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2022年度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完整版】

2022年度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6-16 16:06: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完整版】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5篇

第一篇: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
作者:肖勇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7期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农村振兴的战略发展问题与发展方向,所以我国目前正处于农村振兴的新时期,要积极推动振兴乡村发展的战略,解决我国的乡村三农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的教育层面来说,乡村振兴可以满足乡村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需要,从而提升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保障农村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充分利用。而振兴乡村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力量的问题,只有保障人才储备充足,才可以在乡村振兴之中得到关键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与乡村教育运行问题,并且从现实角度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关系问题,并且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状况,提出了一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的战略发展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人才储备;战略方向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渐提升,农村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特别是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为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而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这两者的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可以推动乡村的振兴,这一观点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农村的教育问题确实一直是我国基础性教育的短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乡村振兴也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的。

        一、乡村教育与中华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中,乡村教育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推动乡村振兴也就是推动人才的振兴,振兴的基础就是发展农村教育问题。在我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教育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我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一)乡村教育是我国文明的主流形式

        在人类出现之后,就有了人们的教育形式,而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以农村教育为主,并且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础。因为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为主,传统文化也是来自于农村,乡村是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勤俭持家、仁义礼智信、尊师重教等都是来自于乡村教育,并且与此同时乡村教育也可以在动荡的年代中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缓冲的作用,沉淀我们的文化。

第二篇: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乡村振兴的战略内涵与政策建议
作者:郭晓鸣 张克俊 虞洪 高杰 苏艺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8年第02期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演变的必然规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推进“四化”同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重要任务。

        深刻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战略之一。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实施“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要求,是工农和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要求,是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结晶。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大的长远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到2020年的几年时间段内就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现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乡村振兴,第二个阶段是2035年到2050年完全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乡村振兴比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宽裕宽到生活富裕、从村容整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要求和层次均更高。乡村振兴就是要兴产业、兴环境、兴文化、兴社区,实现农村产业的大升级、生态环境的大保护、农耕文明的大发扬、农村社会的大进步,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第三篇: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乡村振兴与乡村艺术

李祥林

【摘 要】当今中国,“乡村振兴”见于媒体的频率越来越高,“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世人言说多年的话题。立足本土,观照国情,结合历史与现实、文献与田野,从人类学视角切入透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及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价值和意义,检讨当下实际并反思相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家

【年(卷),期】2018(000)008

【总页数】5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艺术;
当今中国;
旅游

【乡村振兴与旅游】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02)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是目前国家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大报告对“三农”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的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定位。可见,“三农”依然是被作为国之根本来看待的。目前,中国提出“乡村振兴”,强调“三农”问题,把目光聚焦在“乡村”并由此思考中国社会发展,表明的是对国情的尊重,对过去历史和当下现实的正视。

自古以来,华夏号称“以农立国”。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是“耕读传家”,耕者,耕种土地、生产粮食也,涉及物质生活保障;
读者,读书学文、修养身心也,涉及精神生活追求;
有耕有读,有物质生活保障也有精神生活追求,既形而下又形而上,两个文明一手抓,这就是农耕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生。其实,这种观念不仅仅属于精英上层,也垂直地浸透在乡村民间,至今犹然。2014年秋笔者去甘肃秦安就女娲神话及信仰做调查,在女娲庙旁的陇城村里就看见,好些人家大门上方有大字楷书“耕读第”,以耕读传家为荣耀。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对中国文学艺术有深刻影响的农耕文明,早熟而发达,其形成在本土的历史地理环境中。追溯历史,中国文化所依赖的两大基石之一就经济基础言便是农耕。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所开创的夏族即因农耕而发达,所谓“禹、稷躬耕而有天下”(《论语·宪问》)。华夏先民自新石器时代起便选择了农业作为生存繁衍的主要依托,看看中国“两河流域”(黄河、长江)的诸多考古遗址便不难明白这点。别的不说,悠久的农业文明在汉字上便有投影,透露出国人根性的文化审美意识。不妨例说跟艺术和审美相关的几个字:先看和谐、调和之“和”,其作为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不是相同事物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事物的相互协调,所谓“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学界认为“‘和’基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古老观念,是上古初民通过长期的农耕文明对天人关系的总结”[1],由此来看“和”(龢)在字形构造上选择禾苗之“禾”为声旁,并非偶然;
再看协作、协同之“协”,其繁体为“協”,由三“力”字组成,这“力”在甲骨文中本是耕田的犁具之形,三“力”合作,表达出“同心协力”、“协调和谐”;
还有“穆”字,本义指成熟的庄稼(禾谷),如《说文》释义:“穆,禾也。”庄稼成熟,五谷丰登,是值得庆贺的大好事,所以“穆”被作为审美范畴引申为“美好”义,例如“穆如清风”就是说像清风般和畅美好。即使是艺术、工艺之“艺”,表面看来,艺术在世人心目中代表着高雅,体现着品位,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农村、农业似乎沾不上边,然而,文字学提醒我们,这“艺”(藝)在汉语中本义是指“种植”,其由来及含义跟农业文明大有关系。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诗》有“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菽指豆类,稷指谷类,时指节气,“艺”用本义,诗句是说顺天应时,豆类、谷类按节气种植。若论多民族中国的农业文明,大而言之,包括中原定居农耕和西南山地游耕两大类型;
小而言之,在我国的嘉绒藏区、彝族山乡、羌族寨子、侗族村屯以及哈尼族、土家族、朝鲜族、苗族、壮族、黎族等不少民族地区,其农耕文明都是中原汉族居住区之外不可忽视的。今天我们谈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艺术”,对此国情当有知晓。

