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英语行业创业传奇故事(范文推荐)

2023年英语行业创业传奇故事(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3-04-06 20:54: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英语行业创业传奇故事(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英语行业创业传奇故事(范文推荐)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1

  他曾说:“我愿意做靶子,让别人攻击我。”他曾说:“我要让中国人赚外国人的钱。” 他曾说:“我热爱丢脸。”

  李阳站在那里,挥舞着双臂,扯起了喉咙,像个摇滚明星。他又一次看到了千百双手在面前舞动,又一次听到了千百个声音在身前呐喊。

  6月20曰,过两天就满30岁的李阳第一次在上海传播他的“疯狂英语”学习法,他是来征服这座城市的。

  他在台上慷慨激昂,招惹得台下群情激奋。一位被男朋友硬拖来的女大学生忍不住轻声嘀咕说:“他是谁,这么狂?” 李阳居然会英文?

  大学二年级,面临英语六级考试时,只有几个月了,可是他的成绩是在班上倒着数的。他一向不是一个好学生。在知青父母的严逼下,他居然考上了西北的重点大学――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那时的李阳优哉游哉,披着长发,外表很异类,成绩很差劲。李阳回忆说,“我找不到我的目标,我很迷茫。”

  还有几个月就要六级考了,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发狂的念头:在这几个月里,快速提高英语。他的方法就是背六级考题。当时,他和班上最有毅力的同学约定一块背。那位同学的说一不二在全校是出了名的,他曾创下过四年大学每天都夜自习的纪录。这位仁兄现在是美国的博士后。李阳扯上他,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个“监工”,防止自己半途而废,因为在这之前,他曾下过无数次决心,基本上第二天就放弃了。

  寒冬,朔风。“兰大”的烈士亭旁。李阳和他的伙伴穿着军大衣,拖着大头鞋,顶着风雪,扯着嗓子喊英语句子。他们决定每天喊两小时,历时秋冬两季。刚三天,他就打起了退堂鼓。要不是和同伴有约定,恐怕他就坚持不下去了。可喜的是他的努力很快就见效了,才十来天,就有人对他说:“嗨,李阳,你英语听上去好多了。”尝到了甜头的李阳对于自创的学习方法有了信心,他开始相信被别人视作“发疯”的方法是一条捷径。

  整整4个月,他的口袋里装满了抄着各种英语句子的纸条,一有空,他就拿它们练习“嘴部运动”,用他的话来说,要把自己的嘴练就成“国际肌肉”。为了训练听力,他和同学隔开60米模拟同声翻译,在当时,只是为了向自己挑战,后来才听专家说这碰巧正是最道地的翻译训练方法。4个月下来,他复述了近10本各种类型的原版英文书,六级考试题更是熟得脱口而出。舌头不再僵硬,耳朵不再失灵,他从不停的“动嘴”中领悟到:自己正在经历着最原始的母语学习过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如果不去说,怎能叫“语”和“言”呢?

  六级考试揭榜了,他用了50分钟就交卷并获全校第二名(第一名后来参加了李阳的口语培训班),随即又在全校演讲比赛中夺魁。“兰大”为之震动,师生们奔走相告,全系专门开了表彰大会,学校还特地颁发了奖状,挂在了系办公室,特别风光,让李阳着实露了把脸。

  他能学好英语不仅让自己吃惊,更让别人大吃一惊。后来,他在北京撞上了高中的同学。那人还瞪着他说:“李阳,你就是‘疯狂英语’李阳”,那人笑得直打跌,“你居然还会说英文?”

  仅次于死亡的可怕经历  李阳创造英语“奇迹”的消息不胫而走,熟悉的,不熟悉的,都缠着他讨教经验。于是,一得意,他就产生了开个讲座,把自己的方法广而告之的念头。

  这个决定对于当时的李阳是个莫大的挑战。因为别看他现在口若悬河,伶牙俐齿,小时候的李阳极其内向,甚至初三那阵子,他为了治疗鼻炎而去理疗,电极漏电了,他都硬忍着不吱声,疼得浑身出汗,衣服都湿透了,等医生发觉,电极已在他脸上烫下了一个伤疤。

  等上了大学,李阳愈发觉得内向是自己的大敌。为了打败这个宿敌,他又一次“狂性大发”。他蓄起长发,还特地戴上耳环,在兰州街间招摇过市(请想象一下,这可是80年代末的兰州)。过往路人无不侧目,李阳又一次被别人当成了疯子。

  然而在数百人面前演讲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于李阳而言,“丢掉羞怯”的考验才刚刚来临。为了超越个性,他把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在校园公告栏贴了张榜子说:李阳将于某月某曰在某地演讲,讲讲是怎么在四个月里由英语考试不及格变为全校第二名的。而在演讲前几天,他把所有的同寝室的同学都变成自己的听众,对着他们他一遍又一遍地练。  在不断的临阵磨枪中,他把自己四个月来的实践加以总结。他发现相对于传统的英语学习而言,自己的方法注重的是口语,讲究的是句子。他开始反省以前教学中的记语法和背单词,认为它们正是造成中国人“学习英语十载,依旧有口难言”的罪魁祸首。他质问说:“英语为什么要分成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难道我们教孩子学习汉语时,也会一样样分开来教,会说,‘啊,孩子一岁了,该让他练练听力了。’”

  准备是准备了,可李阳对第一次公开演讲,心里实在是没谱。为了表示隆重,他特地穿上了中山装。可是当晚,他紧张得吃不下饭,胃里像打了结,直想呕吐。最后一刻来临了,朋友们在后一推,他差点绊倒在台阶上。

  前十分钟,他站在台上,口干舌燥,很尴尬。慢慢的,他的疯狂理念征服了台下近三百名听众,他们鼓掌认同,而李阳也越讲越溜了。

  除了股票,数他最热。

  1992年,广东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24小时全英语的广播电台,李阳想去试试。他打电话给台长,台长正巧不在,他就用英语在电话里留言表明了自己的愿望。台长一回来,台长秘书就说,台长,有个美国人打电话给你。台长一听留言,嗨,这小伙子一口美式英语可真地道。于是,他从西安来到了广州。

  在广州随后的几年里,他得了个外号:“万能翻译机”,曾创下过1小时400美金的口译纪录,超过香港同行,成为广州最贵的翻译,他还是香港电视台外语广告配音员中,惟一的一名中国人

    但是他又“狂性大发”。1994年,李阳辞去了电台的工作,组建国际英语推广工作室,开始了苦行僧般的“传道”生涯。  走过了一村又一村,他的足迹遍布大城小镇。人们从各地赶来听他演讲,在北京,大连的人乘着飞机来了;在深圳,500人的报告厅挤进了1000多人,门外到大街对面的市==礼堂也站满了人,造成严重堵车,当地报纸评价说:除了买股票,深圳还没有出现过如此火爆的场面。在广西,3万人冒雨在百色体育广场上听他的演讲。  在农村,乡干部把方圆几里的英语老师都聚集起来听他传授教英语的心得。他还去军营和监狱演讲。在军队,班长下令说:“每天给我记住李阳老师教的句子。”一到晚上,一个个士兵在班长面前背诵当天所学的句子。早上团队出操时,口里喊的“一、二、三”也变成了“HOWDOYOUDO”。

  除了外患,李阳还面临着内忧,李阳说:“从1996年开始,我们的演讲已经覆盖了1400万人,没道理我们现在的"规模还这么小。我们的商业化还很差,我每天想着就是怎么强大自己。”

  除了书籍和录像制品的销售,公司业务的另一块就是教学培训。他们计划在全国训练1000名授权英语教师,开一个连锁店。

  除了面对国内市场,李阳还推出了《疯狂中文》,赚外国人的钱。李阳说:“凭什么只有中国人考托福,外国人想来中国投资吗,先学中文。”可是李阳坦言自己不是全才,他现在最渴望的就是找一个能打理公司的管理型人才。

  李阳有一句口号是: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么,他面对的将是三亿中国人的英语市场,他能否像口语老师、演讲专家那样再次以成功者的姿态出现?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阅读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1)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3篇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1

  旺旺集团创始人蔡衍明:19岁当老总赔掉一个亿

  旺旺,*家喻户晓的食品品牌,许多人童年甜美的回忆。鲜为人知的,是它的主人,来自台湾的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蔡衍明,*台湾企业家,号称“米果大王”,一起来看看蔡衍明的创业之路。

  作为台商,蔡衍明霸气十足,又十足低调,从湖南出发,靠卖一包一包米果成为休闲食品大王,并以财富500亿元成为“2012胡润*大陆外来首富”。蔡衍明不是儒商,而是充满江湖气,这恐怕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最初,他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爱当老大的风流公子。

