝代,哪项制度的好坏,而旨在让读者真真正正地了解这项制度,继而,得失自然就明了了。我认为此书的重点应在历代政治而不在得失。

当然,作为讲稿录成的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不够系统,文章的结构略显凌乱。

此外,钱穆先生在本书中在讲授知识要点时也颇为生动,往往能把难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例子。政治制度其实比较深奥,各个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易明白。尤其是古代的政治制度,其名称也不为我们所熟悉。钱穆先生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方,把深奥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浅显易懂的比喻,让人一看就明白。看懂了比方,再回过去看古代的政治制度,便豁然开朗了。如讲到唐代政治中的观察使和地方官之间的关系时,钱穆先生用了现代的督学和大学校长之间的关系来打比方。若督学的地位高于校长就会降低校长的地位,不利于大学的管理。从而说明唐代政治中监察史的权利高于地方官,把地方官压抑在观察使之下,不利于地方行政。再如讲九品中正制不适用于晋代时,钱穆先生用“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比喻九品中正制只适用于魏,这个地方与中央失却联系的特殊时期,不适用与晋这个统一天下的时刻。若继续沿用这一制度就只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就如九品中正制在晋代被沿用下来,最终发展成为门阀制度。

细细读来,钱穆先生所提出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感到很受用。首先书中所说的“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让我获益匪浅。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历史上的制度,或是事件和人物,以前我所牢记的是要分析其两面性,现在看来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过去的事物。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制度自是为适应那个时代而创立的。譬如我们现代人一说到王位世袭制,便立即觉得这是不可取的,这种制度是腐朽的、落后的,尤其是相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而言。而现在看来王位世袭是很有必要的。西方历史上的希腊、罗马是小国寡民,他们选举领袖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以旷场上,便可以表现人民的公意。而中国在秦汉时代,疆土广阔,户口至少在几千万以上,并且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各地,在当时的中国不可能推行民选制度。同样,我们现代人也不能用现代的民主制度来批评当时的王位世袭制。

但是,这并不是说时代意见完全没有意义,而是说相对于历史意见而言,时代意见的地位便相对较低。这其实是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上出现的政策、人物或事件时,要充分地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正因为一个朝代的制度需要结合其时代背景来分析,所以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钱穆先生在介绍某一制度时,也尽可能地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详细地描述出来,让读者进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去。再去看这项制度,就会发现这些制度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在讲述宋代兵役制度时,首先介绍了宋建国后严峻的形势,分析了宋在北方面临着强大的辽,而宋的都城又在开封,易攻难守。一旦与辽开战,万一吃了败仗,就会危及国基。所以不敢轻易开战。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宋代的兵役出现了“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兵”的奇怪的现象。

第二,从多方面看待事物。虽然本书的书名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政治。钱穆先生说的“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绝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所以书中并不仅仅讲到政治制度,还有包括军事、经济制度等。因为这些制度在同一时期必定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是政治得以存在的基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决定政治。军事又是政治的保证,因为军事不给力,而被推翻的朝代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一个朝代的某项制度时,务必要适时的结合其他方面的制度,这有利于我们做出客观的评价。在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在看待意见事情时,要联系与这件事相关的其他方面,才能将这件事情看得更透彻。比如当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切糕”,我们应当看到这不仅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混乱造成,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民族融合过程中还存在着的问题。

第三,流变的制度,只有认识到制度是在流变的,才能把握各项制度的真相。每项制度都会受到先前存在的制度的影响,也会影响后来出现的制度。而我们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明白这项制度的真实影响。这在考试与选举制度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唐朝的科举制有着汉代察举制的影子,由考试和选举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就形成了科举制。从这里可以看到察举制流变的过程,以及它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唐代的科举制的最终形成是由历史的积淀而来。

最后来说说,我在读本书的最后一讲时的感受。在最后一讲清代的制度时,觉得钱先生在这一讲中对清代的制度肯定极少,多半是批评。说清代一切由满洲部族的私心出发,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又说“总之,清代制度上,实在也没有几项值得我们今天之再称道。”钱穆先生一直称清朝的统治为“满族政权”,他们的一切政策都只是拿满洲部族来控制中国人。似乎是不承认满清是中国,还把满洲人和中国人区分开来,隐透露出一种“大汉族主义”或者说是民族主义,在现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的今天,这种偏见确实不可有。

