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查报告 > 2022缺氧实验报告(全文)

2022缺氧实验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06 14:24: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缺氧实验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缺氧实验报告(全文)

缺氧实验报告5篇

【篇1】缺氧实验报告

\篇二:缺氧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方法,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的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的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方法:通过复制缺氧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呼吸、黏膜和血液色泽的变化。通过测定耗氧量和小鼠的存活时间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动物耐受缺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和总耗氧率有显著性差异;
复制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缺氧类型小鼠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呼吸频率和存活时间的变化。结论:给小鼠注射氯丙嗪、冰浴降温可显著降低总耗氧率,延长其存活时间(p<0.01)。co中毒、亚硝酸盐可显著缩短小鼠存活时间,降低呼吸频率。美兰可以缓解亚硝酸盐对小鼠的作用,已定程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延缓呼吸频率的下降。

【关键词】缺氧 氯丙嗪 总耗氧率 co 亚硝酸盐 美兰 存活时间

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根据缺氧的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缺氧,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小白鼠(雌性)。

1.2 药品:氯丙嗪(chlorpromazine) 、钠石灰(soda lime),亚硝酸钠( sodium nitrite ) 、亚甲基蓝(美蓝)(methylene blue,mb)、 0.9%nacl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co(carbon monoxide)。

1.3 器材:100、500ml广口瓶和测耗氧装置。

1.4 方法

1.4.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准确称取体重,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氯丙嗪组。氯丙嗪组按0.1ml/10g体重腹腔注射0.25%氯丙嗪,随即安放在冰浴的纱布上

10~15min,使呼吸频率降至70~80次/min;
生理盐水组按0.1ml/10g体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室温放置10-15min,作为对照。之后将2只小鼠分别放入100ml的广口瓶内,连接好测耗氧装置。如右图。

1.4.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乏氧性缺氧组小鼠放入含有5g钠石灰的100ml密闭瓶中;
一氧化碳中毒组小鼠放入500ml密闭瓶,注入10ml co气体。

另取2只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亚硝酸纳组小鼠腹腔注射50g/l亚硝酸纳0.2ml,并随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
亚硝酸纳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50g/l亚硝酸纳0.2ml后即刻腹腔注射10g/l亚甲基蓝0.2ml 。

2.观察项目

2.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记录下小鼠的体重w(g)。从密闭测耗氧装置开始记时到小鼠死亡,分别观察氯丙嗪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的存活时间t(min)、总耗氧量a(ml)。按以下公式计算出总耗氧率r[ml/(g·min)]:

r[ml/(g·min)]= a(ml)÷w(g)÷t(min)

2.2 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乏氧性缺氧组和一氧化碳中毒组: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次/min)。待塞紧瓶塞开始记时后,每隔5min测一次呼吸频率(次/min),并观察两鼠的行为以及耳、尾、口唇等的颜色变化,直至小鼠死亡。记录死亡时间。

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处理前分别测出两鼠的正常呼吸频率(次/min)。待注射药品后,每隔5min测一次呼吸频率(次/min),并观察两鼠的行为以及耳、尾、口唇等的颜色变化,直至小鼠死亡。记录死亡时间。

将4只鼠分别解剖取出小块肝脏组织置于滤纸上观察颜色的不同。

3.实验结果

3.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 氯丙嗪组小鼠体重与生理盐水组小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
氯丙嗪组小鼠的耗氧量为12.7±5.02 ml,生理盐水组小鼠的耗氧量为16.0±3.01 ml,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氯丙嗪组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为44.7±17.21 min,生理盐水组小鼠耐缺氧时间为21.0±3.61,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01);
氯丙嗪组小鼠的耗氧率为0.013±0.005 (ml/g/min),生理盐水组小鼠的耗氧率0.03±0.002 (ml/g/min),两者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氯丙嗪、冰浴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实验结果统计表

小鼠体重(g)