  败家子

  19岁当老总赔掉一个亿

  今年57岁的蔡衍明出身在台北一个富贵家庭,在家排行老幺,深受父亲的宠爱,不爱读书,却爱当老大,大部分的知识都从街头和电影院获取。在父亲开设的中央戏院里,他一天能看上十部的电影。

  高中时,由于两次和学长的冲突,处于叛逆期的他索性退学,进入父亲的制冰厂工作。

  1976年,他19岁,父亲从朋友那里接下了主要加工鱼罐头外销的宜兰食品厂。因为父亲没有时间经营,蔡衍明便主动请缨去厂里当起了总经理。他回忆:“我账也看不懂,人也不认识,我又不敢问。损益表是赚是赔,我也不知道。”

  啥都不懂的毛头小伙却操心起食品厂的战略转型。他觉得做OEM(俗称代工生产)要看别人脸色,决定转做内销,并开始生产“浪味鱿鱼丝”。结果一年多下来,赔掉一个多亿(台币),不得不找家里贴钱补救,落下个“败家子”的称号。只要别人多看他两眼,他就觉得人家在笑他,更因此患上了抑郁症,一度想跳楼自杀。

  3年后,22岁的蔡衍明观察到台湾稻米资源过剩,盘算着如果做日本米果生意,应该可以扳回一局。于是,他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厂之一的岩冢制寻求合作。64岁的桢计作社长连连拒绝,怕小伙子办事不牢,坏了自己的名声。

  整整两年,蔡衍明频频拜访桢计作,终于获得米果制造的技术输出。此后,爱狗的他将公司取名旺旺,迅速成为台湾米果市场老大。至今,蔡衍明仍将桢计作称为“旺旺之父”,在总部竖立铜像。

  价格战

  你定30块我标5块

  1992年,35岁的蔡衍明生意已经相当成功,但台湾市场局限性太大,“不够刺激”,他把目光投向了大陆。因投资额仅在千万级别,他没选沿海,而是成为湖南首家台企,因而享受不少优惠政策。

  投产后,蔡衍明参加郑州糖酒会,收到了300多份订单,过后却没有经销商来交钱提货。第一炮没有打响,眼看食品就要过保质期,情急之下,蔡衍明决定将产品分送给上海、南京、长沙、广州等地的学生试吃,结果孩子们爱不释手。

  蔡衍明抓住时机狂投广告,“你旺我旺大家旺”的台词很快路人皆知,可爱的旺仔贴画更是随处可见。最终,投产当年他创收2.5亿人民币。

  1994年后,两百多家食品厂加入“米果大战”,其中就有同样来自台湾的康师傅。激烈的竞争使米果价格由最初的1公斤50元降至30元。

  面对危机,蔡衍明推出四个副品牌的低价米果,并一口气将自家产品骤降到1公斤5元,狠辣令人咂舌。他说,“除根之后,才好做”。

  为了降低成本,他拼命扩大生产规模。“一下子要盖很多工厂,我们又没有那么多钱。我就给各县*写信说要投资,条件是*出资盖好厂房出租给我。”

  正值招商引资热潮,蔡衍明发了1000多封信,收到不少回应。此后,他又掀起几番价格战,将竞争对手杀得所剩无几,米果老大的地位再无人撼动。

  两上市

  200天“光速”撤新登港

  1996年,蔡衍明决定将旺旺挂牌上市。当时在台湾申请上市的程序非常复杂,而新加坡*又正大力吸纳*企业去当地交易所上市,于是蔡衍明舍近求远,选择在新加坡挂牌。但新加坡股市交投不够活跃,自从旺旺上市后表现一直*淡,虽然每年净利率达16%,却只有15倍的市盈率。而同年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市盈率一度达40倍。

  在投行的建议下,蔡衍明决定转投港交所。不过,精打细算的他不甘心让投行与私募狂分利润,他做了一个相当江湖气的决定,用自己的团队替代专业私募。

  2007年5月28日,他以私人名义向12家银行财团联贷8.5亿美元,用于收购新加坡上市的*旺旺26.35%流通股股份,以完成私有化,转投H股。这一做法无疑极其冒险,因为他要顶着每天高达15万美元的贷款利息,时间越久,对他越不利。

  这一回,蔡衍明不仅让外界体验到他的决策之大胆,还看到其行动之迅速。从撤离新加坡,到登陆港交所,前后只用200天,旺旺的市值则从35亿美元提至51亿美元。

  同时,他还完成了公司的重组,把核心业务食品饮料业务单独剥离在港上市,旗下医院、酒店、房地产等业务则分拆至新成立的“神旺控股”公司中,作为家族私有,成为业界公认的近些年来亚洲规模最大、杠杆比率最高的巨额融资经典。

  惹争议

  变身媒体大亨被痛骂

  2008年11月之前,在普通台湾民众心中,蔡衍明还是个台商英雄——事业有着大企业的规模,却又如同本土小台商一样具有亲切的乡土气息,但这一切从他变为台湾媒体大亨开始转变。

  近四年来,他收购中时、办了《旺报》、投资了亚洲电视,买了中嘉系统台,现在更要买壹传媒。

  在他的指挥下,摇摇欲坠的中时集团转亏为盈,原本各自为政的旗下媒体,也透过整合发挥了极大的联合作战能力。但誉之所至,谤亦随之,甚至比正面评价来得更加暴烈。

  当上媒体老板后,蔡衍明斗志昂然,只要谁批评了他,旗下媒体便会炮口齐开,轰个体无完肤。学者黄国昌反对中嘉系统台被并购,结果黄因在*现场乱丢烟蒂遭中时与中天等媒体大篇幅炮轰,被人戏称为“大炮打小鸟”。

  他在一整年的许多言论,对于不同意见者充满斗志的回击,一连串的媒体并购动作,与壹传媒爆发媒体对战的“狗咬狗”,每一件都引起台湾巨大的反应。“我本想做学生、年轻一代的偶像,没想到居然成为学生们呕吐的对象。”蔡衍明曾伤心地对媒体表示。

  但就算千夫所指,蔡衍明也不会轻言放弃。他说自己的性格受他少时爱犬黑皮的影响:“它的精神启发了我。”他说,“黑皮精神”就是“很自信,也很敢斗”,再大的狗面前,都要迎向前去硬拼,战斗力十足。

  7个女人9个伢? 命令孩子不读大学

  蔡衍明对家庭状况一向低调,20岁经人介绍下结婚,生下长子绍中、长女绍云之后23岁离婚,再也没有踏入婚姻。

  外界传言,他至少有7个女人,共生了9个孩子。相比于事业上的成就,私底下的蔡衍明总说自己更得意能“搞定家庭”。蔡家从来没有曝出“豪门恩怨”,也未曾被媒体拍到过什么家族照片,这在狗仔横行的台湾简直就是个奇迹。他坦言,不管是否登记过,只要是他的女人生的孩子,一概都认。

  由于自己高中都没读完就进入社会并取得成功,蔡衍明立下一条家规:孩子年满18岁便不再升学,直接进入企业学习经营。这在台湾是绝无仅有的例子。

  对于念书,他有独到的哲学,首先,他是“务实主义”者,他认为“街头一年,更胜读书三年”,而小孩跟在他身边学习经营管理肯定胜过念什么商学院。其次,他认为必须给小孩一定的缺憾,他们才能“确实地认识自己”,才不会自满。

  蔡衍明认为:“学历高的人定性不够,都不够了解自己,要求的待遇比别人高,却不懂得要求自己;反而是学历低的人,比较有耐心,知道自己的不足,工作起来比学历高的人更努力。”

  管理偏集权制 有点像宗庆后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蔡衍明“有点像宗庆后”。一个靠一包一包卖米果,以500亿元身家成为“2012胡润外来首富”;一个靠一瓶一瓶卖饮料,以105亿美元成为2012年*内地首富。

  表面看来,这两个人有相似的特点,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创业进入传统食品快消行业,创始人稳定在位管理时间都超过20年以上,同样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擅长渠道运作,都在金融危机后其实业家价值方得以体现,一方面都极其低调内敛,但另一方面霸道而充满野心,管理风格更偏向集权制。

  旺旺虽然取得不凡的成绩,但并非全身浸在阳光之中。从1992年进入大陆以来,旺旺至今仍未建立自己强有力的销售网络,随着食品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这一软肋带来的劣势或成为旺旺致命的弱点。“不要让他们太完美,要有点残缺,让他们有机会多学习。”或许对于曾如此教育孩子的蔡衍明而言,旺旺发展上的“留白”也是他的一个妙招。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2

  周黑鸭创始人周鹏的励志创业故事

  几个月前,全国餐饮小吃连锁品牌周黑鸭与天图创投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获得6000万元的注资。此事表明,已在全国炙手可热的周黑鸭再次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一个打工仔到底是怎样把小摊生意变成了今天响当当的连锁品牌?

