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历程,说一说你感触。(精选文档)

2022年度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历程,说一说你感触。(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06-13 08:48: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历程,说一说你感触。(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历程,说一说你感触。(精选文档)

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说一说你的感触。2篇

【篇一】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说一说你的感触。

说一说水龟特殊的生活习性

  斑点池水龟
  水龟的生活习性,包括了一些食性和休眠的特性,我们都知道,龟类都属于变温动物,而一年四季的温差很容易造成龟的死亡,所以便产生了一些适应环境的特殊习性,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吧!
  一、水龟的习性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金钱龟、石金钱龟、鳄龟、安南龟、火焰龟等水龟类都是属于水龟类,同时,它们也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灵敏,故水龟类的摄食、活动等均受到温度的影响。当温度在10℃左右时,大多数水龟类停食,进入冬眠状态;
温度上升到l5℃左右时,水龟类开始活动,有的水龟类能进食,随温度不断上升,水龟类活动量增大,在岸边常见水龟类“晒壳”;
温度25℃时,是水龟类摄食、活动的正常值;
温度30℃左右时,是水龟类最佳的进食、活动、生长温度。每年的4~lO月是水龟类动物的摄食期,ll月至翌年3月是水龟类的冬眠期。
  二、水龟的食性
  水龟类类动物中,每个“家族"都有各自的不同食性。按照饵料的来源,水龟类食性可分为三种类型:动物性、植物性和杂食性。
  1.杂食性:一般说.水栖龟类为杂食性,如平胸龟科、鳖科、鳄龟科及龟科中的大部分成员通常以食各种肉、鱼、蠕虫等为主,少量食植物。也有一些龟类食鱼类、甲壳类动物等。少数龟类食肉类,即食瓜果菜叶,又食瘦猪肉、猪肝等。
  2.动物性:半水栖龟类为动物性。黄缘盒龟、地龟,食蚂蚁、面包虫、猪肉等,但不食鱼肉,产于东南亚的马来龟,食性单一,几乎专吃软体动物。几乎所有的水龟类均为动物性,食小鱼、螺、蚌等。
  3.植物性:水龟类食量因种类不同、体重不同而有差异。1只体重2.5千克的石金钱龟,一次可吃食45克食物。水龟类耐饥渴能力很强。健康的水龟类可5~8月不吃食物。近代有关水龟类类食性资料表明: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一般仍能生活数月。
  三、水龟休眠
  休眠通常是与暂时的或季节性的环境条件的变化相联系的。根据休眠的特点可分为冬眠、夏眠和日眠。低温是冬眠的主要因素,干旱及高温是夏眠的主要诱因,食物短缺是日眠的主要原因。
  水龟类类体温不像恒温动物能维持自身体温的恒定,它们的体温完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水龟类的活动能力、进食也完全受温度的影响。每年的4.9月,当温度达l5℃C以上,水龟类开始进食、爬动;
25℃以上尤其活跃。10月至翌年3月,温度低于10℃时,或7~9月温度高于35~38℃时,水龟类眼闭、不动、全身无力,水龟类进入冬眠或夏眠状态。

【篇二】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说一说你的感触。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篇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探索

鸦片战争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中国人仓促地以采借西方文明的形式发起了近代化运动。从只根据于直觉、完全出于防御目的的被动姿态开始,经历了价值观裂变、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治变革、社会全面革新、制度层次近代化、“人”的近代化等阶段。整个过程曲曲弯弯、峰回路转,迅速快捷但又浮皮潦草。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作了准备,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化”向近代社会。要找出中国近代现代化历程艰难曲折的原因就必须先明确现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
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1、从过程上看:

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从内容上看: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阶段

(一)起步阶段(1840-189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学习以科

技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阶段;
这一阶段近代化还停留在经济领域,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工业到民用工业、由国营工业到民营工业的历程,并逐渐向教育领域国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从甲午战争到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
这一阶段经济工业化迈出一大步,政治民主化开始并有突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从国共十年对峙开始到解放战争胜利,主要是近代化的艰难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缓慢发展。

1、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下,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但发展缓慢;
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
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
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后,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侵略和有识之士大力创办实业,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一个高潮,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
1927—1937年,由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经济有所发展;
1937-1945年,国民政府借口抗战大力加强经济垄断,使发展中断;
1945-1949年,美蒋勾结使近代化陷入困境。

2、政治的近代化: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兴民权,在变法时期对旧的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革,可以说是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但很不彻底;
1922年中共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政治民主化又迈进了一大步;
曲折前进阶段,由于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坚持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政治非常黑暗。

3、思想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和礼教。

中国共产党人则以俄为师,大力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找到—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政治障碍重重:中国近代化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封建地主阶级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
官僚资本主义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压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缺乏准备、发展畸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是来