第四篇: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国家乡村振兴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做出分析与预测
三农迎利好!发改委:科学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12月22日至23日,全国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2018年发展改革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包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科学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近日召开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生活富裕就是乡村振兴得一个重要标志,下一步,农民增收要更多地依靠农业、农村、农村产业,建立增收得长效机制。
十九大报告里得“三农”事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

巩固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得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与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得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得“三农”工作队伍。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
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得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

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得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坚持房子就是用来住得、不就是用来炒得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得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得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5、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九大报告:
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就是我们党得庄严承诺。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得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得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第五篇: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浅谈新形势下乡村干部如何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目前,伴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及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体制改革的深入,整个农村都或大或小地发生着震荡。面临新形势,许多干部面临着“思想工作不管用,粗暴执政不敢用,依法行政不会用”的困惑,部分工作不知怎么着手,一部分为农村作过贡献的乡村干部因不适应农村工作变化而被无情地淘汰,乡村干部在徘徊、在探索。在信访问题的强大压力下,在大量干部被淘汰的现实下,乡镇领导的工作方式、干部的工作方法也在悄悄地转移。

干部不是家长,而是群众的公仆 这是乡村干部的身份问题,是做好农村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关键性的思想问题。许多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或代表选举的,是上级任命的,就得行使自己的权利,决定了的事群众就得执行,若个别群众不服,就不能容忍。于是,产生矛盾,进而矛盾由小变大直至激化。群众对干部的不满,终从告状上访中爆发。

随着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群众的民主意识迅速增强,已经与传统的家长制作风、简单粗暴的行政行为格格不入。据竹溪县委组织部调查发现,我县原来树立的部分典型,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而这些“老先进”、“老红旗”有一半已被迫下台。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观念的转变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陈旧的家长制作风被民主化进程远远地抛在后面。尤其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村干部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决策者、指挥者变成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执行者,心理上难免失去平衡。可以想象,这些曾经是优秀干部的同志能及时调整心态,重新定位,注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肯定会顺利转轨,出现另一番状况。

新形势下,群众需要的已不再是“家长制”干部,而是“公仆型”干部。这种观念,已被当成沉痛的教训,为现任干部所吸取。常听乡村干部说,现在要“夹着尾巴做干部”,虽然不雅,或不准确,但却已是一种思想上的转变。

高举的权杖变成适时扶持的拐杖 这是乡村干部的工作职责问题。当群众需要浇地施肥时,你不能只广播、只强调,而应去想如何组织电的问题、水的问题和肥源问题;
当群众需要改变种植结构时,你不能要求他们必须种哪种经济作物或蔬菜,而应去想怎样搞信息、搞服务。

呛过水的群众比干部要聪明。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他们作为直接实施者,比干部谨慎得多;
他们作为市场的主体,比干部摸索得更积极。那么,我们干部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和引导他们。他们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服务。