  耍小聪明,险些赔掉菜场小生意

  “蜗居”在武汉铭新街菜市场帮大姐酱鸭摊点打杂的19岁的周鹏怎么也没想到,10多年后竟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全国连锁品牌——周黑鸭。回想起周黑鸭的辛酸起步史,周鹏还感慨万千。

  半夜起床卤鸭子,早上整理、装卤鸭;把十只、八只鸭子挨个往酒店送,没时间吃早饭;送完货后已是中午,买鸭、宰鸭、腌制,晚上六七点钟去酒店结账,已是别人吃晚饭的时间,回想一下,自己竟然一顿饭还没吃上,这时才感觉到饿。最辛苦时,周鹏中午买五毛钱两个的面包,加六毛钱一瓶的汽水,算是犒赏。做小生意初期,周鹏的梦想就是赚钱改变这种穷苦的生活状态。

  1995年,周鹏第一次创业是在大姐卤菜加工坊的旁边架起炉子,露天煮酱鸭,跟姐姐零售走不一样的销售渠道——往酒店送货。这一招其实是模仿一个温州的酱鸭店老板。在周鹏看来,温州老板的生意超好,又往酒店送货,一天下来能卖一两百只,对比每天只能卖10多只酱板鸭的自家生意,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周鹏很清楚,论颜色、味道、知名度,自己做的酱鸭肯定跟“温州老板”差得远。这时他耍起小聪明,“当时属于投机倒把”。

  “用骗取的手段不可能赢得长久的生意”,周鹏体悟到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令很多人难以真正明白的道理。原本不好的生意变得更糟,周鹏一度陷入缺钱的危机。为图廉价,周鹏在大姐家旁边租了一间连窗户都没有的破房。

  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身无分文的周鹏那天晚上睡得很沉,早晨醒来却发现衣服被小偷钓到外面,最要紧的是为联系生意特意花1800元重金买的BP机也丢了。陷入“经济危机”的周鹏又遭此一劫,“走投无路跟朋友出门抢劫的心都有了”。

  赔掉生意又丢掉长辈看来本不该买的BP机,心急如焚的父亲骂着“败家子”赶儿子回家谋事。一连串的打击让周鹏暗下决心:“做不好酱鸭死也不回家”!

  频繁跑香料市场,找香料老板请教香薰料的味道、功效,借来香料古书逐字研究到深夜,买数百只鸭反复试验,周鹏花费几个月终于找到一种让人吃后难忘的味道。

  1997年,周鹏把二姐从四川请来帮忙,在武汉集贸市场朋友的屋檐下支起一个带玻璃罩子的铁皮货柜散卖酱鸭,玻璃罩上贴着“周记怪味鸭”的招牌。刚开业时,一只酱鸭卖22元。一个月下来,生意最好的一天才卖了132块钱,最惨的一天只卖掉一只,明显亏本。“没赚到一分钱,真的灰心起来,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两个月的房租都交了,只能硬着头皮再撑两个月”。如果不是刚交完两月房租,周鹏就被迫败撤回老家了。

  挤掉如意鸭赚得第一桶金

  接下来的一个月,生意更加难做,菜场一条街上竟然陆续来了三家竞争者。

  通过合理分配商品价格,周鹏找到了诀窍。他买回来的鸭一般5块到8块钱一只,但卖出去的价格肯定是10块钱。通过价格调整,鲜明的价格优势让生意突然变得火爆起来。几个月后,如意鸭成为周记怪味鸭的手下败将,以关门告终。

  年底结算,周鹏账面上有一万多块钱。到了1998年,周鹏的生意超好,因为味道很好,即使后来调高价格依然能卖得不错。生意最好时一天卖掉500多只,很多时候卖到下午两三点钟就能收摊,这在以前是难以想像的。生意越做越好,周鹏接着又在大江路菜市场开设了第二个摊点,还请来几个老乡帮忙。据周鹏透露,那年他赚了30万块钱,第一次感觉到做生意很有成就感。那时小作坊也只有几个员工。

  2000年左右生意又迎来一个惨淡期,除了众所周知的“非典”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遍地都是的假冒怪味鸭的.冲击。周鹏萌生出朴素的品牌保护意识。

  摊点生意直走下坡路,生产作坊也极不稳定,一年内他辗转搬家三次,后来终于花40多万在汉口火车站旁边买下一块地,修建起了四层楼房。那时小作坊已有三四十人规模,小作坊有了生食、熟食的简单划分。

  30万元买“开加盟店”教训

  2004年时,周鹏有再次做大周黑鸭的意愿,那时他了解到重庆有家做卤菜的“棒棒鸡”已经有几十家店面,这家店有个特点:只做直营,拒绝加盟。卤菜居然也能做这么大?!周鹏突然对周黑鸭品牌有了十足的信心。

  开加盟店是企业快速扩张的路径之一。周鹏看到一同行开出34家加盟店,“我们的味道比他们好,质量比他们高,并且有很多亲戚想加盟。”2006年,信心十足的周鹏一下在南昌开出11家加盟店,快速赚进20多万元。

  “假货漫天,加盟店质量难以掌控,尽管都是亲戚管理店面。”这是盲目开店吃到的苦果。周鹏立马采取行动,严惩问题店面,又花几十万块把剩下的店面高价回收上来。“我们这个行业最大风险是食品安全危机,做加盟难以掌控质量”,这是周鹏花30万元买回的教训。

  小作坊完成蜕变

  2008年,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一年,员工规模从60多人快速扩张到400多人,店面也由8家增长为50多家,销售额也突破亿元。“这都是现代化管理收到的效果”,周鹏尝到了做企业的甜头。

  “我认为周黑鸭能从作坊走到品牌,都因为有个梦想。开始可能纯属为赚钱,现在的梦想就是想树立行业标杆,引领行业变革,尽管还未实现,但我们一直努力朝这个方向去走。我们的目标是做百年老店。”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2)

——戴志康创业传奇故事 (菁选3篇)

戴志康创业传奇故事1

  2015年2月13日,上海证大集团发布一则公告: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以总价12.507亿港元的价格,将其和女儿戴陌草手中持有的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42.03%的股份,转让给*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公告一出,在地产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惊愕,也有人惋惜。而事件主角的态度却相对*淡很多:“我的专长是在金融,房地产是我客串的。”戴志康说,他将不再投资新的地产项目,但也不会卖掉手中的资产,退出之后,他将以金融主业,以全新的姿态,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投资集团。

  而事实上,金融是戴志康的老本行。从学业到起家,金融始终和他紧密相连。

  1981年,他考入*人民大学主修国际金融,毕业后又进入*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1987年拿到硕士学位。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信实业银行行长办公室做秘书。第二年他辞去秘书职位,到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做中方代表。

  如此过了两年,他积攒了不少人脉,也提升了眼界。之后,怀揣着梦想与野心的戴志康成为“十万人才下海南”中的一员。他先在海南省证券公司当部门经理,随后组建了*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公司,并出任总经理。

  在其运作下,富岛基金第一笔投资基金就募集到了6000万元,主要是用于炒股票和房地产。这一年,戴志康28岁,在投资金融界声名鹊起。同年9月,他又以300万元创立了上海证大资产管理公司,从事金融投资。

  但是商海行舟哪有一帆风顺,年少成名的他很快便遭遇了当头一棒。

  1993年,针对投资过热的势头,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打碎了海南房地产和股票泡沫。戴志康的公司也遭受沉重打击,不仅赔光了6000万的基金,还倒贴了500万。

  回忆如此重大的挫折,戴志康却说自己当时没有太强的挫败感,“技巧只是一时的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

  1995年,资本市场复苏,他重整旗鼓,杀将回来,将大部分资金投入“苏常柴”和“四川长虹”两支股票中,后脱手获得巨大收益,仅“苏常柴”便使其获利一亿多,“*私募教父”的名头随之而来。

  1999年,戴志康预判互联网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于是集中投资了电广传媒、中信国安、上海梅林、东方明珠等一批网络股。随后网络股爆涨,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2000年初,全球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多点下探,半年内下跌40%。戴志康意识到国内资本市场也会有问题。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在国内资本市场仍处高位之时淡出股市。

  之后,戴志康开始在房地产领域频繁出手,还一度成为上海房地产界风云人物,但是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资本市场。

  2000年后,他投资成立了上海天迪,接档证大集团,投资资本市场。两年内,上海天迪接连参股了浙江医药、苏州高新、同达创业、龙头股份以及彩虹股份等企业。

  而近几年来,定向增发在资本市场火热。戴志康旗下的投资公司也相继涌进这一领域。除了上海天迪外,成立于2008年的证大旗下投资实体上海天臻,参与了天康生物、新中基、士兰微三家上市公司的定增。2010年初,戴志康又成立上海天誉,参与南通科技、时代新材、广州国光、长征电气等六家公司的增发。