总体而言,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书中很多关于史学的观念,以及看待历史的方法值得借鉴。

【篇四】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钱穆先生讨论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权分配、政治组织,从选举、经济、军事等角度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他在文中反复强调,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评判的关键依据在于制度实施时的真实反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尊重历史中客观发生过和存在的,不能仅凭现代理论或熟知的价值观做出主观推测。

制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代表性。每项制度的背后都有其理论思想和历史原因,如果只就事论事,抽象地讨论某一时期的制度,既不合理也不严谨。钱穆先生认为,政治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决不会随随便便无端产生出某一制度。一项制度从制定到执行,涉及的社会因素繁多复杂,带来的社会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设身处地,剥茧抽丝,充分考量。

制度是动态的。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现实情况,如果情况有变,制度也将相应调整。因此,制度评判也应是动态的,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此外,成熟理性地分析制度需要明白,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不好,因为“若一项制度一直好,则会使政治窒息,不需后代人来奋斗努力;
惟有制度出错,才能让人保持警醒,始终保有改进努力的心态”(35);
更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制度不断被修改、被推翻,但制度背后的核心观念需要被发现、被提炼,“所贵的是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原之可靠性愈大”(56)。

中国传统社会鼓励书生考取功名、走上仕途,造成了读书人竞求上政治舞台去做官,所以钱穆先生“诊断”中国传统政治有臃肿病。这一现象的优点是,官员可以在政治表现中试炼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与实际得以结合。弊端则更加明显,大量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文官的社会地方不断上升并愈加牢固,很难再有其他政治力量可以与文官相庭抗理。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明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原因在于明朝的政治组织为一元化,一元化的思想基础则是两千年来的孔孟之道…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196)。“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值得被称颂、被学习,但当是否能写出精彩文章成为衡量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主要标准时,社会价值观已经偏离失衡。受篇幅限制,钱穆先生不能在书中辅以更多史料,但结合相关书籍文章,可以看出,受文人当道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务虚的社会。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水利工程,不同朝代都出现过“不是专业人不干专业事”的纸上谈兵事件。一方面,有志有才之人拥挤在从政做官之道,另一方面,工商等社会其他行业鲜有人问津,再加上繁密的法令制度,重重束缚,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社会难以革新、没有起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制度面向社会大众,应当是无私的。当然没有绝对的平等,但公私之间可以权衡。钱穆先生认为,有私心、谋私利的只能称为法术,而不是制度。清朝的政治制度恰恰有许多私心,所以他在本书中作了严厉批判,言辞虽然激烈,但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政权抑制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不禁让我联想到孔飞力的《叫魂》。也许在钱穆先生看来,那场惊动全国的“妖术”恐慌正是清代法术的直接印证。

制度是在宏观层面制定的,但却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清代中叶以后,丁册不再需要,于是一个国民,如果没有田地,不参加科举考试,不违反乱纪,可能永远与国家不发生丝毫直接关系。也许在富足的和平社会,不少个人甚至会拒绝主动与国家发生任何联系。但是,如果个体的信息无法传递汇总至政府,那么执政者很难对宏观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更难顾及到那些弱势人群。

钱穆先生提到立国关键在于向心凝结,全国人民要有共尊共信心,颇有感触。想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是帮助、促进国民建立共尊共信心,虽然可以高度总结成标语、口号,但是只有渗透在制度中、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实现,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浮于表面。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但社会过于平铺,所以缺乏组织力量。确实,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建设还停留在政策执行阶段,民众自主自发的意识和力量都比较缺乏。然而,共尊共信心恰恰是自下而上积累而成的。

