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9篇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9篇

发布时间:2022-07-25 15:48:02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9篇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1

  本月,我进行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学习过程中的每一天我都过得非常充实。这次的培训我学习到了很多,每一个视频的内容都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所以,这段时间,我很认真的学习了此次的培训内容,总结下来受益匪浅。

  经过培训,我发现,我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远远不够。所以,有这样的机会,学习借鉴到这么多的优秀案例,我感到很幸运。

  通过此次培训,我感悟到,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非常发达的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到了教育事业。信息技术使得学校的教学环境,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信息技术也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手段。它使得知识的传递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单方面传授,学生硬性的学习;其表现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学习形式更不再是单调硬性的被动接受,而是凭借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技术,多元化的获取学习知识。

  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不但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还要契合新课标的教学观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将学生的学习心态由“因任务而学习”转变为“因喜欢而学习”。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内容。

  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这其中不仅仅是学生自己需要努力,老师和学校的环境都要全力的配合。

  我认为这其中学校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现代的、先进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建设多媒体教室,将学校的学习系统(例如:图书馆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尽可能的数字化,智能化,从基础上打造信息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在文化方面:开设稳定的信息技术课程(这里的稳定指:按计划的,分阶段的教授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而不是用自习课或其他学科的课程占用、时而上时而不上。)安排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因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否达到标准,关系着全体学生的信息技能培养的质量。

  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课程培训,或者说是教师自己在精神上和心态上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从而主动的,多接触、多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做到可以轻松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渗透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为学生的建立自主学习的心境。

  学生应该做到:认真学习。从学习动机、学习心态上建立主动探索的求知欲,主动了解和研究现代信息技术,自身寻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法。在出学校环境以外的场所,挖掘和发现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当然,这些是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引导和传授,所以是否能利用好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和教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所以作为学校,我们要充分了解和利用教育技术,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营造一个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一)具有每时每刻运用信息技术的概念

  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想着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各个教学阶段。教学过程是否全面优化,关系着教学结果的质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的教学媒体单调,无法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打破这些局限,为学生创造一个多样的、丰富的、生动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动形象展示知识内容的平台,使学生们接受更加具象的知识内容,摆脱了以往口述知识或板书描述的抽象知识概念,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学的有兴趣,直观易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感兴趣而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将先进的科学知识融入了教育中,弥补了传统教育的诸多不足,对于成长在新世纪的学生们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新鲜感和认知感相较于传统教育都是无法比拟的,这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乐趣,使学生摆脱了枯燥的课堂,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内心爱好学习、快乐学习、享受学习。

  (四)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培养

  想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准确掌握、提取、使用、处理信息的能力。这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使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所以,我们应从最开始就积极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可以使学生避免走很多弯路,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

  (五)注重学校以外的其它细节 灌输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建设概念

  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应该只是学校,他们的家庭和休息环境亦是学习的环境,知识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使各个场所都都成为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需要很多的外在因素帮助养成,所以,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无形的环境,那么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因素,都应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六)指引学生学会应用信息技能改善和形成一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我们应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告诉学生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无限价值,锻炼学习者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并学会对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终身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外的情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自身知识层面,拓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锻炼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探索能力。

  经过此次的学习,我看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诸多不足之处,我会在日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2

  20xx年12月15日至20日,在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天门152名一线教师来到了湖北省奥林匹克中心,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6天,但给我观念带来的冲击、思想带来的变革、能力带来的变化却是无与伦比的。

  近年来,我大大小小参加过多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了,从最早的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机等当时名为电教设备使用的信息技术培训,到2003年的网络初识培训,再到2006年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脑使用技术培训,再到2009年的因特尔培训,及至2010年的微软助学培训,可以说,每次的培训,都见证着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设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次,我又一次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所接触的内容,又一次见证了课堂教学信息设备的革新、教学方法的革新,也使我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产生了再一次的变革,更使我感觉到了身上担子之重。