  如今,在其精心运作下,上海天迪,上海天臻,上海天誉三家公司在其精心运作下,各踞一方,一起构成的投资市场的“证大系”,而金融科班出身的戴志康在客串“地产玩家”后,终回归本色出演“资产大鳄”,其将创造怎样的精彩,真的很令人期待。

戴志康创业传奇故事2

  戴志康创业8年了。开始创业那年,戴志康21岁,那时的他是一个“决断了就不去改变,犯错了也不后悔”的人。他开发了一款叫“discuz!”的软件产品,提供了国内大多数论坛的后台代码。就像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一样,一个网站也可以拆解成类似于主板、芯片、存储器这样的零部件,比如论坛系统、博客系统、内容发布系统等软件。如果要建立一个中小规模的网站,只需把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戴志康小小年纪就成为*规模最大的社区*台和服务提供商的当家人,靠的正是这个本事。

  研发软件只为找工作

  戴志康1981年出生在黑龙江大庆市。高考后,戴志康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通信工程专业。他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学习之余,就是无边无际的网上冲浪。

  戴志康在网上结识了很多朋友,慢慢对能把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社区产生了兴趣。2002年3月,他开始开发论坛后台软件“discuz!”,将软件上传到各个下载网站,希望更多人使用。

  谈到为什么研发这个软件,戴志康说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软件找工作。但是,当一份年薪30万元的工作摆在他面前时,他却拒绝了。“这个软件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外面的诱惑再大,我也没法放弃它。”

  “收费”的黑色记忆

  当戴志康看到自己的软件被800多个社区使用时,他觉得可以把它拿去卖钱了。但他没料到,“收费”这两个字带给自己的会是一段黑色的日子。网上骂声一片,人们说戴志康是个骗子,做出一个软件引诱大家用,看到有人用就收费。有人说这根本不是戴志康编写的程序,盗用了居然还敢吆喝着卖……

  那段时间,戴志康成了网友的靶子。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事做着还有什么意义?”但一通牢骚之后,该忙什么还得忙什么。他坚持对程序进行优化,每天加入一点新功能。

  8个月过去了,定价500元的软件一套没卖出去。面对朋友提出的降价和恢复免费的建议,戴志康的决定让大家觉得他失去了理智——他把价格从500元涨到1000元,后来涨到了2000元。

  若干年后,戴志康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解释了自己当初的做法:我如果卖500块钱,要碰到4个冤大头才能赚2000块钱;要是卖2000块钱,只要碰到一个冤大头就可以赚2000块钱。反正也卖不动,不如价格高一点。

  很快,真来了个“冤大头”。一位香港用户给戴志康打电话,表示愿意付钱购买这个软件,但个别地方需要改进,如果能快些,他愿意多付钱。结果,戴志康用了一周完成了任务,赚到了第一个3000元。

  随着网络收费大环境的改善,愿意向戴志康付钱的人越来越多。到2003年年底,戴志康赚到了50万元。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揣着读大学时赚到的50万元,戴志康来到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后来的“康盛创想”。

  创业之初,除了业务推广外,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组建团队。戴志康租的办公地点是个很旧的民宅,应聘的人看到这个工作环境就不再给他继续谈的机会,甚至有人觉得戴志康是个骗子。足足用了8个月,他才从大学同学里找到了第一名员工。

  挨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戴志康在2005年迎来了康盛创想的飞速发展,员工有60多名,公司年收入超过500万元。开心之余,戴志康觉得难题要来了。他觉得康盛创想在创业第二年就会碰到“玻璃天花板”,想突破就必须创新。

  戴志康的决定再次让人吃惊——把他的软件变成免费的。这意味着,康盛创想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从卖产品变成卖服务。

  员工们很难接受老板把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主打产品变成免费产品——产品从卖到送很容易,但万一送得不如意,想重新卖就不太可能了。

  其实,戴志康是经过了一番踌躇的。关键时刻,投资人周鸿祎出现了。他告诉戴志康,暂时不要考虑钱的问题,先通过免费的方式快速把用户量做大,抬高竞争者进入的门槛,避免价格战,这才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软件销售公司。“这好比到了一个滑梯前,我想玩但不敢跳,老周出现了,踹了我一脚,我就直接下去了。”戴志康开玩笑地说。

  2005年12月12日,戴志康宣布,永远为免费版用户提供最全面的产品功能,永远向免费版用户提供稳定、长期的可升级支持,永远支持中小网站、个人网站,尤其鼓励基于草根的社区应用创新。

  程序变成免费的以后,康盛创想的用户数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免费策略的成功让戴志康颇为兴奋,他给这一行动起了“蚂蚁雄兵”这个名字。虽然用户都是个人网站站长,但他们聚合起来的力量足以影响互联网的创新机制及导向。

  看好“跨界融合”

  2006年除夕,戴志康在传真机旁等待红杉资本的传真。“全球最知名的风险投资商,竟然也会认可我们这种草根企业,我幸福而紧张地等待着。”

  在资本的支持下,康盛创想的产品日趋丰富,公司客户除了个人站长外,还有搜狐、网易、猫扑等商业网站。2008年,戴志康推出了全新的.盈利模式:用虚拟货币“漫游币”架桥,将散落在互联网上的社区网站连接起来,让流量转化成真金白银。康盛创想从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转变成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小网站的运营和销售*台。

  2009年,戴志康将几乎全部力气花在一个项目上。他无法用已有的概念将其准确描述,只好以“x产品”代称。

  戴志康说:“真正的经典,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骨架后,让更多的肌肉附加于其上,进而实现做‘乘法’般的融合,而不是做‘加法’般修修补补似的堆砌。”他解释说,商界有不少范例:宝马x6——越野车中的跑车;小沈阳——二人转演员中的电影明星;韩寒——作家中的赛车手……这正是“跨界融合”的理念。他相信“跨界融合”将带来高效的沟通模式。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部门发起了“打击*”专项行动,这次行动清除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一些守法经营的网站受到牵连。在一个月内,戴志康接到了全国10多个省市站长的反馈,称自己所在的机房被关停或整顿,网站连续数天无法访问。作为站长的“送水人”,戴志康和站长们一样揪心。

  “在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中,今天的站长就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私营业主,是最具活力的群体。经过短暂的寒冬,我们必将迎来新一年的春暖花开。”戴志康为陷入困境的站长鼓劲,就像当初他从投资人“踹他的那一脚”中获得力量一样。

戴志康创业传奇故事3

  大学的时候,他一年挣了30万元;大学毕业前,在30万元的年薪面前,他选择了自己创业……戴志康是个清爽、俊秀的大男孩。一身非常休闲的装扮,很难让人相信他已是一家公司的CEO。

  “我还有两个月才毕业!”接受采访时戴志康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

  2004年的元宵节,许多人还在和家人团聚的时候,23岁的戴志康独自一人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列车一路呼啸,他把自己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生证轻轻地压在了枕下,目光停留在了一张崭新的2004年北京地图上。

  火车到站了,戴志康一人提了4个包,这几乎是他所有的财产:电脑、衣物、日常用品。在喧嚣的火车站,戴志康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大学里“挖”到第一桶金戴志康从小就对电脑感兴趣,但那时纯粹是因为好玩。中学的时候戴志康开始自己写程序,他不停地琢磨,竟写出了不少杀病毒的程序。考入大学后,他对电脑更着迷了。

  2001年12月,戴志康参加了哈尔滨市的一个网页设计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后来他又获得了学校网页设计比赛的一等奖。不过在大学里,他真正超出同龄人的成就在于开发了一个叫Discuz!的网络论坛软件,这让他在校园里就“挖”到了第一桶金。

  你是怎么开始设计Discuz!的?

  戴志康:我很早前就做过网页,对C语言很熟悉。2002年1月,我开始用PHP写一些小玩意。接触PHP一个星期后,我的第一个PHP作品Stat Therefor(用以流量统计)诞生了。它激起了我的编程兴趣,只是这时候我不再是用BASIC语言或C语言,而是PHP。

  2002年3月,我开始开发Crossday Bulletin(CDB)论坛,之后改名为Discuz!。

  当时你开发Discuz!软件想过用它来挣钱吗?

  戴志康:Discuz!来自于Discuss,是讨论的意思。这个软件是一个论坛的后台,名字后面的叹号表示我惊异于网络产业的巨大前景。

  我当时只是因为喜欢PHP才开发Discuz!,没有想到用它来赚钱。最开始的时候,我把Discuz!挂在网上,免费给网友们使用。因为软件是免费的,所以我很快就拥有了800多用户。一个香港客户在试用Discuz!后觉得Discuz!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很有前途,就主动给我邮寄了3000元,要求我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时,我才发现Discuz!可以用来赚钱。此后,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赚钱。我请教了一些网友,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最后我决定对使用 Discuz!软件的用户收费。

  对于你的收费,用户有什么反应?

