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4000论文(2022年)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4000论文(2022年)

发布时间:2022-06-13 20:48: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4000论文(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4000论文(2022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4000论文3篇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4000论文

从璀璨的中国书画历史看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作 者:
*****

学 号:*************

所在单位:******************

指导教师:******

时 间:**************

从璀璨的中国书画历史看中国传统文化

*****(************************)

摘要:中国的书画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经历了奴隶制社会的萌芽期、从秦汉一直到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及宋元的繁荣期和明清的稳定期,并不断发展着。而中国书画的起源是与汉字的发明分不开的。由汉字又可以映射出中国的文明程度,继而反映中国文化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中国书画、汉字、历史、传统文化

纵观中国历史,发生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事件,诸如三家分晋、黄巾军起义、安史之乱、靖康之难等。但这都不能阻挡历史的更迭和发展。而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更加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一、书画艺术的起源——汉字的出现

早在5000多年前氏族部落兴起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简单的文字——象形文字。由于那时汉字刚刚萌芽,还没有具体的文献资料,所以我们只能从那时的墓葬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中得到当时的一些历史情况。从这些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发现在一些陶器和玉器中有很多类似符号一样的图画,这就是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这足以证实了汉字在那时已经出现。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结构简单,生产力、科技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极其单调,过着种植、捕鱼和狩猎的生活。这也能反映出当时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简单朴素、色彩单一的文化形式。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图画看作是中国最早的书画。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汉字的起源于仓颉造字。但翻边史书我们发现,如此一位成就卓著的伟人,在战国之前的史书中从未被提及。第一个提到他的是大儒学家荀子,“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荀子·解蔽》其后才出现了仓颉造字的故事。东汉著名的语言学家许慎也认为是仓颉创造了汉字。在他的著作——我国第一部真正的字典——《说文解字》 中有如下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序》这些似乎可以说明仓颉就是汉字的创造者。但是诚如上面所叙,汉字自氏族部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而且关于仓颉的记载始自战国中后期。了们姑且不管他是否为传说,只凭以上两点便可以证明仓颉可能不是汉字的发明者而只是改进者。

二、商周青铜器铭文与甲骨文

中国历史进入商周时代后,随着铁犁农耕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铁器和青铜器的制作也发展起来,不过这时的青铜器大都是礼器。这是因为当时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盛行,这无疑决定了周朝是一个礼教及其严苛的超代,并一直延伸到了战国末期。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主要体现为甲骨文和金文(铭文)。(篆书的一种,又称大篆)金文和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当时达官贵人的社会生活的,例如狩猎、征战、赐命、占卜、祭祀等等。但还是以占卜的爻辞为主。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追求平安、长寿和社会稳定的心理,也体现当时的文化观念。

甲骨文和金文作为我国早期的书法艺术有自己独特的美感。它的笔画瘦硬方直,线条遒劲而富有立体感,体式较凝重,有极高的艺术性。它是我国书画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三、隶书与草书的出现

秦朝统一全国后,采用“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所谓“书同文”即将文字统一。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将小篆和隶书作为通行文字全国范围内使用,这样一种新的书体——隶书便诞生了。秦朝的书画作品以篆书石碑最为著名。比较著名的有《泰山石刻》、《会稽石刻》、《峄山石刻》等。其字体瘦劲圆润、一丝不苟、法度谨严,笔画走向如玉箸垂拱,整体看去精妙绝伦,端庄优美。

汉朝初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草书。这种书体以其潇洒飘逸,个性奔放很快便受到了文人们的赏识,并快速的发展壮大起来。(具体见第五部分)而此时更多留存下来的书画作品以汉隶居多。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良书体。它的特点是:形体由长方体趋向宽扁,由纵势转向横势,笔画已趋工整点画俯仰呼应。到东汉时期笔法技巧更为丰富,在挑拨中充分发挥笔毫的变化,提按顿挫,起笔止笔,表现出蚕头燕尾波势的特色。在结构上疏密的变化,点画的呼应,更加显现出隶书复杂多变的姿致,而风格也更为多样。此时的书法作品主要为隶书石碑、简牍及帛书、摩崖石刻等,主要以《张迁碑》、《曹全碑》等为代表。