自外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
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③缺乏正确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是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然后农业近代化紧随其后,为工业近代化奠定物质基础。西方资产阶级先通过革命掌握政权,为工业化提供政治保障,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来为近代化作充分准备。而中国是先发展重工业后发展轻工业,并且农业始终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近代化缺乏必要的前提过程。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历届中国政府没有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使近代化缺乏科技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④缺乏安定环境:自从鸦片战争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纷纷发动侵略战争,国内反动统治者经常镇压人民反抗,战争、革命不断,难有安定环境,发展非常缓慢。

(三)很显然,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中国近代化过程有着显著的特点。特点之一,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因此这种近代化运动完全是被动的。用现时流行的话说,是“后发外生型”近代化。不仅整个近代化运动是在“御外”、“自救”的动机下,从军事领域发起的;而且各个领域,无论是军事、经济、政治,还是科学、文化、教育领域,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始点上,都是“救国”(诸如“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或类似的口号起了启动作用;那些在各个领域中第一次出现的近代化因素,如第一本世界地图集、第一次引进外国先进武器、第一家机器工业企业、第一台蒸汽机、第一个进化论历史观、第一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等等,其背后也无不有着浓厚功利色彩的“救国”、“救时”、“制夷”的动机在驱动。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口号,更是这一状况的集中反映——“制夷”是“师夷”的动机,而“师夷”(采借西方文明)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处。不仅近代化运动的启动,而且整个近代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主要是在外来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驱迫下,中国人迅速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变换择取更新的西方文明成果,从而使中国近代化运动表现为跳跃式的过程:当中国社会还停滞在小农经济阶段时,近代科学却已经在这个基本没有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国土上传播和应用;当中国人刚刚能区别物理学与“格致”学的不同时,潜艇以至飞机已在中国工厂中出现;在市民社会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还很弱小时,“民权”、“人权”、“平等”、“自由”等口号已经在各种出版物上频繁出现;还没等多数中国人完全理解“民权”、“平等”之类的概念,君主立宪、共和立宪政治潮流已轰然而起;当多数中国人对“共和”、“民主”还是一知半解、甚至基本不理解时,一些政治精英们已经在为完善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教制度而奔忙。短短的80年间,中国人跳跃式地跨过了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才完成的近代化历程。这又导致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程序往往是颠倒的。从整个中国近代化过程看,中国直到蒸汽机、声光化电之学落户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逐渐产生;政治革命发生、共和国制度建立后,近代理性源泉才被开启。在各个具体的领域也是如此。例如:在经济领域,

先是有作为尖端部份的军事工业产生,然后才有基础部分的采矿、冶炼、运输、通讯及轻纺工业的建立;在政治领域,先有议会、宪法及君主立宪制的提出,才有“民权”、“人权”、“平等”观念的提倡;在教育领域,先是有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学校的建立,然后才有基础部份的普通学校的出现;在科技领域,先有应用科学(如机械制造、化工等)的引进,然后才有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的学习和研究,等等。几乎全部都是实用性、尖端性部分在前,基础部分的“补课”在后,呈现出“倒宝塔”现象。特点之二,由于中国近代化并不是由社会内部的近代因素不断成熟、积累而形成的自然演进过程,缺乏近代化的物质的、观念的、社会条件的准备,因此从近代化的领导层来说,只能依赖当时那些具有一定的近代化倾向的权力精英,通过采借西方文明,发起近代化运动。尤其清末时期更是如此,不仅清末的整个近代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实施主要是依靠当时那些身居高位、或至少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官僚、士大夫或士绅们,而且绝大部分近代事物——从新式工厂的创办、西方科学技术的介绍、西式武器的引进、新式军队的编练、新式学校的创办,直至政治领域中的某些改革,也大多是由他们承担或手创的。清末以后,这种近代化运动主要是由精英分子推进的状况基本未变。且不说1912年后的国家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近代化制度的建立是由北洋政府的统治者们承担的,就连最应当是群众性的辛亥革命也是如此。即:它并不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是由市民阶层推着领袖人物步步向上,而是由那些社会精英(革命派)们拽着群众向前走。这就使整个近代化过程表现为自上而下的逆向运动。应当看到,这种状况是历史所造成的。在当时的中国也唯有以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才能突破中世纪藩篱,迅速启动近代化。而且,也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量变运动,客观上影响和带动了自下而上的量变运动,带来了近代化的物质的、观念的、社会的条件的成熟和积累。但另一方面,近代化运动由权力精英发起、主持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近代的权力精英们基本上是传统营垒的旧人物,他们所主持的近代化运动是畸型的、不健康的。如:以实用主义的观点颠倒近代化的程序,从传统立场出发竭力使近代化停留于肤浅、偏狭的程度;而且还导致近代化过程中常常出现反方向效果:军事工业制造出的西式枪炮是用于镇压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君主立宪制度被试用于挽救封建君主专制,最新式的军队被用于支持最反动的独裁统治,等等。特点之三,由于近代中国并没有形成足以使社会大多数人接受、理解并投入行动的近代化的动机,于是强烈的危机意识下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便成了促使一部分中国人发起和推进近代化运动的动力。这个动机或动力固然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和进行,但它也从某一个方面造成了上述的特点——强烈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动机,使中国近代化在社会条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即行启动,跳跃式地、程序颠倒地进行,且只能由那些仍站在传统立场上的权力精英们充当主要承担者。而这些又致使中国近代化运动仅以满足功利的、实用的目的为限,不可能深入进行。以现代化理论中的三层次说来衡量,可以看到:器物层次的近代化,其主要表现应是工业化。但直至1919年时,仍只有量的积累,而远未达到质的突破——有工业而无“化”的程度。因为新式工业、交通、通讯、矿业等虽然已在中国出现,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只占有很少的比例,且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农业经济。制度层次的近代化,其主要标志应是民主型的政治机构及制度的建设。但没有成熟的社会条件为基础的民主型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总统、内阁、议会、宪法、法院、法律、地方自治等的建设,只勉强做到“形似”,而缺乏相应的内容。思想行为层次的近代化,亦即社会的文化信仰系统、价值系统、社会习俗等最内层的人的素质的更新。鸦