  戴志康:很多人吃惯了免费的午餐,所以我开始收费时他们都想不通,有人在论坛上诋毁Discuz!和我的人格,甚至说我设计的Discuz!是抄袭的。当时,我很难过。CDB确实是从XMB改进过来的,但是后来新开发的Discuz!尤其是Discuz!2。0以后的产品,全部技术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后来,随着大家的消费观念逐渐改变,这种诋毁慢慢地减少了,很多以前的免费用户也都成为了我的收费用户。根据提供的服务的不同,我将Discuz!的售价分成几个等级,最低800元,最高2000元。

  随着Discuz!的口碑越来越好,Discuz!的收费用户不断增加,我的收入也逐渐增加。到2003年年底,我已经赚到了30万元!

  放弃30万元年薪选择创业

  2004年戴志康即将毕业,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是就业还是创业?他的父母希望他能找个好工作开始新的生活。当时有公司主动找到他,给他开出了30万元的年薪,但戴志康还是决定创业。就这样,他孤身一人来到了北京。

  在你放弃高薪选择创业时,犹豫过吗?

  戴志康:我当时很矛盾,父母都觉得这是不错的薪水,但我想自己做出一番事业,拿别人的薪水要听别人使唤,我不习惯。当时,我自己的Discuz!项目运作得相当好,我感觉这个市场的空间还很大。此外,我相信别人给我30万元年薪,是因为我能创造超出30万元的价值,所以,我的价值不只1年30万元。创业虽然艰辛,但是我还年轻,有时间,也输得起,即使失败,我还有机会重来。

  你会鼓励其他大学生像你一样自己创业吗?

  戴志康:是选择创业还是就业,我觉得这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系。创业并非适合每个人,有的人适合打工获得稳定的收入,有的人则喜欢冒险。创业风险很大,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量力而行,在创业之前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北京创业的苦与乐

  到北京已有三个月了,戴志康天天跑工商、税务、科委等部门。第一个月他光是打车费就花了2000多元。北京城太大了,一个初来乍到的东北孩子在这里创业,除了花钱外还要透支身体。戴志康常常是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才回家。他习惯了马不停蹄地去跑一个又一个的部门,去见一个又一个的客户……有一次他去办理一个证,排了一个上午的队,站得腿都麻木了,结果轮到他的时候,工作人员接过他填写的表格一看就说:“表格填写错了,应该这样……这表作废了,你再到那边去领一份重新填写吧。”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这下又要从头开始,他心里窝火得想骂人。没办法,他只得重新填写,再重新排队……到北京的第3个星期,戴志康终于领到了“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接过营业执照那一刻,他感到自己成熟了许多。

  创业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可能就是经费问题,你怎么看?

  戴志康:我的流动资金来源于我的第一桶金。不过,现在公司需要花销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得想尽办法省钱。我买了小灵通,这样每个月可以节约300元的手机费。以前我出门坐出租车,花费很大,后来我就挤公交车,但这又太浪费时间,于是我狠狠心买了一辆车。现在,我除了两台电脑和一辆车,再无其它的资产。

  当然,在经济压力大的时候,我也曾经考虑和别人合作,但后来一想,如果出现决策不一致的情况怎么办?所以,在创业初期我还是尽量避免这种方式。

  你认为公司的前景如何?

  戴志康:要创办一家公司问题不大,主要的问题在于公司的运营,比如公司靠什么维持,往什么方向发展,以什么盈利等等。这些问题我在做公司之前研究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不担心创业失败,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是做不好事情的。所以,我决不回头。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3)

——电商传奇马云创业语录

电商传奇马云创业语录1

  1、不能统一人的思想,但可以统一人的目标

  千万不要相信你能统一人的思想,那是不可能的。

  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他们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干活。

  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要比团结在一个人周围容易的多。

  2、领导比员工多什么?

  领导永远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请错人了。

  ①要比眼光:比他看得远;

  ②要比胸怀:领导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要能容人所不容;

  ③要比实力:抗失败的能力比他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的素质就是眼光、胸怀和实力。

  3、我最遗憾的错误

  01年,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

  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怀疑过其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或董事。

  我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

  4、*商人千万别在“红道”上混

  ①人一辈子要明白钱和权两个东西是绝对不要碰在一起,当了官永远不要想有钱,当了商人千万别想权;

  ②胡雪岩的悲哀就在于他是*;

  ③*商人千万别在“红道”上混。

  5、人生在世在做人,不是做事

  我跟自己讲我们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工作的,我们是来享受人生的,我们是来做人不是做事。

  如果一辈子都做事的话,忘了做人,将来一定会后悔。

  不管事业多成功、多伟大、多了不起,记住我们到这个世界就是享受经历这个人生的体验。

  忙着做事一定会后悔。

  6、高手的竞争论

  ①一定要争得你死我活的商战,是最愚蠢的。

  ②眼睛中全是敌人,外面就全是敌人。

  ③竞争的时候不要带仇恨,带仇恨一定失败。

  ④竞争乐趣就像下棋一样,你输了,我们再来过,两个棋手不能打架。

  ⑤真正做企业是没有仇人的,心中无敌,天下无敌。

  7、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

  ①有人觉得我牛,6分钟说服了孙正义,其实是他说服了我。见孙正义之前,我在硅谷至少被拒绝了40次。

  ②做企业赢在细节,输在格局。

  ③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怀,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从来不重细节,两个都干好,那叫太有才!

  8、别把抱怨当习惯

  人是退化最严重的动物。跟兽比人很“弱肢”,和狗比人很“闻盲”,但人类“进化”了抱怨。

  偶尔为之无大碍,但当抱怨成习惯,就如喝海水,喝的越多渴得越厉害。

  最后发现,走在成功路上的,都是些不抱怨的“傻子们”。

  世界不会记得你说了什么,但一定不会忘记你做了什么!

  9、年轻人必须思考的4大问题

  ①什么是失败?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

  ②什么叫坚强?经历许多磨难、委屈、不爽,你才知道什么叫坚强。

  ③你的职责是什么?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多一点理想,这就是你的职责。

  ④傻瓜用嘴讲话,聪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

  10、马云给初创企业者的忠告

  ①大家看不清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

  ②让员工笑着干活。

  ③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④抢在变化之前先变。

  ⑤忘掉money,忘掉赚钱。

  ⑥小聪明不如傻坚持。

  ⑦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状态。

  11、马云谈创业

  ①一个好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清楚的,说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东西!

  ②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③这世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关系。

  ④免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

  ⑤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12、马云“四不”创业智慧

  ①创业最怕就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②看不见对手在哪里,看不起对手,看不懂对手为什么可以变得那么强,然后就跟不上了;

  ③即使对手很弱小,也一定要把对方看的很强大,即使对手很强大,也不一定要把自己看的很弱小。

  13、马云当你决定要创业时

  便意味着:①没有了稳定的收入;②没有了请假的权利;③没有了得红包的机会。

  然而却更意味着:①收入不再受限制;②时间运用更有效;③手心向下不求人。

  想法若不同,结果便不同;选择不一样,生活才变样。

  14、马云谈机会

  如果一个方案有90%的人说“好”的话,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

  因为这么多人说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机会肯定不会是我们的了。继续阅读:每段旅程,都有一条让人回忆起来就会微笑的路、爱情电影经典台词、不管你去往何方,不管将来迎接你的是什么,请你带着阳光般的心情启程、远有多远,高有多高,只有试了才知道、什么是好的婚姻?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4)

——中秋节的传奇故事3篇

中秋节的传奇故事1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5)

——医疗行业如何创业3篇

医疗行业如何创业1

  注:本文作者 Jonathan Adiri 是 Healthy.io 的创始人兼 CEO,他的公司主要开发图像识别技术来实现低负担、分布式的保健护理。他曾经是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的 CTO,颁布了一项促进国际间水、空间、农业和生物医学问题合作的科技外交政策。他也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估测,现在出生的婴儿中,有 35% 能活到 100 岁。我们生活的时代医疗行业正趋于完善,这也吸引了不少新兴创业公司的加入。

  尽管致力于改进医疗健康行业的科技创业者多到爆炸,但最顶尖的创业者往往不愿意进入医疗这个领域,因为准入门槛实在太高。这很遗憾,要想对数百万人的生活和幸福产生实际影响,同时还能成功创业并获得巨大回报,这几乎是最好的途径。

  想一下当前的科技医疗领域的形成多么令人难以置信,随便一台智能手机都可以被精明的创业者改装成临床级别的医疗设备。4 k 相机的质量,四核的计算能力,无限带宽,零成本存储和精准 GPS 技术都有了——这些技术为艰难的医疗创新事业铺*了道路。聪明的初创公司使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躲开了硬件或其他方面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门槛。