样本 1 2 3 4 5 6 7 8 9

对照 23 19

实验 22 25 22 25 24 22 23 22 22 23.0±1.32&

总耗氧量(ml) 对照 19.5 14.0

16.0 14.0 17.4 17.0 11.5 21.0 13.5 16.0± 3.01

实验

存活时间(min) 总耗氧率((ml/g/min) 对照

实验 47

52 35 23 24 59 31 60 71 44.7±17.21*

对照 0.034 0.035

0.033 0.035 0.033 0.034 0.031 0.037 0.029 0.03± 0.002

实验 0.01 0.011 0.013 0.014 0.016 0.015 0.024 0.005 0.012 0.013±0.005#

10.5 25 14.3 21 10.0 8.0 9.5 19.9 17.0 6.0 19.0 12.7±5.02$

22 16 21 22 15 26 21 21.0± 3.61

22 25 25 23 25 22 22 22.9±

x?s

1.96

注:*p<0.01 vs对照组 ;
p<0.01 vs对照组;
&p>0.05 vs对照组,$p>0.05 vs 对照组 3.2不同原因造成的缺氧 由表2可知,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最短,其次为co中毒组。存活时间最长的是亚硝酸钠+美兰组,可见美兰具有抗亚硝酸钠中毒的作用。

表2. 乏氧、co中毒、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呼吸频率(次/10秒)

缺氧类型 乏氧 co中毒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

美兰

0min 29.7±4.90 29.7±5.90 29.7±3.54 29.7± 5.68

5min 31.2±6.96 24.7±8.72 26.1±7.13 25.9± 4.99

10min 30.4±7.52 26.8±9.31 28.7± 8.38

15min 25.0±8.97

28.5± 6.02

20min 30.1±6.83

25min 29.5±6.07

30min 28.9±6.24

3.3亚硝酸钠中毒与亚硝酸钠+美兰的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美兰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见表3。

表3. 亚硝酸盐中毒及其美兰的治疗效果

缺氧类型

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 亚硝酸盐中毒性+美兰 存活时间 9.56±1.59 48.67±14.23*

注:p<0.01

3.4 分别观察乏氧性缺氧组、一氧化碳中毒组、亚硝酸纳组和亚硝酸纳治疗组的小鼠肝脏组织颜色,如表3。

表4. 乏氧、co中毒、亚硝酸钠中毒的小鼠存活时间和肝血、耳尾唇颜色比较 类别 乏氧

体重(g) 19

存活时间(min)

18

肝血颜色 暗红色

耳尾唇颜色 青紫色(紫绀)

co nano2 nano2+mb

22 18 18.5

7 12 30

樱桃红色 深咖啡色 浅咖啡色

樱桃红色 青石板色 青石板色,稍浅

4. 讨论

4.1 实验结果显示氯丙嗪组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生理盐水组,耗氧率也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氯丙嗪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和α肾上腺素受体和m胆碱受体,具有神经安定作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小鼠注射氯丙嗪后,置于低温使其进入假冬眠状态。小鼠外界活动停止,新陈代谢率降至最低,因此能量利用减少,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减少,即耗氧率减小。在氧总量相等的情况下,存活时间就比生理盐水组长。

4.2 乏氧性缺氧,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含量减少,组织供养不足。正常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氧离血红蛋白浓度约为26g/l。乏氧性缺氧时,动静脉血中的氧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当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离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0 g/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

co与hb的亲和力比o2大210倍,hb与co结合形成碳氢hb,从而失去运氧功能。co同时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妨碍hbo2中的氧解离,从而造成组织严重缺氧。此时外呼吸功能正常,故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但hb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氧容量降低。组织中hbco增多,故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亚硝酸盐可使hb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hb(hbfe3+oh),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氧能力,加上hb四个二价铁中有一部分氧化为三价铁后使剩余的fe2+与氧亲和力增高,导致氧离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高铁hb呈咖啡色或青石板色,因而使皮肤和粘膜呈现相同颜色[2]。低浓度美兰为还原剂,抑制了氧化剂(亚硝酸钠)的中毒反应,中毒后即刻肌注可有效使小鼠存活时间延长2倍以上。本实验结果也显示,亚硝酸钠+美兰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表3),说明美兰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4.3 钠石灰的作用:钠石灰在两个实验中的用途也有很大区别:实验一中缺氧瓶内钠石灰吸收小鼠呼吸产生的co2造成负压,利于正确地测出耗氧量;
实验二中加入钠石灰是为了排除高碳酸血症对缺氧实验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陆源,夏强.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40.