  1、理解了为什么这个时候教育部、省教育厅开展这次培训。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现在,我所在农村学校都普及了班班通,教学点也完成了“教学点数字全覆盖项目”建设,所有学校的数字化设备已基本追上了城市学校,这为农村偏远学校实现信息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看看外边的世界,现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技术变革高速时段,网络已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许多学生都已可以熟练“玩”电脑,然而作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却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上,许多教师根本就不能用、不敢用、不会用这些数字化设备,更别说利用网络或数字资源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了。现在开展这次培训,无疑就是让大家不与社会脱轨,不与时代脱轨,能够迅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改变大家对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认知,让大家由“怕”变为“爱”,由“疏”变为“亲”,让大家由习惯书本和粉笔变为习惯屏幕和鼠标,由习惯黑板变为习惯白板。充分利用好“三通一平台”,让优质资源效率最大化,让每们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

  2、更新了众多的信息理念。通过肖新国老师的《政策解读》,我了解了国家现在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更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差距,知道了自己现在的工作社会需要的差距。通过彭景老师的《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主题报告》及彭林老师《新技术、新媒体、社会性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在教学中等应用》等,使我的信息理念彻底得到了转变,可以说,这是我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

  3、掌握了新技能。通过张浩老师的《信息化环境的运行和维护》的学习,使我对信息化环境的运行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过去,我从来没有在这方面作过思考,但通过本次学习,我才发现,信息化环境原来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它的运行与维护,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作为一个新的兴趣点去钻研它,争取有所收获。

  4、巩固和提升了过去有的技能。回想起20xx年参加全省教育装备干部培训时厂家介绍电子白板,自己还觉得很遥远,与自己不相干的东西,却在短短的两年后就来到了身边,进入了平常课堂中,忽然心里有种害怕的感觉。时代发展太快,自己被世界扔开得原来这么容易!电子白板安装后,由于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在电子白板的使用上,只能自己按照图标或者说明上说的基本功能去乱摸索,浪费了许多时间,掌握的功能却少之又少,只有许多基本功能投入使用。通过吕立立老师的《电子白板应用技巧与维护》的讲解,使我对目前学校班班通设备中的投影式电子白板及教学点电子白板功能电视的应用技能上了一个大台阶。相信回去后,我一定能使电子白板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大。当上到孙俊峰老师的《PPT制作 与美化》课时,忽然就有了亲切感。从OFFICE97到OFFICE2010,我都接触使用,使用得最得心应手的莫过于2003,由于工作需要,做了许多PPT,现在再重新面对,而且是自己不是太喜欢的2010,倒也有了全新的感触和认识。看到孙老师制作的优美的PPT,忽然才发现,PPT依然强大,如果用心,它并不比FLASH差,甚至更牛!

  5、找到了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突破口。一直以来,总是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亲临各位优秀教师身边,聆听他们的教诲。通过王金涛老师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才发现自己原来学习走进了一个误区,其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设备这么齐全,只需身边连一线,何必千里求一信!只要一根线,就可以很容易把各位专家教授请到身边来,想怎么听,想听多久,都非常容易。说起来,只在于自己想不想学,而不是能不能学啊!

  6、感觉到了身上担子之重。这次集中培训时间很短,只有5天,但5天时间,对于一个中小学教师对于学习来说,已经是很奢华的。全省几十万教师,能选多少人来参加培训。全省素质提高工程,每年2万人,做了十年,只做了20万人。而现在要在4年时间完成50万人的培训,那么,大部分的教师只能通过网络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来参加这个培训,是万分幸运的人。幸运就意味着责任,做为种子老师,在我们身上,还有肩负有讲授的重任,我们回去后要传帮带,给其他教师讲座,培训。我能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吗?心里真是没底!