【篇五】

钱穆先生是史学界鼎鼎大名的大师,不过念书之时,也没读过他的几本书,印象寥寥。几日前师大一位故人在微信告诉我,近日正重读钱穆,然其满篇崇古,着实让人不忍卒读。在他的鼓动之下,我便挑了钱穆先生最薄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探究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宾四先生的讲稿整理而成。全书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讲,这五个朝代大体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钱穆先生从人事和制度两方面重点考察一朝一代之政治得失,制度方面则侧重政府组织、财政税收、铨选制度与国防兵制,四项都可谓是立国之本。钱穆先生在自序中便清楚地解释了他完成此书的意义,他谈到“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视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因于对传统政治之忽视,而加深了对传统政治之误解。”可见,钱穆先生并非坚定不移的崇古,而只是作为一个严谨学者为中国传统政治正名,这是他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第一要务,我以为可以概括为“破除误解” 。此外,钱穆先生还说道:“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这一观点我想可以概括为“人事、制度配合论”,即人事与制度均不可偏废。

钱穆先生从汉代、唐代、宋代、明代再到清代,一条线讲下来基本上中国王朝制度的脉络就十分清晰了。一个朝代不到两万字的篇幅,从阐述政府组织中皇室与政府之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关系,以及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一代政治制度之特点、政治之得失立现。环视当今,恐难再有人能出其右。

掩卷而思,从秦至清两千年的传统政治,不能简单说它是专制政治,但是客观而言,除了很多宝贵经验之外,也有很多流弊。中国传统政治的进程似乎是越走越狭隘,到最后的清代部族政权将之前的优良政治传统几近耗光。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我们讲政治制度,有一些确实是制度,有一些则只能叫做事件或法术。制度指政而言,法术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说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他又说“论汉代,西汉可说是制度,东汉则多半出于光武私心。论唐代,确实可说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则有许多只算是一种法术。明代,有许多只能说它是一些事,不能说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说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 回头来看中国传统政治中一些政令,方才明白原来每一项均有来历有出处,有出于公的制度,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私心的权术。历史、大众、精英、权谋与制度这一切具有裹挟力量的因素将国家的走向推向未知。钱穆先生从严谨的历史研究中总结出中国传统政治的四大走向或者说是趋势:

一是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国家统一是政治上应该绝对争取的,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二是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已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一天天地趋向于平等。这一点可能与大家平日的想法有差距。钱穆先生说的平等并非西方普世价值中的“人生而平等”,而是指贵族、大门第的没落,中国社会自宋以下,造就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平铺了就不见有力量。用句时髦的话来讲就是中产阶级的消亡与缺失。

三是长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这种情况下的知识分子,至多也只能维持三代。实质在讲中国知识分子在绵连几世的皇权面前自感卑微。结果便是皇权的日益尊贵,而经铨选制度进来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政府之权的日益卑微。

四是中国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订一个制度来防治它,于是有些却变成了病上加病。这也被当代的管理学家称之为“钱穆制度陷阱”。而且钱穆还有一个可能与今天社会共识相矛盾的观点,他认为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法治的,即制度化,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

大师的书往往不仅让人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思考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从古至今都在困扰着我们,或者说是今天的解决方案也未必让人满意。所谓读史以鉴今,今天我们的政治已经走上了一条新路,传统政治的积弊,虽是历史,同时也还是现实,依然有其现实意义。英国哲人罗素曾说:“讲哲学,至少有一个功用,即减轻一点人的武断。”钱穆先生说:“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因为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开在历史上。”

回顾自身,读书不多,武断不少,到如今方才正本清流,开始有些许独立思考。拉通来看,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这种毁灭重生的螺旋趋势吧,只是悟的早与晚的问题。

【篇六】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从结构而言可分为序、前言、正文、总论四个部分,主要以中国历史上的五个主要朝代为基点,即汉、唐、宋、明、清,针对其制度,而非人事进行论述。此外,本书的成书并非学术性专著,而是由钱宾四先生的五次演讲组成,因此每个朝代的讲述又自成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即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制度、经济制度中的田赋制度以及兵制。“得失”作为题眼贯穿全文始末,但其主要是对“中国两千多年类的传统政治皆为封建政治——黑暗压迫、全无可取之处”的反驳。其核心观点为: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偏重于法治,即制度化。

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是法治还是人治?就钱穆先生看来,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是法治的,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都是靠政治制度来维持,即不依靠于某个人,而是靠制度的执行而维系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运行。而其相反的观点是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始终是人治,即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这就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根本产生了不同的探讨。

一切观点的分歧与争论大多来自于对同一概念的定义含混不清,或是立足点的不同,因此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应当明确何为法治?何为人治?