2. 陈季强.基础医学各论(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92,495-496.篇三: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高伟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10级 临床专业临滨1班4组 20102090114)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

根据大纲要求:

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熟悉并理解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熟悉反映血氧情况的一些指标(氧分压、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掌握各型缺氧发生的原因及主要发病机制,掌握各型缺氧的特征(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皮肤黏膜颜色变化)。

二、实验原理:

当组织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不同类型的缺氧,其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反应和症状也不同。根据缺氧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四种类型。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很多,如年龄、机体的代谢、功能状况以及锻炼适应等。本实验才缺氧的不同环节入手观察呼吸变化及皮肤黏膜的颜色改变。实验通过动物的不同代谢状况、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动物所处环境温度,观察动物的缺氧耐受性。

三、实验对象:小鼠

四、实验材料:电子秤、注射器、钠石灰、广口瓶、测耗氧量装置、剪刀、镊子、滤纸;
生理盐水、美兰亚硝酸钠、氯丙嗪、冰块、量筒等

五、实验方法:

1、 取2只小鼠,注射及处理:

1号:亚硝酸钠及美兰0.2ml ,左下腹注射

2号:亚硝酸钠及生理盐水各0.2ml ,左下腹注射

注射完,观察,2号小鼠立即死亡,1号小鼠仍存活;
然后处死解剖,剪下一片肝脏组

织放于滤纸上,观察肝的颜色。

2、 取2只小鼠称重,编号3、4

注射及处理:

3号:氯丙嗪 0.2ml,左下腹注射

4号:生理盐水 0.2ml 左下腹注射

将3、4号小鼠分别分别放入钠石灰的广口瓶,塞上塞子,记录下量筒的液面,连通耗氧装置,开始计时,直至小鼠死亡,记录下时间和量筒下降的液面刻度

计算两只小鼠的耗氧量

小鼠耗氧率r(ml/min/g) =a/(w*t.)

六、实验结果:

1、几种类型的缺氧

序号

1 注射及处理 nano2+美兰

0.2ml

2 nano2+生理盐

水0.2ml

2、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耐受性

序体重注射及处理 存活时

氯丙嗪0.2ml

(冰浴)

4 20.6 生理盐水(常

温) 27分 18 0.032 27分 总耗氧量(ml) 8 耗氧率(ml/min/g) 0.016 血液性缺氧 青石板色 缺氧类型 血液性缺氧 肝脏颜色 暗红色 号 (g) 3 18.8

七、实验分析:

1、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的质或量的改变引起的缺氧。

亚硝酸盐可使血红素中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美兰为还原剂,可抑制氧化剂的中毒反应。因此1号小鼠存活,2号小鼠死亡。

2、不同条件下小鼠缺氧耐受性

氯丙嗪是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具有镇静、抗精神病、镇吐、降低体温及基础代谢、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及m-胆碱能受体阻断、抗组织胺、影响内分泌等作用,再加上冰浴,制造低温环境,使得3号小鼠的基础代谢率将为最低,可延长其死亡时间。

八、实验结论:

1、缺氧是这2小鼠死亡的共同原因,不同的药物是小鼠死亡的条件,氯丙嗪加上低温可延长小鼠的死亡时间。

2、高铁蛋白血症(亚硝酸盐中毒)属于血液性缺氧,原因:二价铁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肝脏呈青石板色。篇四:抗缺氧实验

《中药药理学》

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中药学、五年制中医学类本科学生使用)

ⅰ 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中药学、五年制中医学类本科学生使用。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药药理学基础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中药药理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合理地使用仪器,为学习中医学基础课、中药学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对中药药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边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学时。

四 使用教材:《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由中药药剂教研室自编。

ⅱ 正文

实验一 柴胡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

一 教学目的

观察柴胡对发热家兔及正常兔体温的影响,了解柴胡解热作用的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发热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四)掌握肛温计测定家兔体温的方法。

(五)掌握动物模型分组方法。

(六)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七)了解实验数据座标图示法。

三 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体温值。

(三)分组。

(四)家兔发热模型的制作。

(五)给药。

(六)测量不同时段的体温值。

(七)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八)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二 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炭末法)

一 教学目的

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以及大黄、芒硝配伍的药理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泻下药推进小肠运动的实验方法。