  另外,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参培人员的关爱,使我们不仅有着舒适的居住环境,食宿非常方便,而且培训地点就在住的地方,这对人生地不熟的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

  不管如何,培训后回去,我将一是不是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继续提升自己;二是积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探索提升设备与资源应用的途径与方式;三是扎实开展培训,努力让身边的同事都迅速成为信息化设备应用高手,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教学效益更加显著!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3

  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意见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的信息交流与处理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采用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陈述的方式呈现信息技术的具体目标。而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必须要有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以往,我们常常把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教材、教辅书,其实是狭隘的。教师应当改变这种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应该认识到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在学校的课程实施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发现、与人合作、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是课程资源。

  xx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感觉课程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教材与配套的教辅用书只是课程的基本资源,要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必须要有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好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xx省目前采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上感觉教材的理论体系较完整,但在实际教学中缺少教学资源,成为教学有效开展的拦路虎。

  我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实践,给学生提供能有效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课程资源,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谈一下我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研究原则

  1、立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广泛阅读和吸收新课程理论及各种相关的教学、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试题设计”理论等。在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色与学生的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并在实践中检验新资源对教学的有效性。

  2、立足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并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构建良好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知识的建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面。

  3、立足课程标准,开发并利用优质资源,突破教学难点、重点。

  二、研究内容及路径

  研究内容:

  1、教学案例(例子)的开发与实践。

  2、课堂、课后作业(书面、上机)的开发与实践。

  3、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理论研究

  研究路径:

  1、依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拓展教材、教辅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涵盖面大,灵活性更强,要达到三维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来说难度增大。所以说,开发和利用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①开发新课程资源,填补教材、教辅中的“空白资源”。教材和教辅虽然也提供了很多教学资源。但是,新课程实施二年多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知识点的讲解,需要教师自己开发并利用教学资源,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的特征”这一知识点讲解时,为了把信息的各个特征讲透彻,我就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课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②开发新课程资源,修改或更换教材、教辅中的“不适合资源”。教材和教辅虽然也提供了很多教学资源,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资源的引用并不适当。有的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改造,有的要进行重新开发。如:有些资源要有时代气息,学生才感兴趣;有些资源在难度或知识点的处理上要进行改造和开发,才适合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等等。

  2、以学生为资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已经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教师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前提,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开发。

  另一方面,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如图片、图书、录音、录像、软件等等的积极开发者。由于来自于自身生活实际,有着直接的体验,有利于对事物认识的深入,便于更好地分析现实问题并作为行动的借鉴与指导。学生将自己搜集、整理或开发的课程资源在课上进行展示,更有利于实现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3、以教师为资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教师肩负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首要任务。要善于借鉴以往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以课程标准为指引,以专业知识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综合性,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能力,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掌握有关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②对新课程理论和课程标准能有较好的认识和把握。③对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的更深入、更全面。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的教学中,要创建一个VB应用程序,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事件驱动”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解教材原有例子中“事件驱动”方式Command1_Click后,增加讲解一个Text1_Change的“事件驱动”方式。这样,虽然多花了一分钟,但学生的思维马上被调动了起来,课堂的气氛也随之而活跃起来。通过对教学案例的改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以生活为资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源于生活。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要紧密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有关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和利用。因为来自生活,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他们的情感,也能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才能具有较高的教学实效性,并且为学生乐于接受,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的效果。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图表处理(EXCEL)中的“排序”等知识点讲解时,可以利用某次学生的学科测试成绩数据,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4

  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面对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学习和提高已迫在眉睫。通过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1、可以说,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留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要运用技术,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

  1、通过聆听专家老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PPT应用”、“学科教师的媒体素养培养”、“电子白板的创新应用”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还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如对“微视频的加工与编辑”的解析,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老师们的解析与演示操作,使我开拓了视野,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我还有一个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微视频的制作,下一步我要自己制作微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5

  20xx年11月的12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毕节市第三期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在这短短10天的日子里,对我来说受益非浅,不论在理论学习方 面,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新认识和学习兴趣。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点点滴滴与大家分享。

  1、通过 本次的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 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 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积极采 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 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 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 (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 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4、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 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 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 息素养。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们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6