  我根据自己和团队在一线积累的宝贵经验,给医疗健康类创业公司提出以下 5 个建议。

  1. 尽早加入 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认证

  按照 FDA 等级的认证要求来——这是真正能做出成果的唯一方式。实际上,FDA 是全球健康的权威组织,这样做也保证了能与美国及全世界其他健康公司的有效合作。尽早加入协会,你的公司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FDA 建立了清晰透彻的审批流程指南,对各项指标有固定的要求。该组织对大部分医疗健康类创业公司从递交申请开始就进行跟踪,其对行业的联络网价值无限。有了 FDA,医疗健康类创业公司能快速为产品获批制定可行的路线图,最终有助于创业成功。

  2. 不要做重复的工作

  在医疗健康领域,现有的科技可以让你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实现跳跃式发展。你应该好好利用有限的资源,把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搭配自己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想着超越别人。要清楚现有模拟医疗体系的强大特征和自己创业的目标。如果在你提供的方案中能使用当前的新技术,就不要想着再发明个类似的。通过站在现有的创新技术基础上,你可以在初始的操作阶段走得更快,也可以减少消费者和医生对你产品的不信任。

  3. 确保足够长的跑道

  尽管准入门槛在降低,科技类医疗健康创业仍然不是那种你带俩人搞几十万块钱租个车库就能开始干的。产品上市前你需要准备两三年的启动资金。好在现在的医疗创业只需要 3-5 百万美元就可以通过 FDA 早期认证,比起几年前,这个数字要高出一个数量级。成本的减少也促进了金融生态体系的和谐发展:不管是初始投资还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人和其他私人投资者都愿意投入早期阶段的医疗创业公司的发展。

  4. 团队中并不需要医生

  你是一个创业者,不是一个医学博士,所以你就需要团队里有一个医生来指导你?并不是。医疗科技行业是动态发展的,也是多学科交叉的,所以千万不要安排一堆专家顾问和医学博士,还跨领域包括从计算机视觉到医疗经济学。记住,你的使命是经营盈利。合适的专家会找到你加入项目,一路为你提供支持。

  5. 想好了就开始

  加入医疗行业的时候,不要忽视一些常见的顾虑,但也不要让这些顾虑一直影响你的决策。尽管医疗创业可能不像科技领域的火爆项目一样,不能立即给你风险回报。信息和 仿生医疗生态系统的改革已经为现代医学的革命铺*了道路。聪明的投资人在寻找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大的制药公司、跨国公司、保险公司、卫生维护组织、医院以及其他的主要参与者都十分乐意和优秀的创业者合作。好的产品和想法会吸引到志同道合之人,来和聪明的老板一起改变行业。如果你的目标是改善生活,科技医疗健康领域定有你的一席之地。

医疗行业如何创业2

  在深圳,受办医场地所困的民营医院绝不仅仅是这三家,获批准筹建的一些民营医院,往往因为场地难找而未能如期开业。而深圳目前70家民营医院中,仅有为数不多的两三家医院纳入了*规划,按照医院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其余绝大多数民营医院只能租用厂房、民房等房屋。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民营医院的标准化,制约了民营医院的规模化发展。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淹没在铺天盖地的"黄金周旅游出行新闻中的一条消息吸引了我的目光——今年9月底,温州获得*医改办批准开展社会资本办医试点,成为医疗市场开放民间投资首个“吃螃蟹”的城市。*医改办要求温州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求落实完善价格、税收、医疗定点、土地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为全国医改积累经验。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作为深圳人,作为长期关注并推动深圳民营医疗规范发展的晶报的一员,我是非常沮丧的。我很不服气。论基础,深圳民营医院发展是领先于全国的,民营医院数量占比和门诊量占比都高于全国*均水*,更不用说是与温州相比了。论城市的功能和地位,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也理应承担更多先行先试的改革。而且温州获准试点后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基本上都是深圳民营医院所急需的。比如实行民办与公办医疗机构用电、用水、用气同价,这在深圳业界已经呼吁多时。

  温州的试点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媒体也惊呼“温州民营医院的春天要来了”。到10月中旬,已有10多家民资、外资企业与温州市*及*门签订16个社会办医意向书和协议书,涉及用地563亩,签约金额达55亿元。

  就在温州获准社会办医试点一个月后的10月25日,深圳市卫生人口*举办了2012年深圳市民营医院发展论坛,这是深圳卫生管理部门首次举办研究民营医院发展的论坛,类似的由晶报举办的深圳民营医疗发展论坛此前已举办了五届,每一届的论坛都得到了卫生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

  深圳卫生管理部门举办论坛的行动,至少表明了*部门对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民营医院、解决看病难问题的紧迫感。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上可以说,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医疗领域已无政策障碍。“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医改基本原则和方向早已确立。2010年12月,国办转发*、*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今年10月19日,*发布的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遏制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住足够空间,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但是,上述各个文件的实施细则才是业界翘首以盼的。温州获批开展社会资本办医试点,在有利于民营医疗发展的各个方面打开了政策空间,这必将成为那些长期为看病难、看病贵所困扰的地区急起直追的对象。

  首届深圳市民营医院发展论坛上也释放出了这样的政策信号。深圳将对非公医疗机构的扶持政策进行新的探讨,并将在年内出台相关扶持方案,这个方案将涉及医疗用地、财政补贴、税收和人才等多个关键环节。在用地方面,将在现有的商业、办公、住宅和工业用地招拍挂政策外,单独制定医疗用地招拍挂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将有越来越多的民营医院拥有自己固定的物业,类似新兴医疗集团游先生那样的烦恼将越来越少。这样的景象,我们这些被看病难困扰的深圳百姓都乐于看到。

  近年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6)

——孟佩杰的传奇故事观后感3篇

孟佩杰的传奇故事观后感1

  今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观看了《孟佩杰的传奇故事》,心情从高兴变成了沉重,又变成了泪流满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让我来为您介绍《孟佩杰的传奇故事》吧!孟佩杰的养母因不幸下半身瘫痪,养父就在这时也离开了家里,孟佩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每天做饭、做家务、带养母做仰卧起坐,帮妈妈整理屎尿……就这样,孟佩杰无怨无悔地干了12年。

  孟佩杰这12年来,毫无怨言地照顾了养母12年。这让我感受到浓浓的爱,这种爱是母爱,是人人都要学习的孝爱。这更让我感受到孟佩杰赤诚的孝子之心,更是孟佩杰心灵的依靠——母爱。正因为她拥有了这份爱,所以她考上了大学,她以自己一份孝心,坚强地活着。

  想想自己,谁能和孟佩杰比呢?没有人。所以,要从现在做,从小事做起。如:洗一次碗、洗自己的衣服,在节日给家人说上一句祝福语……这些虽然是小事,但都表达了自己的爱,自己的孝。就这样,坚持下去,舍己为人,你会成为孝子。

  孟佩杰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浓浓的孝爱,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养母。她的爱,她的孝心,足以感动上天。让我们共同保佑孟佩杰人生*安,万事如意。同时鼓励大家爱在孝就在!

孟佩杰的传奇故事观后感2

  最近最有影响力的就是2011年末的感动*,感动*十大人物事迹及对他们的颁奖词。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他们的光荣世界,最灿烂的光辉。

  首先,有为*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的朱光亚;有“希望之翼”张*宜让麻风村孩子受教育;也有最年轻的夫妇胡忠、谢晓君。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也是最好的老师。还有如无臂钢琴师刘伟、烤羊肉串的阿里木、“最美妈妈”吴菊萍 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等等。

  但是最让我感动深受的是孝女孟佩杰。她是山西人,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女孩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她就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她不仅要照顾瘫痪的母亲还要认真的学习,靠自己的努力靠近大学,为此还有带上养母去大学,为了也是更好的照顾她。这就是人世间难得的孝道和感恩,不就是要我们做个爱父母懂得感恩的子女吗?

  她谦虚的说:“她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另一项必做的“功课”是帮助养母做康复训练都会做的事。”,她对自己小气,却对养母很大方,她除了做家务还要另一项必做的“功课”是帮助养母做训练,希望得到康复。在她的精神上我们可以看到点点滴滴的爱,我们是学不来的,但是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身边的关爱越多,人才会很快乐,那是不是应该从先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呢?