片战争后,中国人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政治信仰系统走向崩溃,新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信仰已开始起作用。但直到民国年间,文化系统、价值系统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还远没有达到新旧更替的程度。真正的文化革命至1915年才开始,而且也仅仅是开了个头,就因为更为急迫的救亡任务而中断。显然,中国的近代化是一次快捷、但又不深、不透的近代化运动。由此便造成了人们所说的近代化“脱序”现象:在新造的铁路上,却是用马拉列车;全用机器的工厂,管理却是封建衙门式的;穿着时髦的西服,却是满脑子封建思想;挂着“大总统”的衔头,实行的却是皇帝式的统治,等等。但不管怎么说,中国毕竟已从这里迈步走向近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曙光正是从这里显现的。当我们今天享受着现代化文明成果的时候,也应当深入地了解昨天这段筚路蓝缕的近代化路程,以及竖在这段路程上的一块块充满艰辛以至血泪的里程碑。

篇二:关于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若干认识

关于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若干认识

摘要: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人对于现代化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由“四个现代化”转变为现代化是“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一个包罗宏富的转变过程”。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革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现代化范式”可以将革命史的内容包含其中,与“革命史范式”相比,“现代化范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实际情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可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

关键词:“现代化”概念;
“现代化范式”;
中国现代化进程早期阶段

现代化问题,是近年来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拟就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等问题提出若干浅见。疏漏谬误之处,祈方家不吝赐正。

关于现代化理论问题,笔者以为,国人对于“现代化”概念认识的变化,以及“现代化范式”与“革命史范式”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值得提出讨论。

1.关于“现代化”的概念

什么是现代化,国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曾流行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四个现代化”的说法。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对以往人们关于现代化的种

种认识归纳为4类,其中之一是:“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我国关于“四个现代化”的说法即属此类。

这种认识突出强调了现代化在经济和技术层面内容,但仅将现代化视为一个经济和技术问题,从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种认识显然是过于简单和狭隘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不仅仅涉及经济和技术问题,而是整个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问题,是一种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社会的这一转变最初出现在西欧,但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包括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全球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地区和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卷入或被带入这一社会转型的进程。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赶上”问题,而这种“赶上”,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实际上,“四个现代化”的说法,并不一定表明当时人们认为现代化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的问题,其中可能蕴涵着这样的认识: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在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已经是先进国家,或者说已经“现代化”了,现在需要的仅仅是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实现现代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正是这样认识的。列宁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在列宁看来,苏维埃俄国在社会制度上已经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现代化,如果再实现

了“电气化”,就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电气化”——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的—个方面。

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在逐渐深化。现代化是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是一个包罗宏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的说法,已被广泛接受。如,虞和平在《中国现代化历程绪论》中指出:“从现代化理论的原本含义而言,它是探讨一个国家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下简称‘从传统到现代’)发展的理论”;
许纪霖、陈达凯在《中国现代化史总论》中指出:“我们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大转变(指“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引者注)理解为现代化”,“现代化也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在内的全方位转型。”可以说,现代化是一种以物质生产活动方式的转变为基础,从经济到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全方位的转变。这里也有“关键词”,那就是“工业化”,也就是说物质生产活动的变化是整个转变的前提、基础及核心,物质生产活动的变化—一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工业化生产,引起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因为“物质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也许,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

2.关于“现代化范式”与“革命史范式”的关系

所谓“现代化范式”,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以现代化为视角叙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理论与方法。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现代化范式”,是随着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应运而生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推动“现代化范式”产生的最强有力的因素。