《晏子春秋·谏上九》有言:“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xx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
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这里的法治与德治相对,其哲学基础是荀子的性恶论,即应以法规范人的行为,抑制恶,发扬善。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法治还是得治都属于人治,皆从人本身出发,通过规范人性而达到统治。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便皆为人治。

但如果对法治的定义为:依据某种不可更改的规则进行管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也是说得通的。唐晚期,唐明皇无心朝政,唐朝仍维系了1xx年之久,才终灭亡,正是制度的维系与政府组织的运行,才得以绵延。明万历年间,皇帝消极怠工,也正是因为稳固的政府组织与政治制度才仍能运作,而不至于顺势崩溃。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历代政治制度说是法治也是在理的。

但笔者认为,没有绝对的法治也没有绝对的人治,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我们评历史上一切制度,都应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的当时人的观念和理论。政治是中重要一机构,绝不会随随便便产生出某一制度。”人类社会的根本在于人,无可能产生绝对的法治或是绝对的人治。中国历来强调“中庸之道”,并非老好人式的求和,而是讲究张弛有度,圆通而非圆滑——即法治与人治并存,交融而存。政府组织依据人的需要而建立,一旦建立便自成运作体制,不得以一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是皇帝也受制于政府体系,不得违背。这一点万历皇帝便是最好的证明,即便是他再宠爱皇贵妃、偏爱三子,仍不可违背长幼有序的继承,即使消极怠工,也不敢一意孤行,这就是中国的法治。

【篇七】

机缘巧合,今有幸拜读钱宾四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又对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有了更为全面了解,深受钱先生启发。钱先生对每个朝代的有着独特的见解,根据当时人的意见来论得失,没有时代的影子。

中国古代政治确实不应被看作是皇帝独裁专政的政治,更不能用“黑暗专制”来对传统政治一棒子打死。如钱先生所说不能因皇帝世袭而评判传统政治的黑暗与无理性。自秦大一统以来,结束了列国并存的局面,同时取消“分封制”,推行单一的“郡县制”,我国也就自此走出了封建社会。秦汉时期的国土面积与现在相比相差无几,一个刚脱离封建时代的农业大国,人口又很分散,如有一个世袭的皇帝来对整个疆土进行管理,也不失为保持领土完整的一个好办法。而除此之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所有官员均无此特权,都是要通过选拔和任命。中国古代虽无西方之民主选举制度,但权力却并不是集中在皇帝一个人手里,而是由皇室和政府、“皇权”和“相权”共同掌握,丞相等政府官员又都是民间的知识分子选拔出的,我想这便是中国特色的古代民主制度。不幸的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也废除了中书省,如同失去平衡的翘板,自从皇权更加集权,政府也愈来愈听命于皇帝而无主见,中国政治愈来愈专治。(胡惟庸案也极可能是一个冤案,只为结束数百年的皇权与相权之争。

钱穆先生讲“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舶来文化应与我国传统相结合后才能真实为我所用。其中便说到了“制度”和“人事” ,制度不能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而独立存在,制度必随人事的改变而变,否则定不会久长。共产党成立后三次“左倾”错误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错误我想均可印证这个道理。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

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共讲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分别从政府组织、考试与选举制度、赋税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来指陈我国历代政治制度及得失,对这五个朝代每个朝代的各项重要措施和制度做到全面的评价,让我受益匪浅。然读到有些字里行间,深深感受到先生的民族悲情。对清朝政治制度的论述,钱先生笔锋逆转,对其大加批判,评其只有法术而无制度,言辞无不激烈。我想这原因一方面是因清朝政治制度的很多问题和弊端及不堪回首的清末历史;
另一方面就是钱先生民族主义的汉族正统意识,对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极为拥护,这与那代人革命排满的情绪也有很大关系。