孟佩杰的传奇故事观后感3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感动*十大人物之一孟佩杰的故事。

  我看到:孟佩杰从8岁到20岁,帮助全身瘫痪的养母。她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养母觉得自己还能活下去。她还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人要往前看,前面是有阳光的。这让我们十分感动。

  感动*的颁奖词在这样写道: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去赶走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一个细节。

  这告诉我们:我们也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要承受住生活对我们的种种考验,不要因为一次考不好或者是一些小小的挫折,就不相信自己,失去信心。同时,我们也要帮助家人,去干些自己能干的事,要尊老爱幼,尊重他人,做个讲文明。同礼貌地好孩子。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7)

——明星的创业故事

明星的创业故事1

  他把热爱当做事业,20年如一日,把简单做到极致,终成一代相声大咖,他就是德云社的创始

  人、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1973年1月,郭德纲出生在天津红桥一个小胡同。都说聪明早说话,郭德纲7个月不到就开始咿咿呀呀学语,一岁时已经能流利说出完整的句子“比两三岁的孩子口齿还伶俐。”一笑值千金?他用笑声赚了15亿

  到了3岁,郭德纲迷上了相声,电视里一有相声节目,他眼皮都不眨一下,口中还念念有词,吓得父亲一度以为孩子精神有问题。

  5岁那年,邻居办喜事,大伙起哄叫郭德纲来一段。结果郭德纲转身拿来被单当披风,开嗓子就唱,有板有眼,大伙惊呆了,“这小孩将来一定是个人物。”

  父亲是片警,管片儿的地界有个俱乐部,每天都有戏曲班子表演。领班是个评书老艺人,年轻时曾全国跑江湖,晚年落在天津。

  “想不想跟着我学?”7岁的郭德纲一口应允。

  不过,学评书可是个苦差事。一年级暑假,郭德纲每天五点起床,买好报纸去师傅家,一进门就伺候师傅起床、倒痰桶,收拾屋子,给师傅沏茶。

  学的第一段是相声五行诗。八月流火,郭德纲站在院子里,披着棉被学董卓,拿毛巾当胡子,一手一个酒瓶子来回比划,半小时不到,大汗淋漓,毛巾顿时成了一块湿布。

  1988年,郭德纲高中还没毕业,就考上了北京一个文工团。不过,现实很残酷,他只是个临时工,就是“先干着,考察一段时间再说。”

  最初干的活叫“检场”,说白了就是打杂,端茶、倒水、搬桌子。谁知,这“检场”的活一干就是一年多,“连登台演出的台阶都够不着。”

  一年后,郭德纲很失望地离开了那家文工团,加入天津曲艺团青年队,拜杨志刚为师。《闹公堂》、《打灯谜》、《八扇屏》、《大保镖》、《吃元宵》等相声的段子,都是那几年学精的。

  5年后的1993年,郭德纲感觉自己技艺大涨,他二次进京,还去了原来那家文工团,“证明一下自己”。不料,刚到门口,就被门卫大爷劝了回去“不要再来了,没戏”。

  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呀。郭德纲只好在大兴租了一个小*房,一月150元。

  然后,他在沙子口找了一个剧团,还是从打杂开始做起。等每次观众走了,打扫完卫生,郭德纲才可以偷摸站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反复练习,很多时候,他要一直唱到嗓子沙哑、舌头打结才回宿舍。

  3个月后,郭德纲终于获得登台演出的机会。本来剧团答应给他一个月1000块,不过等到发工资那天,别人都有钱,他却一分钱也没见到“下个月看你的表现再说”。

  那年圣诞节,郭德纲又唱了一整天,一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一摸兜,浑身只剩下2块钱,于是郭德纲买了6个小笼包子,吃着吃着,眼泪就下来了,“那是我在北京唯一哭过的一次!”

  走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脚底板磨得全是泡。谁知刚躺在床上,房东就来要房租,在门口骂了足足两个小时,郭德纲愣是没敢开门。

  第二天,郭德纲高烧到39度,也不敢去医院,只好把身上最值钱的传呼机到地摊卖了15块钱“买了三包感冒药和两个馒头。”

  那年,郭德纲22岁。

  1995年,正是我国相声界最惨淡的时候,很多专业的相声演员纷纷转行演小品。郭德纲所在的剧场生意也是萧条得吓人,最惨淡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郭德纲刚说到一半,大爷也走了。

  1995年底,剧场彻底关门。

  听到到老前辈张文顺不愿意转行,郭德纲赶紧登门,“晚辈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能否提携一下,撑个人气?”老爷子闲着也是闲着,于是答应了下来,一同加入的还有李菁。

  刚开始,三人只是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演出。到了1998年,人员扩展到十几个人,演出的场馆也从茶楼扩展到戏楼里,“北京相声大会”由此诞生。

  就在此时,郭德纲结识了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拍档于谦。

  2000年夏天,郭德纲和于谦第一次合作,在大兴的露天广场表演对口相声《拴娃娃》,结果表演结束后,台下掌声持续了足足5分钟。

  晚上10点半,郭德纲拉着于谦去大排档喝啤酒,一人喝了5扎,就此“互许终身”!

  有了大腕撑腰,2003年,郭德纲正式把“北京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开始在天桥乐茶园演出。 不过,那时候德云社没有固定的收入,只能到处打野食,哪里有活就去哪里演出。

  作为创始人,郭德纲开始揽上副业“上综艺节目”。

  当年夏天,安徽卫视推出一档综艺节目《超级大赢家》,郭德纲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合肥,结果第一顿饭就是在橱窗里吃泡面。

  怎么回事?原来节目组为了考验他是否能当主持人,就把郭德纲安排在合肥闹市的商场玻璃橱窗里呆48个小时。

  为了赚钱,郭德纲也认了。刚进玻璃橱窗,他马上开始表演,“在清朝有一个人啊……”谁知外面的人根本听不见他在说什么,只好扯着嗓子喊,当时看热闹的市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过了36个小时,郭德纲熬不住了,“我不拍了!”他出橱窗出来,扭头看到外面的留言板,“今夜流下的每一滴泪,都会在未来化作璀璨的珍珠……”郭德纲哽咽起来,他决定完成挑战。

  48小时结束,郭德纲收获了喝彩和掌声,还有支撑德云社坚持下去的演出费。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回到北京后,郭德纲用心寻找相声的感觉,2001年和于谦合作的《你好北京》,一举在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获得了组委会特别奖。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郭德纲成了侯耀文的弟子。得知消息的那天,郭德纲难掩内心的激动,“你打我两下”,于谦在他脸上使劲拍了两巴掌,这才知道是真的。

  到了2005年,天桥乐的茶馆开始人满为患。尤其是十一黄金周,德云社开始组织郭德纲专场,“狸猫换太子”、“纪念穷不怕”等演出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至此,“德云社”开始在京城打出口碑。当年11月,郭德纲回到老家天津,在中国大戏院举办了一次专场演出,结果一下子涌过来2000多人。

  人逢喜事精神爽,年末的立白杯小品邀请赛上,郭德纲夺得了创作奖,徒弟何云伟和李菁还拿到了专业组的一等奖。一时间,各大媒体一窝蜂涌到了“德云社”。

  2005年12月5日三联生活周刊:相声界的草根英雄——郭德纲访谈

  2005年12月26日华夏时报:相声界没有名气的名人——郭德纲来了

  2006年1月10日京华时报:进军大剧场不忘小茶馆 相声界奇人郭德纲

  2006年1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郭德纲,相声餐桌,别老上拍黄瓜

  2006年1月16日北京日报:相声鬼才郭德纲

  电视台当然也没闲着,各大*竞相播出郭德纲的相声,北京文艺台还专门开出两个时间段播出郭德纲的单口和对口相声。

  这下可好,“全国钢丝”剧增到6千多万,“凡有人烟处,皆知郭德纲!”

  在这期间,“德云社”佳作不断。2006年1月12日,“德云社”在*军剧院专场演出,达到了返场22次的壮举,并在新浪网全程直播。

  “一个郭德纲的出现使相声又热起来了,人们才发现原来相声有如此大的魅力。”不过话又说回来,沉默了10年的郭德纲怎么就一下子火了?

  一、坚决不说“伪相声”

  什么是“伪相声”?就是只是背台词,没有情感和魅力,观众感受不到幽默的乐子。

  郭德纲本身就长了一副喜庆脸,眉毛鼻子全在一起,还没张口,就让人发笑。再说郭德纲敢于自嘲,所以很多段子非常接地气,如《西征梦》中“”天天骂这些带红箍的,我就不骂那扫厕所的,因为我媳妇就是扫厕所的”。

  二、有生活底蕴

  郭德纲从5岁开始接触相声,“说、学、逗、唱”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底子。此后3进3出北京,先后拜了五、六位师傅,闯荡江湖15年,学会了600多段传统段子,“天津快板,京剧、评剧丝毫不弱”。

  正因为有生活的底蕴,每次在剧场演出,遇到下面的观众“吁”声起哄,郭德纲总能应景搞出几个好玩的段子,最后观众哈哈大笑中结束演出。

  三、有了德云社这个*台

  从最初为了生存,到后来的招募徒弟,郭德纲的周围慢慢集聚了几十个志同道合的角儿。从日后跟他起过争执的曹先生,到自己的儿子郭麒麟,再到如今红遍大江南北的小岳岳。

  一个好汉三个帮,彼此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正循环。

  2006年以后,继德云社剧场后,郭德纲又开辟了三里屯剧场、张一元天桥茶馆和广德楼剧场等地。周末花个三、五十元,去茶馆听一场郭德纲的相声成为了老北京一种时尚。

  2010年8月1日,一位弟子跟记者发生了冲突。原本不是一件什么大事,经媒体炒作,“德云社”成员退社的消息不胫而走。

  那一个月,估计是郭德纲和“德云社”最难熬的“黑八月”。

  好在一个月后的9月12日晚,郭德纲率领“德云社”全体成员在北京德云社剧场亮相,小剧场整场演出持续了4个小时。关键时候,老搭档于谦挺身而出,“倘若退社,五雷轰顶!”