四、“书圣”王羲之与“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画繁荣期的开始,不仅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各种书体已经基本成型、绘画门类繁多,更重要的是此时出现了我国书画史上至关重要的两个书画家——王羲之和顾恺之

王羲之(322—379)字逸少,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卒於会稽金庭。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晋大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袒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雅量》)。朝廷公卿着重王羲之的才器,屡屡召举为官,他都辞谢。后为征西将军瘐亮参军,累迁长史,进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后与太原王述不和,称病去职,归隐会稽,自适而终。他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
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主要作品有《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序》、《初月帖》等。他的作品由于历史久远而又不易保存,更加之种种人为原因,故全部失传。现在看到的大都是唐宋以来的摹本。

其中《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8行,324字,是王羲之生平最得意之作。相传到唐太宗朝时,太宗命人由民间征收入宫,爱不释手。一面命本朝的大书法家誊写抄录,一面又下令自己死后此书陪葬昭陵。故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均为摹本。其中以神龙本最好。此本遒媚劲健,点画富于变化,用笔反复偃仰,墨迹随浓随淡。,行款忽密忽疏,相同的字结构无一重复,变幻无穷,自然生动。宋代的米芾评此书帖“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可见其窥其价值可见一般。

另一位是顾恺之(345-406)东晋画家。

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1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自云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即这个,指眼珠)中。主要作品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全画长572.8米,宽27.1米,原画已佚,现藏均为摹本。《洛神赋》原为三国时文学家曹植所做,它描绘的是作者有京师返回封地途中渡洛水时与洛水女神相遇而爱恋,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动人故事,历来被创作为音乐、诗歌、戏曲、绘画等但以顾恺之的绘画最为精妙。此画分为三部分,作者采用优美细腻的线条,老道而又深厚的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画面。

另外,此时随着一些僧侣在各地建造石窟寺庙,佛教壁画开始兴起。著名的有《鹿王本生图》等

五、开放的朝代,繁荣的艺术

中国的历史进入隋唐时期可谓是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了。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上统治者威望极高、国家地位至上、综合国力极强,在经济上商品交易频繁、往来贸易丰富、经济收入极多、国库充盈,在外交上各国纷纷

派使者来中国访问,向中国统治者学习治国经验并同时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中国也派大臣或用其它方式到国外去传播经验抑或去学习外国的文化习俗。正是由于政治之雄厚,经济之强大,外交之频繁,导致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一历史时期单就书画而言,绘画在人物、山水、花鸟画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书法方面楷书和草书在这时也有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著名的书画作品有《游春图》、《步辇图》、《五牛图》、《九成宫醴泉铭》、《自叙贴》等。

《步辇图》,唐太宗时期宫廷画家阎立本作。长129.6厘米,宽38.5厘米,描绘的是唐朝太宗皇帝因为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一事会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场景。现藏在故宫博物院。该画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
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 、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此画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唐代的宫廷画十分盛行,张萱的《捣练图》亦为其中的名作。此画为张萱于盛唐时期做成,传至后来不知去向,现存的为北宋摹本。此画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而在书法的楷书方面,出现了号称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隧良)的四大楷书家,他们由于各自不同的书体特点而成为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欧阳询的书法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主要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颜真卿的书法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主要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祭侄文稿》等。柳公权的书法体势劲媚,骨力道健,结构严谨,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主要作品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褚遂良的书法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主要作品有《雁塔圣教序》等

而在草书方面,出现了被称为“颠张醉素”的张旭和怀素。张旭为人放荡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而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再加之他与李白一样性嗜酒,故他的作品也是狂傲不羁,大气潇洒。他的书法在激越情感牵动下促使节奏加快,似金蛇狂舞,又如虎踞龙盘,表现一泻千里之势。由于在线条的动荡和质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艺术气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狂放的草书风格。他亦称为“草圣”。他的主要作品是《肚痛帖》等。怀素是一位僧人书法家,却无心修禅,更饮酒吃肉,交结名士,锐意草书。