中国近代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由于在西方列强冲击下面临着急剧的社会变革,内外矛盾异常激烈,冲突与革命的爆发频率高于以往任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以“革命史范式”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或主线,将中国近代史看作是一部革命史。但“革命史范式”有一个重要缺陷,即往往忽视了对近代中国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有时甚至将实业救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等主张视为对革命的反动。但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所谓“三大革命高潮”中,太平天国是只反清不革命;
义和团运动是只反洋不革命。“三大革命”,其中两个“革命”的性质存在问题,这对“革命史范式”是一个极为不利的情况。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一般是指以暴力反抗或推翻反动政治统治的行为或运动。而以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或主要线索,或者以“现代化范式”叙述中国近代史,并不是排斥革命,而是将革命包括在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且视革命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推

动作用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而统治集团极端腐朽反动,不肯进行任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变革,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情况下,革命就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要形式和决定性力量。如清末爆发的辛亥革命,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国民大革命,都推翻了当时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反动统治集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如此说来,与“革命史范式”相比,“现代化范式”或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实际情况。虞和平在《中国现代化历程绪论》中指出:“如果就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而言,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应该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之中。这是因为,反帝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以便合理地利用国外资源;
反封建是为了争取民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动员。所以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既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动力,也为现代化建设解决

制度、道路问题,并扫除障碍。”虽然其中“以便合理地利用国外资源”、“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动员”的说法显然过于概念化了,但这段话说出了革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地位。有论者认为:“从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解释中国近代史,也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路。但是现代化的视角如果不与革命史的视角相结合,仅仅用现代化理论解释近代历史,也难以科学地恢原历史的真实面目。”把革命“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之中”,将革命视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是不是可以说将现代化的视角与革命史的视角结合起来了

篇三: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提示】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
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
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突出特点: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现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

(3)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
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不利因素:

先天的不利条件:(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
封建专制统治的压制;
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

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正常进行。(3)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这一时期发生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

19世纪末的清末新政也是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不言而喻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清末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他们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入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始即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从党的“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到“七大”提出要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
从建国前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任务,到1952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4年在一届人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党的“八大”

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在1957年初南下视察时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195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虽然发生了种种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的1975年,周恩来还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实现现代化的设想。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从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用毛泽东1960年的话说,十大关系“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1957年初,毛泽东在南方视察的过程中,提出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的观点。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成绩卓著:(1)邓小平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观点。(2)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工作重心转移,最早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3)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4)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使全党认识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现代化,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是经济、资源、人口、科技、环保、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范例点评】

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是1898年广东华侨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一是1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创办的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

回答:(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不同。

■点评:

该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是目前中国较大的酿酒企业,以这两家企业初创的历史切入,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去综合考查相关政、史、地知识,可谓匠心独运。

第(1)问要从这两家企业创办的时间入手去思考,张裕酿酒公司创办于1898年,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4年,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创办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民族工业发展有何机遇?

第(2)问考查的是地理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地要建酿酒厂必须保证有原料(优质小麦、葡萄、水等)、有市场、交通条件好等,然后分析青岛、烟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第(3)问具有“古往今来一线牵”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本质不同找出来,应从其设厂的目的、影响去分析思考。

应该说该题学生解题用到的知识在课本中大多已学过,但由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课本外的,是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确认、解读,并根据设问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建,从而实现了由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向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转换。

■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此外国在华设厂数量增多。同时,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华侨创办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2)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适于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这给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山东一些地区靠海,如青岛、烟台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也比较充足,如济南等,可以为酿酒业提供水源;
山东交通便利,产品很容易运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旧中国列强在华设厂,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财富,赚取超额利润,具有突出的殖民侵略性。而现在我们吸引外资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原创试题】

1.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1)“器物”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当陈独秀一派思想家在此时得到“伦理的觉悟才是根本觉悟”的反省时,才算达到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完整境地。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在近代中国,晚清政府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也进行了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试列举这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的名称,谈谈你对晚清政府现代化的认识。

2.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与这三次历史性巨变、与这三位伟大人物紧紧相连。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次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2)三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4)三次巨变都伴随着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答案通解】

1.(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
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
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
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理解:①器物层面技术资源的现代化必须与制度和观念层面非技术资源的现代化配套,没有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同步变革,器物的变革只能落于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最终归于失败。②“伦理觉悟”的反省,其目的不在观念变革的形式本身,而是求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协调。这是对“体用”关系认识

的突破和深化,它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需要移植西学的“用”,还必须在“体”上实现社会结构性的转换。

(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坚持“中体西用”,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是这些调整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些调整是清政府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整体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2.(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
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3)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积极投身实业救国。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
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提出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

(4)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推荐访问:探寻 说一说 感触 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历程 说一说你感触。 标题回顾党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历程 说一说你的感触 党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观后感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