最后借林语堂先生评:钱先生学问精纯,思想疏通知远,文理密察,以细针密缕的功夫,作为平正笃实的文章。

第三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漫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摘要 本文主要简介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内容 指出钱穆先生客观准确的

介绍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主要探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几大趋势以及传统政治制

度所引发的士人阶层的膨胀问题两个方面。最后结合现实主张客观公正的对待传

统和西方的制度。

一、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全书共98000 字 分序、前言、正文和总论四部分

全部由钱穆所写。文字不算浩繁 内容却包含甚广。书名虽然称作中国“历代”

政治得失 其实只包含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作者认为这五个朝代是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 这五个朝代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这里

的“政治” 主要讲的是制度 而非人事。即使是制度也不是面面俱到 因为中

国古代社会如此漫长 出现的政治制度各种各样。此书的写作主要为以下四种范

围 一讲政府组织 二讲考试和选举制度 三讲经济制度 其中只讲田赋一项

四讲兵制。之所以选择此四种范围 是因为“就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

看中国历史上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 我们便可借此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

及其内在之根本意向”。

本书除去前言和最后的结论 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各成一章 总

共分了五讲。之所以只讲了这五个朝代 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五个朝代。

钱穆先生将政治分为人事和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 在本书中分析的重点是制度

但由于这两个方面本身也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因而也不可能只是单纯地讲制

度 同时对人事也自然有所涉及。制度很复杂 不好把握 故而本书中将制度分

作四个范围来讲。钱穆先生根据自己对于制度的理解 选取了他认为最为重要、

不可不讲的 最能见得失的四个范围 首先是政府的组织 即政府职权的分配

钱先生认为借讲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 便可认识中国传统政

治之大趋势以及其内在趋向 第二范围讲考试和选举 因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

国历代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因为一国之政府 究竟该交付与哪些

人 这才是重要的。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举两项制度 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

间打通一条路 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

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 第三范围讲中国历代政府的赋税和经济

制度 第四范围是讲国防和兵役制度。本书的编成 便是按着汉唐宋明清的顺序

对各个朝代就这四个范围和方面来分析其制度的得失。政府职权分配 决定着政

府运作的根本模式和权力分配 决定着行政运作是否合理 各项权力是否有相互

制约的功用 而考试选举制度 决定了政府管理者的人员构成和人员资格 决定

了什么人可以来管理政府 参与政治 决定国家的走向 更重要的是 诚如钱穆

先生所论述的 考试制度决定了国家的主权问题 由于考试制度的作用 建立了

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 因而国家的主权掌握在读书人组成的士人阶层中 而士

人只是一个品位而非阶级 具有社会流动性 因而 整个社会都可通过读书仕途

之路参与政治 前两项可谓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政治要素 而税收和军队这两

项要素也是政府的基石 它们的演变与进步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二、感想汉唐是讲中华盛世 因而对其政治制度的分析 以得为主 兼论其过。但无