(二) 熟悉炭末法。

(三)掌握炭末推进率测量与计算方法。

(四)了解小白鼠幽门与回盲部解剖部位。

三 教学内容

(一) 动物选择原则。

(二) 称重,标记。

(三)分组。

(四)灌胃给药。

(五)处死动物,解剖。

(六)测量尺寸。

(七)计算,实验数据处理。

(八)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三 延胡索及金铃子散镇痛作用

一 教学目的

了解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筛选镇痛药的实验方法;观察延胡索及金铃子散的镇痛作用。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热板法与扭体法。

(二)掌握痛阈值的测定方法。

(三)掌握合格小鼠筛选方法。

(四)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五)了解实验数据座标图示法。

(六)掌握判定扭体反应的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正常痛阈值。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

(五)测量不同时段的痛阈值。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图示法。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四 人参抗应激作用

一 教学目的

学习小白鼠游泳和耐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参抗应激作用。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小白鼠游泳实验方法。

(二)掌握小白鼠耐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

(三)熟悉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

三 教学内容

(一)动物选择原则。

(二)测量水温。

(三)筛选,分组。

(四)给药,记时。

(五)测量小鼠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

(六)实验数据的处理。

(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ⅲ 教学组织与考核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中药药剂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 教学方法:

(一)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二)教学点:在中药药剂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中药药剂教研室委派。

(三)辅导形式: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等结合。

四 考核办法:每次实验后批改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报告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
实验要点考核占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10%左右。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容 教学时数 实验类型

实验一 柴胡对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 3 验证型 实验二 大黄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3 验证型 实验三 元胡及金铃子散对小白鼠的镇痛作用 3 验证型 实验四 人参抗应激作用 3 验证型

合计 12篇五:小白鼠的缺氧实验

缺氧对小白鼠体征的影响

(潍坊医学院 2009级临床26班 山东潍坊261053)

[摘要]目的:观察缺氧对小白鼠体征的影响。

方法:取五只小白鼠,通过制作小白鼠的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三种模型并与正常状态的小白鼠作对比,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及皮肤、黏膜、肝脏的变化。

结果:小白鼠的乏氧性缺氧模型肝脏为青紫色,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模型为樱桃红色,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模型肝脏青石板颜色,正常小白鼠肝脏为红色。

结论:不同的缺氧因素对小白鼠肝脏颜色有不同影响。

[关键词]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青石板颜色

前言

缺氧是由于机体供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引起的机体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病理过程[1]。理论上由于不同机制的缺氧通过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改变了血红蛋白的颜色从而我们可以复制相应模型以观察其血液的变化。至于类似的实验,前人已经将其机制研究清楚了,做本次实验只是加以验证,观察是否与理论相符合,有时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但主要是为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基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器材:小白鼠缺氧瓶、co发生装置、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

药品: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亚硝酸钠、1%亚硝酸钠、1%美兰、 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

2 缺氧模型的制备

2.1乏氧性缺氧模型的制备

(1) 取钠石灰约5g及小白鼠一只放入缺氧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次/10s),深度,皮肤和口唇粘膜颜色,然后紧塞瓶塞,记录时间,以后每3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1次(如有其他变化则随时记录)直到动物死亡为止。

(2) 动物尸体留待2.2、2.3、2.4实验做完后,再依次打开其腹腔,比较血液或肝脏颜色。

2.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模型的制备

(1) 装好co发生装置。

(2) 将小白鼠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然后与co发生装置连接。

(3) 取甲酸3ml放入试管中,加入浓硫酸2ml,塞紧。(可用酒精灯加热,加速co产生,但不可过热以至液体沸腾,因co产生过多过快动物迅速死亡,血液颜色改变不明显。)

(4)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

2.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模型的制备

(1) 取体重相近的两只小鼠,观察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3ml,其中一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再向腹腔注入1%美兰溶液0.3ml,另一只再注入生理盐水0.3ml。