  2年后的2012年,郭德纲冲出国门,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纽约四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掌声、笑声不断。

  2013年4月15日,郭德纲在墨尔本高声宣布成立德云社墨尔本分社,这也是我国相声社团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

  当年,郭德纲第一次登陆央视春晚,一举奠定了他在相声界的地位。此后,郭德纲开始多领域全面发展。

  郭德纲曾在三里屯曾开过一家“郭家菜”,主营鲁菜和津菜,二楼就是德云社小剧场。后来又开了一家“北京德云红事会馆”,据说那是一家相当高档的私人所属四合院。

  “德云华服”是郭德纲开辟的另一品牌,价格基本都在2000元以上,风格定位在中国传统服饰上,“每年都拍戏,方便了自己,剩下的如果有人愿意做个唐装,也是好事一桩。”

  此后,郭德纲相继涉及红酒、面膜、玩具等10多个领域。2016年初,郭德纲也赶起天使投资的时髦,联合黄健翔等人,成立一个文化创投基金。

  据估计,2016年德云社仅商业票房就达到1800万。如今,“德云社”的演出服务商环宇兄弟已经向新三板递交了上市申请,估值超过15亿。

  2017年,郭德纲还将有大动作,“投资2亿进军影视界”,这位昔日的相声演员正在不断扩宽自己的梦想蓝图。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8)

——草根的淘宝创业故事

草根的淘宝创业故事1

  创业成就梦想,但创业同样充满了各种心酸和艰辛。在淘宝村的人们,自述了这段艰辛的淘宝创业经历。吴淑碧,一个80后淘宝创业者,自从开了淘宝店,凌晨1点*睡对吴淑碧来说已成为常态,熟睡中被旺旺的“叮咚”声吵醒,睡眼惺忪地起来谈生意也不是偶然。与西岙村众多的淘宝店铺一样,她的店铺也主要经营益智类玩具、大型滑梯游乐设施以及儿童表演服等。自己一个人,依靠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辆电动车,吴淑碧打下了一片“江山”:她所经营“智慧乐园玩具店”的等级即将升冠,2012年12月到现在已销售130万元。

  淘宝创业的艰辛创业故事

  难以想象的是,就在去年,吴淑碧还是一个手拿剪刀梳子,为别人理发的美发师,对电脑的认知仅限于聊天看电影。在她那近30*方米的办公场所里,依稀可见美发时留下的痕迹:原来放置洗头床的地方已被办公桌代替,但用于冲洗的水龙头并未拆掉,两台美发镜的地盘则被包装纸盒所占据,只留下一台空调。“我19岁学理发手艺,理发店已开了6年,这台空调是去年6月为了让客人有更好的美发环境才买的,我是一心想好好做美发生意的。”吴淑碧说。

  但路口理发店的开张、隔壁邻居淘宝生意的壮大、5岁儿子对玩具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她,吴淑碧开始在照顾好理发生意的同时,开起淘宝店。“无心插柳柳成荫”,吴淑碧的淘宝生意越做越大,仅一年时间就做到了五钻的等级,最忙时一天发了40个大大小小的包裹,快递费也付了近千元。吴淑碧说,这成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儿子充当模特,老公帮忙修图,老爸老妈偶尔用他们的机动车和三轮车帮我拉点大件的货,还包揽了洗衣、做饭、拖地等家务活”。

  提起第一笔订单时,吴淑碧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真是太紧张了,当时唯一的想法是怎么会有人来我店里买东西,当确认付款的窗口弹出时,我才真正相信了。这笔订单赚了200多元,我却打了十几个物流电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觉得自己当时好可爱。”

  说着说着,她“啊”了一声,然后大笑起来。“货我发出去两天了,也不知道要点发货,后来客人找我说货都收到了,怎么还没点发货呢,那时我很尴尬因为不知怎么操作,后来在她的指点下发了货,她也给我写了一段好评。我很感谢她,江苏的一个幼儿园老师,她的到来让我开始有了信心。”

  淘宝生意渐渐壮大,吴淑碧开始有点分身不暇。于是,她将自己白天的时间也奉献给了淘宝,让需要理发的客人晚上再过来,但在这样的安排下,她还是分身乏术。去年10月份的一天,吴淑碧正给一位老客人染头发,楼上电脑发出的一声“叮咚”响,直接把她的心思勾走了。她以最快的速度为客人染好色,然后跑上楼谈生意。“这笔生意谈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客人在楼下扯着嗓子喊‘快下来,头发要被染烂了’时,我才跑下楼。”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去年年底,吴淑碧撤掉了理发店的招牌,将理发的用具卖掉或者搬到后面的房间,新买了一张办公桌、一辆电动车,开始了她全职淘宝店主的生活。每天上午9点多起床,简单吃点早饭后整理一下前一天晚上的订单,然后去邻近的梅岙教玩具市场拿货,回来后一边打包一边接单,午饭后继续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甚至次日凌晨1点。吴淑碧说,开家淘宝店看似风光,但风光背后更有忙碌的"辛苦,这种辛苦也只有开过淘宝店的人才能理解。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扩展9)

——身边的创业小故事

身边的创业小故事1

  200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我正式下岗了,我曾经工作8年的那家氮肥厂彻底破产。300多号无辜的员工被屏弃在年关来临的时候。怀揣着单位一万多元的补偿金,面对家里还不满四岁的宝宝,面对沉没寡言的丈夫,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19岁从技校毕业,再到单位上班,然后是结婚生子,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虽然生活谈不上富裕,但白天上班,晚上相夫教子的日子仍然过的有滋有味。虽然日子过得*淡,但时时充满着幸福,对一个女人来说我觉得这比拥金百万可幸福多了。

  然而这种*静的日子终于被打破,我惶恐,我迷茫。孩子看到我一天愁眉苦脸也好象显得特别的懂事,我知道他其实是害怕,因为他被我的表情所吓住了。我知道他很无辜很可爱,但面对生活的重担落在丈夫一个人头上我怎么也对他笑不出来。因为丈夫每月那900多元的工资是无法来撑起这个家庭的。

  在迷茫和惶恐中春节来了,2004年的春节我觉得特别的漫长,好不容易熬到了正月十二丈夫才去上班。看着他出门上班去的背影我哭了,我是被感动的,虽然他知道凭他一个人的收入完全无法来撑起这个家庭,但是我下岗在家的这两个多月他一直没有一声怨言,反而安慰我面包始终是会有的。一个女人一生中能摊上这样一个男人,我满足了!

  无聊的日子里我更多的时间是上QQ找朋友聊天来虚度时光。3月份的一天我正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要求加我,我拒绝了,因为我根本没心情和陌生人聊天。想不到这家伙在被拒绝后给发来这么一段信息:“你拒绝我就等于是在拒绝金钱,如果你还对钱感兴趣的话建议去:看看。”无聊的骗子,我心里骂道,但是急需渴望金钱的我还是忍不住诱惑去点击了那个网站,我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骗人的。想不到进去后发现是一个食品公司提供的一个品牌加盟网站,当我看完网站内容后好象略有所思。因为他们提供的一些小本投资方案我感觉的确有可能赚钱。因为在家务闲的这几个月想得最多的是自己开个小店来维持生计,但选来选去都没选好项目。

  晚上丈夫回家后我把这个网站给他看了,没想到他的感觉和我差不多。他说休闲食品的经营思路是不错的,关键看他们怎么收费,希望不是骗人的,还鼓励我第二天跟他们联系一下。第二天我用QQ联系了厂家,他们说不收任何加盟费,每个店只收取2000元培训费,然后投资者只需要购买所需设备和原材料就可以了。和他们聊完后心中塌实了不少,在接下来的几天又针对一些问题和他们作了沟通,然后和老公基本就开加盟店的这件事情给落实了下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有事情可做了,那就是到处联系开店的位置。人有的时候就这么怪,有事情可做的时候无论白天累死累活都觉得充实。通过二十多天的努力终于在洋洋购物中心找到了一个15*方的位置。位置虽然很好,租金可也不便宜,一个月要6000块,但是和老公犹豫一宿后还是狠心给定了下来,那时心里候真的是七上八下。

推荐访问:英语 创业 传奇 英语行业创业传奇故事 英语行业的创业传奇故事1 创业经历英语 英语专业创业成功案例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