他与张旭一样,为人放荡不羁,所以他的作品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主要作品有《自叙帖》等。

六、政治的动荡与书画的繁荣

自赵匡胤建立宋朝以来,对外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因为在北部有辽金的骚扰,西部还有西夏在翘首观望。就在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下,最终北宋被金国所灭,徽钦二帝当了俘虏,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难”。随后赵构在杭州称帝,建立了南宋。但南宋的政局也不舒服。北方虽然辽国被金所灭,渐渐衰落,但又兴起了蒙古部落这一强大的对手。西方仍有西夏,而且吐蕃和大理也蠢蠢欲动。以至于后来都被元(蒙古族)所吞并。而元朝也在为向外扩张在对外作战,最后为朱元璋所灭。就是在这种动荡的政治时局下,文化还是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进步着。

宋元时期的书画虽没有隋唐风骨内敛,但却别出新意。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此时的书画以作者直抒胸臆为主。主要表现作者心中所想或侧重于展现自己的风格。二是在绘画方面风俗画盛行。最著名的风俗画就要数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了。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生平事迹不详。他的代表作为《清明上河图》,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画由于其构图之精巧,气势之恢弘,绘画之繁复,用笔之细腻被历代奉为精品,人人都据为己有。《清明上河图》手卷为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汴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 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开封汴京时的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

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 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桥梁,树木、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综数我国古代绘画,多有那种士大夫的孤芳自赏,实难找到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不惜以大量的笔墨,描绘数以百计的民众市俗生活与商业经济活动,将民众置于主人翁地位,并加以正确地艺术概括,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就是在现代绘画中也是罕见的。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在这个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有很多,其中以宋代的苏轼、米芾、马远、夏圭等,元代的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王冕等最为有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文武全才,样样精通。它不仅诗词文章是千古一绝,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主要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古木怪石图卷》。还在医学、烹饪等方面就卓越表现。

马远和夏圭也是宋代著名的画师,他们的作品注重对画面的某一个边或某一个角进行精心绘制,而对另外的部分不加任何笔墨,这就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故而他二人被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踏歌图》和《溪山清远图》。

宋代还有一位成就卓著的书画大师,他不仅身份显赫,而且书画造诣精深。他开创了一种新的书体——瘦金体。他就是宋徽宗赵佶。他的字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他的代表作为《夏日诗帖》、《芙蓉锦鸡图》等

元代的书法家黄公望以其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闻名于画坛。他的《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富春山附近的乡村美景。此画几经辗转,甚至被人投入了火中,幸好及时抢救才得以幸免于难。我们今天看到的已被烧成两半。

元代最有成就的书画家就当属赵孟頫了。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他的代表作是《临写洛神赋》等

另外王冕也是元代不可多得的书画家,他的代表作为《墨梅图》。相传他作画将一池清水变为黑色,用坏若干毛笔和纸,始成《墨梅》。可见其用功程度。

七、稳定中有创新——明清书画的发展

历史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存在了将近2000年。此时的西方正逐步的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这标着封建社会已不再适合历史的潮流。故而也预示了这会是中国封建的终结点。所以这个时期的书画艺术也是在创新中发展着。这种创新的特点体现在:

一、在书画绘画形式上,多采用水墨直接在宣纸上泼墨绘制,而渐渐少用绢本设色技术;
在表现形式上延续了宋元的特点,即更注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画风却是大气磅礴、夸张抽象。这一特点在明中期的书画家仇英、唐寅、沈周、文徵明和明末的书画家徐渭、石涛、朱耷的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徐渭是明末著名的绘画大师。生于1521年,出身官僚世家的他,由于为官期间为因弹劾严嵩而入狱的作词鸣不平而被罢官调查,后又因发疯时误杀妻子而入狱,出狱后穷困潦倒,再不涉入官场。最后郁郁而终。他的名画《墨葡萄图》就抒发了他不得志的惆怅心情。上面的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更是把这种心情表露无疑。