(2)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2.1,比较两鼠表现及死亡时间有无差异。

2.4解剖正常小白鼠

取一只未做处理正常的小鼠,观察体表特征,后处死,观察其肝脏颜色。

实验结果

类型 呼吸频率、幅度 肝脏颜色

皮肤粘膜颜色

先加深加快

低张性缺氧

后变浅变慢 暗红色 青紫色

一氧化碳中毒 无改变 樱桃红色

樱桃红色

亚硝酸钠中毒 无改变 青石板颜色 青石板颜色

正常小白鼠 无改变 红色

红色

讨论

1.乏氧性缺氧:轻度缺氧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先加深加快,重度缺氧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浅变慢,皮肤黏膜呈暗红色则是由于hb结合的氧气过少引起,钠石灰用于吸于甁中co2以排除co2的干扰,po2降低里,也因肺通气量的增加,呼出较多的co2,使体内pco2和h+浓度降低,从而减弱低氧的刺激作用[2]。

2.co中毒:呼吸无改变,主要与pao2正常有关,皮肤黏膜、肝脏呈樱桃红色。是由于cohb引起,co中毒性缺氧属等张性缺氧,呼吸系统的代偿不明显,故观察到小白鼠的呼吸逐渐减弱直至停止死亡因此加热时不能过猛,以免co产

生过多、过快,使小白鼠迅速死亡,来不及观察。

3.亚硝酸钠中毒:呼吸无改变,主要与pao2正常有关,皮肤黏膜、肝脏呈青石板颜色,是由于高铁hb引起,美兰是一种还原剂,可将fe3+还原为fe2+,具有解毒作用,可使亚硝酸钠中毒的小白鼠解救且皮肤黏膜颜色逐渐接近正常。

【篇2】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实验目的:

1.了解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特点。

2.学会用自组电桥和箱式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3.测出若干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实验仪器

电阻箱的型号、规格及各档的等级

实验原理:

1.桥式电路的基本结构。

电桥的构成包括四个桥臂(比例臂R2和R3,比较臂R4,待测臂Rx),“桥”——平衡指示器(检流计)G和工作电源E。在自组电桥线路中还联接有电桥灵敏度调节器RG(滑线变阻器)。

2.电桥平衡的条件。

惠斯通电桥(如图1所示)由四个“桥臂”电阻(R2、R3、R4、和Rx)、一个“桥”(b、d间所接的灵敏电流计)和一个电源E组成。b、d间接有灵敏电流计G。当b、d两点电位相等时,灵敏电流计G中无电流流过,指针不偏转,此时电桥平衡。所以,电桥平衡的条件是:b、d两点电位相等。此时有

Uab=Uad,Ubc=Udc,

由于平衡时,所以b、d间相当于断路,故有

I4=I3 Ix=I2

所以

可得 或

一般把称为“倍率”或“比率”,于是

Rx=KR4

要使电桥平衡,一般固定比率K,调节R4使电桥达到平衡。

3.自组电桥不等臂误差的消除。

实验中自组电桥的比例臂(R2和R3)电阻并非标准电阻,存在较大误差。当取K=1时,实际上R2与R3不完全相等,存在较大的不等臂误差,为消除该系统误差,实验可采用交换测量法进行。先按原线路进行测量得到一个R4值,然后将R2与R3的位置互相交换(也可将Rx与R4的位置交换),按同样方法再测一次得到一个R’4值,两次测量,电桥平衡后分别有:

联立两式得:

由上式可知:交换测量后得到的测量值与比例臂阻值无关。

4.电桥灵敏度

电桥灵敏度就是电桥偏离平衡状态时,电桥本身的灵敏感反映程度。在实际测量中,为了便于灵敏度的测量和计算灵敏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多数用电桥的相对灵敏度,用S表示。其定义为

物理意义:桥臂电阻的单位相对变化所引起的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格数。

5.正确使用箱式电桥。

本实验使用的是QJ23a型电桥,仪器自带工作电源和检流计实验时不需外接(电源和检流计)。

测量时先根据待测电阻的粗测值(用万用电表粗测)选取恰当的比例系数(倍率)Kr,选取的原则是在测量时应将测量盘电阻R4的各个刻度盘都用上,保证测量值有足够的有效数字,再将金属柱开关由“外接”位置换接至“内接”位置。

仪器面板上标有B、G字母的按钮,分别表示电源和检流计开关,使用时应断续接通。接通时应先按B钮(先接通电源),再按G钮(后接通检流计);
断开时则应先断G钮(先断开检流计),再断开B钮(后断开电源)。测量完毕后应将短路金属柱重新换接至“外接”位置上。要严格遵守此操作程序,否则,极易损坏检流计。

