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意义

发布时间:2022-06-09 16:24: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意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意义5篇

【篇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事年表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22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7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
1928年4月28日井冈山会师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一大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28日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抗战
1932年3.1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1937年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团大战5月枣宜会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2年整风运动
1945年042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9月2日正式签署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字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7年9月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3.5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篇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对近代中国的国情的理解:64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有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之所以称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因为: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但也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为中国发展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于是此时的中国已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社会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对中国革命特征的理解:66

在近代中国,由于其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民主革命。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山历史的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69

提出: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69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残酷的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在各个时期,革命的对象又有所不同: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71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动力,阶级)

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是: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小资产阶级。

其中中国无产阶级是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

于是,中国共产党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是:在政治上争取,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判和斗争,在经济上对其实行保护,即,又斗争又联合,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

7、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73

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有组织纪律性等基本优点。还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1、自诞生之日就受到三重压迫,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2、分布集中,有利于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3、成员中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有利于和农民团结战斗。

8、中国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73

是在与资产阶级夺取领导权的过程中实现的。

作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2、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74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并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其他革命的区别:74

1、与旧民主主义相比: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前途是社会主义。

2、与社会主义革命相比: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75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政党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的内容)。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79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是由中国具体的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但农村仍是其薄弱环节。

4、走这样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热情的地方,这为农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13、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81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兴国土地法】取消富农。

【井冈山土地法】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逐步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逐步变封建土地制度为农民所有。(完善)

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法实行双交双减。

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内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彻底消灭地主阶级。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行了三湾改编,公开打出工农武装革命军的旗号。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81

统一战线,【原则,核心问题,方针问题】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

【篇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软件工程 2009242011 郝彦伟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特色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国情息息相关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地过程。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主义社会,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主义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入侵以后,不断使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改变着中国的发展轨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抢占中国土地、财产,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在那个时期帝国主义不仅控制中国的税务,还垄断商品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极力阻止和排挤中过民族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最后发展成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建设富强的国家,改变人民的生活,让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在不断的进行反封建反官僚的斗争,在国际无产阶级以及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的传播。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在国家领导人结合中国国情和无产阶级的思想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经过血的洗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有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战争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国共两次的合作积累了经验,慢慢的稳固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外来的势力是中国最大的敌人,帝国主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封建主义实行专制,剥削压迫人民,只有消灭它才能建立民主和谐的社会。另一个主要的对象就是官僚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大私暴利剥削人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他是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最早产生的新的社会阶级,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农民是军队的主要来源,红军、八路军等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他们都是商人、知识分子同是长期受到压迫而奋起反抗的。各种力量组成的队伍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的领导,而无产阶级则掌握着领导权。无产阶级极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实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在坚持领导权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

中国近代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领导者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斯列宁主义为思想,他推翻了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通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得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它虽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要思想,但不同于欧美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政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中农的土地归贫农所有 ,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实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步骤。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官僚资,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封建文化,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是民主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的理论,它是中国民族战争胜利的前提。

【篇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意义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22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7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
1928年4月28日井冈山会师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一大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日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
1937年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团大战5月枣宜会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2年整风运动
1945年042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9月2日正式签署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字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7年9月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篇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的意义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 1919五四运动和1921中共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 背景
1 国际:1917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8一战结束,中国为战胜国;
1919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侵占中国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2 政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3 经济: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4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无产阶级壮大
5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1917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6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2 经过
中心 斗争形式 五四运动口号
5月4日-6月初 北京
罢课、游行示威
6月初以后 上海
罢工、罢市、罢课
1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3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4 废除二十一条
成就 1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 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3 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 意义
1 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2 运动先锋:学生;
运动主力:工人 3 历史意义:
①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 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③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④ 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4 与以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区别
① 斗争的坚决性 ② 群众的广泛性 ③ 无产阶级的重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中共一大
1 中共成立的条件
①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 ③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 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的建党活动 ⑤ 外部条件:苏俄共产国际的帮助
2 一大召开时间:1921.7.23 3 地点:上海
4 代表人物:毛泽东、董必武、马林 5 一大内容
① 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借机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 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③ 书记:陈独秀
2 中共二大
1 时间:1922 2 背景
国内:
① 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 ② 北洋军阀政府反动统治 ③ 两半社会 国际:
④ 1921-1922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九国公约》中国权益日本独占转为列强共同支配(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中国回到了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3 主要内容
①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②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 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 1924-1927国民革命运动
(一)准备
1
原因
1 2 3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共: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惨案),中共意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的系列革命运动失败,十月革命后深感革命群众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
2 3
合作方针:党内合作 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
1 2
时间及地点:1924广州 内容
① 中共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② 提出新三民主义