前几年,我县各乡镇都在办企业、上项目、跑银行贷款,搞“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搞群众集资,虽说也搞成了一些企业,但大多数还是连本带利赔个精光。许多乡镇、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群众的集资款打了水漂。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群众为这类问题到县上上访,一时成为乡村工作的热点。群众不愿意干的事,干部又何必强迫他们呢?近年来,镇村企业纷纷改制,以求死里逃生,但仍感觉积重难返,步履维艰。与此同时,我县几个大的企业又在扩大规模,上环保设备,上新技术设备,与此不同的是,这些企业没有干部的强迫命令,而是企业主(群众)根据市场形势进行的自觉选择。

想想原来的作法,真是干部掏出好心却得罪人,做了不少工作,却被群众上访告状。实践已经证明,乡村干部权杖的魔法已逐渐失去了效力,取而代之的,是职能的逐步转变,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引导和服务。

法律是解决问题的准绳 这是乡村干部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群众上访的大多数问题,都应由法律规范来解决,但乡村干部为什么不用法律这个武器呢?这仍是群众观念问题。政策的民主化使群众认为有意见就能提,观念的陈旧化使群众认为有意见就得乡村干部解决,解决不了就上访。

基层政府不是“救世主”。许多问题不是干部说了算,而是法律“说”了算。比如发生在我县的一起案例,农民王某,从自己家出来必须经过李某庭院,两家由于出现矛盾,李某在本院挖一大沟不让王某通过,为此,王某便多次上访,李某却寸步不让。乡村干部及时引导王某到法院起诉,法院当即受理并依法判决,限李某三日内将自家院子里的大沟平掉,不准影响王某通行。像此类上访事件,处理不好甚至会引起争吵直至于械斗,或者会引起严重的越级上访事件。司法判决比行政调解和民事调解要有力得多。

在信访工作当中,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大大增强。有的群众对宅基地问题上访,他们对《土地法》比干部
学得还细;
有的群众想当村干部,他们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比干部学得还要透。同时,在群众上访过程中,乡村干部逐渐明白了,哪些自己能管,哪些自己管不了;
哪些属行政范畴,哪些属司法范畴。以往的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等,群众找干部,现在找法院;
以往的计划生育等任务,干部强制性地去做工作,现在可以通过法院来执行。依法处理问题,已逐渐为乡村干部及群众所接受,行政干预也逐渐被法院裁决所代替。

一票否决是一把悬在干部头上的利剑 信访无小事,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中,稳定工作尤其重要。乡村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处在信访工作的第一线,工作更是繁杂。现在许多地方实行信访问题一票否决制,无疑促进了工作,但同时,也使基层单位特别使乡村干部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个别工作也显得被动。

“合情合理合法”是处理信访问题的最佳效果。但情理往往是传统的观念,法律则是新时期的准绳,两者常常不能兼顾。在上访群众当中,有些思想比较陈旧,性格比较固执,认为干部处理问题“不公”。乡村干部引导他们通过法律来解决,但法院判决了仍不能阻止他们上访。如有这样一个案例:农民刘某,由于新老宅地基的高低问题而上诉到法院,市中级法院已终审判决其败诉,但他仍不服。他认为虽然合法,但不合情理,只要乡村干部不解决,就要继续上访。这些涉法案件引起的重复上访使乡村干部难以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但又不能不去做工作。

混杂着非份思想的上访,加大了信访工作的难度。在上访群众当中,有些人提的是堂而皇之的理由,实质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经济利益或政治目的,把一些个人利益、家族利益混杂其中,达不到目的便上访,利用信访一票否决制度来要挟和威胁基层。对于这些人,乡村干部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手段;
对于他们的要求,基层既不能采取妥协的办法,以牺牲集体利益和干部利益来保稳定,又不能采取强硬的办法来激化矛盾,造成严重的上访事件,致使工作比较被动。

信访工作是知民情、达民意、解民忧的重要途径。在处理信访问题的实践中,加快了乡村职能的转变过程,增强了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公仆观念,提高了乡村干部的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新问题出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必定会促进乡村政权及干部的工作不断向政治体制改革轨道上迈进。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形势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 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论文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