石涛和朱耷都是明王朝的后裔。由于明朝被清所灭,他们时时刻刻都盼望着反清复明。但由于手无缚鸡之力,故而只能通过书画表达内心所想。朱耷自号八大山人,此人的思想由于长期受到压抑,变得有些厌世、抑郁。而石涛自明亡后便出家了,法号元济。画作也是偏于愁苦、抑郁。他们的代表作为《柯石双禽图轴》(朱耷作)

二、此时的书画更多的注重学习西方绘画技术,引入了诸如油画原料等一些新鲜元素。这一特点在郎世宁的画上被体现无疑。郎世宁是意大利人,于乾隆年间来中国传教,最后留在了中国,在乾隆朝任重要官职,也为乾隆皇帝做了很多画,最著名的为《乾隆皇帝大阅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书画的特点:

1、中国的书画和诗文或文学艺术有关,纵观书画历史,每一幅作品都与特定的诗文和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例如《寒江独钓图》等。

2、中国的书画始终在不断发展进步着,虽然历史的发展跌宕起伏,但文化的发展终究没有中断过,并还在不断地发展中。

3、中国的书画随着绘画技艺的成熟及人们对世界看法的改变而不断创新着。

中国书画在其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需要我们年轻人不断学习它,使用它,传承它,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正是有了先人的恩惠,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传承中国文化,以报答先人的恩惠,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文化》 张岂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中国古代史常识》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年9月

《中华文明全景书系·中国书法史》 杨超、紫都主编 远方出版社 2005年7月

《中华文明全景书系·中国美术史》 李涛、紫都主编 远方出版社 2005年7月

《中国书法史》 朱天曙编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年1月

《中国绘画史》 潘天寿编著 中国书店 1988年10月

《中国书法史》 张龙文编著 台湾中华书局印行 民国五十七年

《中国美术全集—书画卷(上/下)》 于明主编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3月

参考网站:

百度网页搜索(>

第2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4000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 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 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的界定问题乃是治中国文化史者所不能回避的基本论题,也是一个历来歧见纷呈的论题。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乃是相对文化的具体表现如文物、制度、习惯等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 在张先生看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而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与天人协调四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李宗桂先生则指出: “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应该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的基本精神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论语》中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因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进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

2. 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注重对社会成员人格精神的塑造,要求人们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对待人和事。《周易》中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人们要用大地般宽广的胸襟包容世间的一切事物; 《中庸》中所说“万物并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论语》中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老子》中所言“夫唯不争,故丢下莫能与之争”,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去接纳他人和外物的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精神境界。

3. “修齐治平”的爱国精神。《礼记》中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修身、齐家是基础,治国、平天下才是最终目的。《礼记》中又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忠经》中有谓“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 贾谊推崇“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林则徐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终目标的爱国精神。

4. 贵德重义的道德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道德人格的价值,把道德人格看得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极力追求道德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而思义”、“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尚书》中把人的品德概括为“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些思想说明贵德重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德义优先于功利的道德精神。

5.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从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注重,发展到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点。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确而坚定地主张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是不可侵犯和予夺的; 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则进一步发展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如何把人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与理想人格的追求结合起来,充盈着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要想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地收到实效,就很有必要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正本清源,为大学生寻找到思想的故乡和家园。

1.个人修养方面:律己修身

孔子是最早提出修养理论的人,他用“修德”、“克己”、“正身”、“修己”等精辟地概括了他关于个人修养的主张。人为什么要修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不积累善的行为,就不能形成好的名声;
没有积累坏的行为,就不会导致声败名裂。古代思想家有两个修身要旨:一是修身要践行。“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所谓道德,是要靠行动,而不能光说不做。二是修身要达到“慎独”的地步。“慎独”就是无人监督时仍能保持操守,体现了修身的高度自觉性。今天的大学生们,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果缺乏“慎独”的精神,就容易沉湎于灯红酒绿,在物欲中随波逐流,或抵挡不住各种诱惑而腐化堕落等等。事实证明,律己修身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并将这种内心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人性向善,使道德理性作为人的心灵支柱,从而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使人保持做人的气节和人格尊严。大学生们如果缺乏对道德理性的追求,就容易失去精神支柱和生活的动力,走向平庸和沉沦。因此,大学生们要加强修身律己,以建立心灵中的坚不可摧的道德防线。