3 4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详见必修三) 国民党一大的意义
①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② 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二)概况
国民革命运动包括五卅反帝运动、省港工人大罢工、北伐战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 1 2 3 4
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 时间:1926-1927 对象: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 结果:
1 2 3
攻克武昌,打败吴佩孚主力;
攻克南昌,打败孙传芳主力;
打退张作霖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三)失败
1 2
失败标志: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失败原因:
1 2 3
中外反动派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中共的右倾错误(低估自己) 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 坚持武装斗争 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扩大了中共影响力 群众受到了革命的洗礼
3 中共从革命失败中吸取的教训
1 2
4 国民革命的意义
1 2 3 4 5


三 1927-1936 国共对峙
(一)南昌起义
直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时间:1927.8.1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结果:先占领南昌,国民党反动派反扑,被迫撤出南昌,最终失败
(二)八七会议
时间:1927.8.7 地点:汉口
主要内容:武装反抗;
土地革命;
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三)秋收起义
时间:1927.9 领导人:毛泽东 攻打目标:长沙
结果:损失惨重;
文家市决策,放弃长沙,向山区进军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进行的革命实践
1 2 3
土地革命 游击战争
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五)土地革命
主要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土地地主所有→农民所有)
(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时间:1931.11 地点:江西瑞金
性质:工农民主专政的红色政权
(七)五次反围剿
时间:1930-1933 结果: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红军损失惨重,被迫长征
(八)红军长征
1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 结合地图了解经过 3 遵义会议
1 时间:1935.1 2 内容
① 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②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 意义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② 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 长征时间1934.10-1936.10 5 长征意义
1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2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 扩大中共的影响 4 播下革命的种子


四 1931-1945十四年抗战
(一)1931-1936局部抗战
1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 九一八事变
① 原因
a.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成为既定国策 b. 甲午海战胜利后,日本成为远东头号强国
c. 1927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d. 为摆脱经济危机,需要扩张 e. 国共内战,有机可乘
f. 西方国家忙于应对国内经济危机 ② 蒋介石实行的政策 不抵抗政策 ③ 严重后果
a. 东北沦陷 b. 1932伪满洲国 c. 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2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2 华北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 华北事变
① 概念: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侵略事件 ② 主要事件:
a. 逼迫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中央军队撤出河北省境;
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b. 积极筹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

影响:华北面临着沦为第二个满洲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 华北事变后,中共、学生、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应对
①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陕北)

② 学生:一二·九运动,针对日本(抗击日本侵略;
反对国民政府妥协退让) ③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3 西安事变1936.12.12 ① 推动两党第二次而作
②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1937-1945全面抗战
1 1937.7-1938.10防御阶段 1 日本全面侵华
① 1937.7.7七七事变
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
事件:炮击宛平城和卢沟桥 标志性意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 ② 1937.8.13八一三事变 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步骤:
①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② 西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③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基本实现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民矛成为主要矛盾  两党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
国民党:政治、军事占主导地位 共产党:思想上占主导地位
3 国民党正面抗战

结果:日军侵占上海、山西太原、南京、徐州、广州、武汉 评价:①组织会战,积极抗日,抗日主战场、抗日主要力量
②歼灭大量日军,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③未能阻止占据优势的敌人的进攻,丧失大片领土
4 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① 洛川会议:时间:1937.8;
内容: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② 抗日根据地分布(北方) ③ 指挥中枢:陕甘宁边区政府

2 相持阶段
1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标志:1938.10武汉、广州失守

原因:①日本:战线过长
②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不成熟 ③国民党:
2 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重点进攻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 概括侵华日军罪行 必修一P36 3 国民政府继续抗日
① 组织枣宜会战:
时间1940.5 领导人:张自忠
结果:枣阳、宜昌失守,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牺牲 ② 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初,新四军在安慰南部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
4 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日
① 粉碎日军的扫荡、蚕食、清乡 ② 百团大战
时间:1940.8-12 目的:打击日军气焰,振奋抗日精神,扭转抗日局势
意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气焰;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提高中共及八路军的威信
3 反攻阶段 1 中共七大
时间:1944年春 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内容:①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毛泽东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 抗战胜利的因素
① 两党合作,全民族抗战 ② 爱国华侨大力支援、资助 ③ 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 ④ 中共是中流砥柱
3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 极大提升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 ② 极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③ 民主力量不断壮大,民主化潮流势不可挡


五 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


(一)国共政治斗争
1 1945.8-1945.10重庆谈判 成果:《双十协定》:
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 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证券的合法地位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2 1946年初 重庆 政协会议 各党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
再一次确认了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的方针和其他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二)国共军事斗争
1946夏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1 战略防御
如何理解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1 背景
内战爆发,敌众我寡(敌众:美国支持,国民党经济、军事上有优势) 2 含义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看似强大,实则虚弱)
2 战略反攻
1 条件
① 军事条件:敌我力量差距缩小 ② 土地改革 2 时间及标志
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 战略决战
1 时间
1948.9-1949初 2 三大决战
辽沈、淮海、平津 3 结果
国民党基本主力被消 4 七届二中全会
① 时间地点
1949.4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② 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筹建新中国成为重大问题 ③ 内容

a.
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 基本政策
c.
总任务: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4 渡江战役
时间:1949.4.21-23 结果: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5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
3 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建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5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