论得失 均是抱着平和的心态和同情理解的态度去分析的。汉唐其实是开了中国

传统政治和政府的先河 并且这个先河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种种优点和用

心良苦 读来不禁深为古人叹服。宋代基本是沿袭唐代 甚少建树 反而颇多过

失。钱先生对这些过失的分析也并非全盘否定 而是结合当时客观情况 同情地

理解之 尤其对宋代武功之衰 也能客观地分析其缘由 而不是概而批之。明代

论之甚详 一则明代夹于元清之间 地位特殊 二则清代制度多因袭明代 述明

则及清 三则明代是中国政治制度走向专制和黑暗的发端 把握了明代 就是对

中国政治走势的把握。虽然对于清代的分析以批判为主 但值得注意的是钱先生

在这里区分了制度和法术之别。制度是出于公的 在公的用心下的一些度量和分

寸是制度 而法术是出于私的 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清代全无制度 他所

有的制度 都是照搬着明代 再加上自己许多的私心。有意思的是 钱先生还在

这里比较了东西方主权观的不同 让人读之有茅塞顿开之感。西方讲政治 先要

讲主权 而中国讲政治 一向不讨论主权在哪里。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专制 主权

只在皇帝一人手中 试想 中国这样大 同欧洲早期国家不同 他的主权怎可能

只掌握在一人手中 主权的掌控 肯定是在一个集体手中。中国的政权 实际

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而士人并非阶级而是一种流品 通过考试和选举制度将政

府和社会联结在一起 因而中国的士人政权从来不存在主权问题 来自社会、具

有极大社会流动性的士人阶层其实很可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故而从这个意义

上讲 中国传统政治的主权应是在民的。而这样的士人政权在发展到明代时 已

由于专制之加强而有些许变味 到了清代 则是彻底变质为一部族政权 成了维

护满人部族统治的工具 将其称之为黑暗专制应是不冤。近代对于中国传统政治

的批判 应是适于清代的 但不应笼而统之 适用到整个中国历史 一笔抹杀几

千年的文治武功。钱穆先生这部书 名为分析历代政治得失 其实更是一部中国

传统政治“翻案史” 钱先生凭着对于历史深刻的把握和明晰的分析 替中国传

统政治鸣冤 揭示历史的真相 不容偏激的观点将它们全盘否定、以专制黑暗四

字一笔抹杀掉。钱先生将其对传统文化深沉的感情和准确的理解把握倾注书中

读过此书 都会对传统政治有一番新的感悟和理解 以前许多不实的、虚妄的曲

解也不攻自破 更由衷地发生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来。

书中最后结论部分中钱先生提出的中国政治发展的几大趋势 非常深刻和准

确。其中对于中国传统政治中中央政府集权倾向的提出和对于士人阶层过度膨胀

的分析给人以深深的启发。事实上 当皇权和相权 即皇室和政府职能职权

分明的时候 其实中国的政府是符合权能分立所要求的政府形态的。皇帝作为权

力的象征 给了政府神圣的正当性的同时 并不真正干预政府的行政工作 由宰

相率领经过考试和选举筛选的文官阶层来管理国家。与此同时 又设计出许多

十分精巧而体现着限权思想的制度来规制政府和官员。但由于法的理念的过于单

薄或者如钱穆先生所言对于“法”的理念的过分恪守 终于这样协调有序的政府

模式在皇权的膨胀中被打破平衡 最终趋于崩塌 宰相逐渐萎缩消亡 逐渐堕为

皇帝的秘书或顾问 使国家政治真正走向专制。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悲剧 也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 但如果在新的时代中 结合已经吸收引进的西方现代政治

理念 焕发出早期中国政治的活力和优点来 两相结合 应当是中国今后政治

理论走向的一个不错方向 总之 全盘丢弃传统 彻底接受西方理念 是不对的。

钱先生对于传统政治制度所引发的士人阶层的膨胀问题的提出也给人以极

大的启发。钱先生认为 科举制度一方面构建了政府和社会的桥梁 为政府培养了读书阶层来产生优秀的官员并整合整个社会的利益 但另一方面 这样的对于

士人阶层流品的尊崇也使整个社会的才智力量过于集中在士人阶层 由此导致了

士人阶层的过度膨胀和官员的冗积、政府效率的低下 造成了“管官的官多 官

民的官少”的情况 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其他力量尤其是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这也是传统社会“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流品尊崇和“重农抑商”经济思