6.测量中检流计的保护。

检流计作为平衡指示器,其允许通过的电流非常小,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特别强调保护检流计。

用自组电桥测量时,应根据待测电阻Rx值,调R4与Rx近似,调节电桥平衡时,要遵循先粗后细的原则,粗测时,先将RG调至最大,在电桥支路上串入高阻R减小通过检流计的电流;
初步平衡后,再将Rn调至最小,并将R短接进行细测。

用箱式电桥测量时,应根据待测电阻Rx的值,选取适当的倍率Kr,并调Rs与Rx近似,调平衡时,严格执行先接通B(电源),后接通G(检流计);
先断开G,后断B的操作程序,实验完毕后应及时将“内接”短路。

7.自组电桥线路中RG的作用。

滑线变阻器(RG)作为限流器串接于电源回路中,不仅用于调节桥臂电流的大小,而且还对电桥灵敏度起着调节作用。

粗测时,将其阻值调至最大,使桥臂电流减小,降低电桥灵敏度;
细测时,将其阻值调至最小,使桥臂电流增大,提高电桥灵敏度。

实验内容

1、选择被测电阻及测量参数:选择好待测的电阻,根据其阻值范围选择合适的K值,由K值确定R2、R3的阻值,保证R4有4位效数字(如Rx为250Ω,为了保证Rx有4位有效数字,R2为100.0Ω,R3为1000.0,R4约为2500Ω)。

注:选定电阻后,计算电阻额定电压,以便选择电源工作电压值。

2、查电源:打开电源,选好输出端,利用电压微调调节输出电压最小,然后关闭电源。

3、接线:按照实验线路图布置仪器,依照回路接线法接线。再检查各实验参数及连线是否正确。

4、测量:检查完成后,打开电源,调一微小电输出,观察电路反应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如检流计指针通断时不偏转或偏转过大),则再次检查接线及各电阻阻值。正常后,将电压增大至工作电压,进行测量。

5、重复1~4,测量一个电阻共6次,电桥换臂前与换臂后各测量3次。

6、用箱式电桥测量同样八个电阻阻值。

数据记录与计算举例。

1、用自组电桥测电阻及测量其灵敏度

2、箱式电桥

3、数据处理

自组电桥测得电阻的平均值:
=2090.45Ω,

根据公式算出A类不确定度UA(R)=16.44Ω

测得自组电桥的灵敏度的平均值为:
=530.59div

根据公式算出A类不确定度UA(S)=165.84div

一、简单线路故障的原因和排除

实验中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正常情况,对于仪器故障,需由专门人员进行排除;
常见简单线路故障的排除则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用自组电桥测电阻,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故障有:

1.检流计指针不偏转(排除检流计损坏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桥(检流计)支路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电源回路不通,或者是桥支路不通。检查故障的方法是先用万用电表检查电源有无输出,然后接通回路,再检查电源与桥臂的两个联接点之间有无电压,最后分别检查桥支路上的导线、开关是否完好(注意检流计不能直接用万用电表电阻档检查)。如果仍未查出原因,则故障必定是四个桥臂中相邻的两相桥臂同时断开。查出故障后,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如更换导线、开关、电阻等)。

2.检流计指针偏向一边。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三种:

原因之一,比例系数(倍率)Kr取值不当,改变Kr的取值,故障即便消失。

不论Kr和Rs取何值,检流计指针始终偏向一边,则有:

原因之二,四个桥臂中必定有一个桥臂断开;

原因之三,四个桥臂中某两个相对的桥臂同时断开。

对于后两种原因引起的故障,只需用一根完好的导线便可检查确定。检查时,首先将Rn调至最大,减小桥臂电流。然后用一根导线将四个桥臂中任一桥臂短路,若检流计指针反向偏转,则说明被短路的桥臂是断开的,可用此导线替换原导线,检查出导线是否断开及电阻是否损坏;
若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变,则说明,被短路桥臂是完好的;
若检流计指针不再偏转,则说明对面桥臂是断开的,可进一步判明是导线还是电阻故障,接通后,用同样方法再检查开始被短路的桥臂是否完好。最后,将查出的断开桥臂中坏的导线或电阻更换,故障便被排除。