2.家庭人际关系方面:仁爱孝悌

孔子对“仁”作了理论阐发,将仁视为最高道德,开创了儒家的仁学。早在《尚书·尧典》中就已经记载了如何处理以家族为本位的父、母、兄、弟、子的关系,强调在这五种关系中人的行为。“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在家族生活中“仁爱”是“孝悌”的根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家族亲情。在“仁爱孝悌”的基础上,推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形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理想情怀,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促进人们之间的友好相处,也更增进了社会生活的凝聚力。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寝室也是一个大家庭。“仁爱孝悌”有益于大学生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诚心诚意,团结互助,进行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协作,以利于大学生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至于在对待朋友方面,儒家文化提倡“诚信好礼”。诚,是真实无妄,不自欺欺人,不弄虚作假。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人言为信,也就是人的话应当是可信的,“信”与“诚”相通,就是要诚实,不能搞欺骗,才叫做“信”。“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信的基础要求言行相符,反映出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礼”,就是行为要遵守礼仪、礼法和规范。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礼”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所必需的规范。懂得各种礼仪,人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共处、改善和调整人际关系。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美德之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不仅要知书,还要达礼。

3.集体组织方面:尚群为公

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观。管仲提出“废私立公”、“社稷先于亲戚”、孔子提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庄子说“天地至公”,荀子说“凡立公所以充私也”,贾谊说“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私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王安石说“公私无异财”,王守仁说“廓然大公”,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醒目地挂在孙中山先生办公室里的那块“天下为公”匾额等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尚群为公”的整体主义精神。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大学生更应该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以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4.个人事业方面: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上天看重的是勤奋,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应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孔子是自强不息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发奋努力学习,废寝忘食,学习的快乐使自己忘记了忧愁,不知不觉自己老了都没觉察到。这也表现了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亦矣,不亦远乎?”大学生要想成材,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向那些自强不息的古人学习。大学生的发展,除了要依靠外在的条件,最主要的还是依靠自己。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总之,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值得我们汲取的营养。我们要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于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国炎,汤忠刚.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俞卫真.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意义[J].咸宁学院学报,2012:1

[3]胡键.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国的视角[J].社会科学,2011,5

[4]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3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4000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 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发展 文明 精神

正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但是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会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喻成漂亮的羽毛,那么伦理道德就是皮,羽毛是根植在皮中。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羽毛的风采呢?如果我们自己连赖以生存的传统伦理道德都抛弃了,何以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是否还活在人们心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看看他国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体会通俗文和英文之后,偶一读到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充满罪过。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顺利的发展。有些人一提到传统文化就会想到那些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长袍、留长辫、读文言文和繁缛的礼节,传统文化更不是裹小脚、童养媳、一夫多妻、三从四德等封建习俗;
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节日、戏剧文学、园林建筑、琴棋书画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一种信仰、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清明节”表面上看祭扫和修整祖墓,其实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怀念;
还有“重阳节”,古代是要祭飨天帝和谢祖先恩德的,之后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涵,这两个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还比如“端午节”难道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吗?“端午节”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精神和对爱国人士的一种敬仰和尊重。春节民间有祭灶神、放鞭炮、大扫除等风俗习惯;
祭灶神是对赐予我们食物的灶王爷表达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扫除则是寓意驱赶灾难和破旧立新的愿望以及辞旧迎新的祈求。另外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大多是宣传惩恶扬善、体现仁义道德和真善美的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调客观以及包容的理性精神,与西方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科学和宽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思想进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失望乃至鄙视甚至彻底摈弃的悲观态度。西方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原来就具有的宝贵之处。

  文化与文明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前者是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积累起来的一种自然意识,有着显著的时空局限性;
后者是人类社会对自身文化进行反省反思后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性。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着其自身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理由,但也有着进一步按照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加以改造和提升的必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并引入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改造它、提升它,使之更加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趋势,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系别:09级建筑环艺系

班级:环艺一班

姓名:张蔷

学号:20095130970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文化 情怀 家国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4000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4000论文 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征文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