想的必然结果。如何合理地安排和分散整个社会的才智和力量 是执政者要好好

考量的问题 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的特征有所侧重 一方面也要做到平衡、协调社

会的各种力量和各种价值判断 这也是我们当前要好好解决的问题。

三、思考与借鉴

总的来说, 钱先生与其同时代的很多发出砸烂孔家店的怒吼的作者不同,

他始终对于中华的传统政治制度持一种同情式的理解的温情脉脉的态度, 甚至

认为, 整个西方人在政治经验上都比较短浅, 中国政治比西方先进。而且如果我

们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的话, 就会发现这并非是他个人的民族主义的情绪在

作怪, 而是确有其历史依据的。近代以来, 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人逐渐的改变

了关于世界秩序的观念, 我们在现时代面对的不再是过去那些粗蛮古朴、很快就

将被中华文明所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 而是高度发达的、必将对我们的基本

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面对这种挑战, 我们既不能闭目塞听、固守成规, 也

不能盲目跟进, 使泱泱华夏因我辈而沦为文化小国。现在需要的是实现我国传统

文化的创造性转型,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 既不崇洋,

也不尚古, 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我国固有的和学来的全部成见。“五四”的闯

将们是崇洋的, 钱先生是尚古的, 这些都是不全面的。第二, 切实地把西方的学

到手之后, 才能加以比较和鉴别, 不能仅仅根据主观印象、一知半解就妄加评

判。从书中可以看出, 钱先生对于西方主权的理念、法治的概念并无深入了解,

更多的是望文生义。如果说他的不足是时代以及他本人的专业背景所导致的话,

那么今天的知识分子就不应该继续犯这类错误。

在今天的中国 也许很多人诟病我们政治制度不完善 建国以后我们建立了

很多的好的制度。但是后来陷入了领袖个人崇拜 犯了很多错误。从改革开放开

始 我们毕竟经历的时间还是很短暂的 而且社会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也

正在努力建立适合现在国情的制度 需要借鉴老祖宗的智慧 参考西方先进的思

想 其中不可避免的触及一些集团的利益 本来很好的制度会遭到阻挠和打击。

可是我相信历史是进步的 只要是合理的新生事物终究会强大起来 我们的制度

必然会朝着合理与人性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评

这本书从汉朝开始深度剖析了中国历代政府的构造及各职位作用,叙述内容紧凑,逻辑合理。

开篇作者钱穆告诉了我们帝王世袭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告诉我们中国是个人口众多难以管理的国家,并不可能实行全民民主,因此直到现在也无法实行民主制。 而通篇作者以自己深厚的国学知识与历史功底,为读者梳理了一个连贯的简明的中国人事制度变更发展的体系。从中央、地方、教育、农经、兵制等社会各方面再现了古老中国的存在形式。全书的主要观点应该是立于皇室与政府职能的分权,意即皇室是否能当掌握国家的行政权。

钱穆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他在历史研究中,重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悠久的传统,在通史、文化史、思想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闻名海内外。

按照钱先生的观点,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汉朝的地方行政最好,“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
唐朝的中央政府三省制度比汉有进步;
宋代又贫又弱,政治也没有建树,唯独文化传承;
明朝之初就废除宰相,流弊甚远,故而明朝的政治是为倒退了,更甚者,官场里形成以流品分界,官与吏不相干,行政效率大为降低;
清代统治者本把中国当做殖民地,并不平等对待,官员的设置也以满族为主,没有什么可评价。

最后作者联系到现代,显露了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让我们不由反思中国到底是否真的在一直发展。

第五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机构:不详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年:2011

卷:000

期:010

页码:P.69-69

页数:1

中图分类:G649.29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西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1949年;历史学家;小学教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摘要: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第六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漫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摘要
介绍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主要探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几大趋势以及传统政治制 度所引发的士人阶层的膨胀问题两个方面。最后结合现实主张客观公正的对待传 统和西方的制度。



一、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全书共98000 字全部由钱穆所写。文字不算浩繁政治得失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的“政治”国古代社会如此漫长围四讲兵制。之所以选择此四种范围看中国历史上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及其内在之根本意向”。

本书除去前言和最后的结论共分了五讲。之所以只讲了这五个朝代钱穆先生将政治分为人事和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 在本书中分析的重点是制度 但由于这两个方面本身也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度作四个范围来讲。钱穆先生根据自己对于制度的理解不可不讲的
选取了他认为最为重要、

各成一章


钱先生认为借讲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治之大趋势以及其内在趋向国历代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因为一国之政府人间打通一条路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制度对各个朝代就这四个范围和方面来分析其制度的得失。政府职权分配府运作的根本模式和权力分配制约的功用了什么人可以来管理政府先生所论述的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人只是一个品位而非阶级之路参与政治项要素也是政府的基石二、感想汉唐是讲中华盛世论得失传统政治和政府的先河心良苦失。钱先生对这些过失的分析也并非全盘否定理解之论之甚详则及清代武功之衰中国传统政

变迁。



推荐访问:得失 有感 中国历代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1500字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