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动手实验,让我有了锻炼的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实验中来。培养了我从事科学实验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很好地锻炼了我解决困难的能力。让我深刻感受到科学是在严谨和求实中得出来的。

【篇3】缺氧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为物体质量,为物体体积。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再将、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测固体(铜环)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则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② 测液体(盐水)的密度

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和,同理可得

③ 测石蜡的密度

石蜡密度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

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

①测液体的密度

--------空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待测细小固体的质量

---------盛满水后比重瓶及水的质量

---------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三、实验用具:TW—05型物理天平、纯水、吸水纸、细绳、塑料杯、比重瓶

待测物体:铜环和盐水、石蜡

●四、实验步骤:

调整天平 ⑴调水平 旋转底脚螺丝,使水平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⑵调空载平衡 空载时,调节横梁两端的调节螺母,启动制动旋钮,使天平横梁抬起后,天平指针指中间或摆动格数相等。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环和盐水的密度 ⑴先把物体用细线挂在天平左边的秤钩上,用天平称出铜环在空气中质量。

⑵然后在左边的托盘上放上盛有纯水的塑料杯。将铜环放入纯水中,称得铜环在水中的质量。

⑶将塑料杯中的水倒掉,换上盐水重复上一步,称出铜环在盐水中的质量。

⑷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

测石蜡的密度测量石蜡单独在空气中的质量,石蜡和铜环全部浸入水中对应的质量,石蜡吊入空中,铜环浸入水中时的质量。代入公式计算。

4、用比重瓶法测定盐水和不溶于液体的细小铅条的密度

⑴测空比重瓶的质量。

⑵测盛满与待测盐水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

⑶测盛满盐水时比重瓶的质量。

⑷测待测细小铅条的质量。

⑸测比重瓶、水及待测固体的总质量。

5、记录水温、湿度及大气压强。

●五、数据及数据处理:

(一)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铜环、盐水和石蜡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136.32 120.55 119.76 49.24 118.74 170.25

铜块密度

盐水密度

石蜡密度  (二)用比重瓶法测密度

测定盐水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湿度

大气压强

26.55 74.57 76.27 0.05

待测盐水的密度  测定细小铅条的密度 水温水的密度  湿度

大气压强

32.36 74.57 104.20 0.05

待测铅条的密度  六、总结:

通过实验掌握了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

掌握了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掌握了采用比重瓶测密度的方法。但让液流沿着瓶壁慢慢地流进瓶中,避免在瓶壁产生气泡较难。

通过处理数据,进一步熟悉了有效数字、不确定度等基本物理概念,并掌握了其计算方法。

【篇4】缺氧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换热器的结结构及用途。

2、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3、了解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4、测定所给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5、学习应用传热学的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强化传热过程,并实验之。

二、实验原理

根据传热方程Q=KA△tm,只要测得传热速率Q,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传热面积A,即可算出传热系数K。在该实验中,利用加热空气和自来水通过列管式换热器来测定K,只要测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自来水进出口温度以及水和空气的流量即可。

在工作过程中,如不考虑热量损失,则加热空气释放出的热量Q1与自来水得到的热量Q2应相等,但实际上因热损失的存在,此两热量不等,实验中以Q2为准。

三、实验流程和设备

实验装置由列管换热器、风机、空气电加热器、管路、转子流量计、温度计等组成。空气走管程,水走壳程。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由管径、管数和管长进行计算。

实验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

1、熟悉设备流程,掌握各阀门、转子流量计和温度计的作用。

2、实验开始时,先开水路,再开气路,最后再开加热器。

3、控制所需的气体和水的流量。

4、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记录空气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记录设备的有关参数。重复一次。

5、保持空气的流量不变,改变自来水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6、保持第4步水的流量,改变空气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7、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器、风机和自来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设备参数和有关常数

换热流型 错流 ;

换热面积 0.4㎡

2、实验数据记录

3、数据处理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1、求出换热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

计算数据如上表,以第一次记录数据序号1为例计算说明:

2、对比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分析数值,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比较一、二、三组可知当空气流量不变,水的流量改变时,传热系数变化不大,比较四、五组可知空气流量改变而水的流量不改变时,传热系数有很大变化,且空气流量越大,传热系数越大,传热效果越好;
综上可知,K值总是接近热阻大的流体侧的α值,实验中,提高空气侧的α值以提高K值。。

3、转子流量计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校正读数?

答:转子流量计不能用于流量过大的流体测量,使用时流量计必须安装在垂直走向的管段上,流体介质自下而上地通过转子流量计。

读数时应读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玻璃管刻线相交处的数值,可以读初始值和最终值,取两者之差来校正读数。

4、针对该系统,如何强化传热过程才能更有效,为什么?

答:该系统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热流体,所以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流量,提高其所占比例来强化传热效果;
减小水的流量;
内管加入填充物或采用螺纹管,加热面在上,制冷面在下。因为由实验可知提高热阻大的流体的传热系数可以更有效的强化传热过程。

5、逆流换热和并流换热有什么区别?你能用实验装置加以验证吗?

答:①逆流换热时热流体是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反;
而并流传热时,其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同;
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逆流换热器比并流换热器所需传热面积小。可以改变冷热流体进出口方向,测得在相同传热效果下,逆并流所需传热面积大小,从而加以验证。

6、传热过程中,哪些工程因素可以调动?

答:①增大传热面积S;
②提高传热系数α;
③提高平均温差;
④换热过程的流型(并流,逆流,错流)。

7、该实验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①冷凝水流通不畅,不能及时排走;
②空气成分不稳定,导致被冷凝效果不稳定;
③冷热流体流量不稳定;
④传热器管表面的相对粗糙度。

8、你能否对此实验装置作些改进,使之能够用于空气一侧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答:让空气走壳程,水走管程,根据流体在管外的强制对流公式,可提出空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

【篇5】缺氧实验报告

酸奶制作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对酸奶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在生产现场将科学的原理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原理

酸奶是以乳为原料(或加入蔗糖),杀菌后经乳酸发酵而制成,且具有细腻的凝块和特别芳香风味的乳制品,也叫酸凝乳或酸牛奶,是发酵乳制品。酸奶可以是牛乳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酵,也可以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后,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现在生产中采用将原料乳灭菌后加入乳酸菌的方法生产酸奶。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酵会有杂菌污染,造成酸奶出现异味或发酵失败。

3、实验材料

纯牛奶、盒装酸奶、白糖、勺子、一次性杯子、保鲜膜、筷子、恒温箱、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①消毒。将容器(一次性杯子等)、搅拌的工具(勺或筷子)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用紫外线对其进行杀菌消毒。牛奶如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开消毒,可直接放在40℃的水浴锅中预热。若是鲜奶一定要先煮沸消毒,待温度降到40℃左右以不烫手为宜。

②接种。将温牛奶从水浴锅中拿出,在超净工作台接种。准备工作完成后(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处理),先将100毫升纯牛奶倒入一次性杯子中,再在往其中加入酸奶(一般比例为5:1-10:1),最后加入6克白糖。原料加完后用筷子搅拌均匀,用保鲜膜将杯子全面封紧。

③前发酵。放恒温箱中(40℃左右)。一般发酵8一10小时即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整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越长酸度越大。

④后发酵。刚做好的酸奶酸味比较淡,口感不够好,应将其放入冰箱冷藏。8一12 h以后即可食用,口感较好,酸甜适中。品尝时还可酌情加入蜂蜜或糖、各种水果。

五、实验结果

牛奶中有乳糖,生物的无氧呼吸可以把糖类分解成乳酸;酸奶制作需要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由于操作不是在无菌条件下,所以实验前要将器具消毒,保证乳酸菌为优势种;带盖子的瓶子或盒子要拧紧、盖严目的是创造无氧环境。

学生制作的酸奶感觉酸度够,甜度不够,因是加糖比较少。生加糖量以中等大小勺子为单位调节用糖量,因为学生不愿意用天平称蔗糖,觉得那是在做实验而不是食物。

③发酵剂添加量为2%-3%,用市售酸奶作发酵剂添加比例为1:5(市售酸奶:原料乳),添加量不宜过大,过大则会出现产酸过快,凝乳中蛋白质脱水收缩,致使乳清析出过多,产品组织状态粗糙,成品中有发酵剂味。选用市售酸奶作发酵剂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推荐访问:缺氧 实验 报告 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实验报告实验分析讨论结论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