  20xx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李进 澄迈县第一小学 20xx年8月10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海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地点是在三亚进修学校里。通过6天的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听了培训老师的指导后,我感触最深的是Flash课件制作技巧与白板的使用与管理。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手段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深入掌握Flash课件制作技巧 通过两天学习Flash,使我对Flash的动画制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解动画原理,了解帧与层的概念,通过多个简单的动画制作实例,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原先学会了一些简单的Flash知识,制作过作品参加比赛评比,但制作出的作品不理想,技术含量不高,此次培训,老师从浅入深,从基本的概念理解开始,以实例入手,给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是音乐的播放与停止、遮罩层的使用、动画制作等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我今后制作课件的水平及效率,学就能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初步学会电子白板的使用与管理 原来我对电子白板的认识几乎无从下手,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校并没有这些设备,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白: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习好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

  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以下几点是我的小小收获:

  1、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刻度尺、三角板,圆规、挂图、电视(DVD)等。

  2、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教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3、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大财力投入,尽快普及白板教学,作为教师,人人应会用巧用白板进行上课,这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设出高效的课堂。

  三、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一天老师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四、初步认识“思维导图” 老师重点讲授21世纪全球革命性思维工具、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由来与思想方法,展示典型的思维导图范例,介绍思维导图软件工具用法及其特点,并利用思维导图解决实际问题。

  制作思维导图的流程大致为以下几点:

  1.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单位一图文的形式放到中间。

  2.围绕基本单位来做放射性的思维发散。

  3.将放射线思维标注关键词。

  4.对关键词再做进一步的发射型分解。

  5.对最后得出的词进行连线。

  6.当找到最终多次出现的词汇时,可以以此词汇作为基本单位来在做一个思维导图。

  7.对所用的导图要有主次之分,字体,整洁,清晰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8.如果能以图像形式作图,效果更佳。

  作为一名初学者,通过此次培训的学习,我基本上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在工作中把握重点、精炼想法,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师能人。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言能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的优秀教师。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7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定要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感觉收获很多。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短暂的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8

  我是一名新进的小学语文教师,非常幸运能够参加这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得到了许多前辈教师的专业指点和技术指导,同时也有了和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从事教师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与不懂之处,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时间,但过得十分充实,让我受益非浅。同时,这次培训让我充分感受了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到了融入了多媒体教学之后的现代化课堂的魅力。

  这次培训依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科进行了分班,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一共观赏了五节语文案例课,舜德小学的新课改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很好的融入这种新型课堂模式。老师们精心制作的精品课件对课堂气氛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始终对知识保持着极高的兴趣,而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阅读、去思考,然后迅速的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整堂课下来,我从心底感受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从课改理念到实际运用,从专业知识到课堂驾驭能力,自己还不能被称为一位“合格”的老师。因此,我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坐在课堂里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对比自己的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我在思考是否可以将这样的课堂情景慢慢、逐步的渗透进自己的教学课堂中。

  另外,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前我只是停留在最简单、最基础的应用上,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这一块还有许多需要补充、增强的地方。比如,观念需要更新: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不只是出示PPT,视频、动画、音频等各种元素都可以加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而且多样化的展示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气氛热烈。还有自己以前制作的PPT过于简单、单调,这样的PPT并不能时时刻刻吸引住学生。在这次培训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PPT制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也产生了很多以前没有过的想法。但是要将这些收获完全变成自己的能力,还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研究,将自己的创意想法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课件上,与学生一起分享。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参加培训的老师共同的心声。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老师,必须要不断的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因此,我很珍惜每一次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坚信,短暂的培训产生的效益将使我终身受益,并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总结篇9

  5月18日,我参加了在陕西南郑举行的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推进会及培训者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的举办,主要是对提升工程2.0试点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推进工程顺利实施,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融合创新发展,为我省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打下坚实基础。研修班既是一次业务培训会,也是对提升工程2.0实施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的工作会。在为期五天的学习当中,我聆听了专家讲座、案例分享,进行了现场观摩以及能力点的实境测评。通过学习,我对2.0工程的实施目标、实施路径、考核方法、考核流程、考核细则及考核组织实施有了清晰的认识。

  2.0工程实施的总体目标是:到20xx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三提升一全面”是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实施的路径是: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

  学习的方式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线上培训25学时,线下实践研修25学时,线下实践研修主要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进行,校本考核规范设置了三种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四个考核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以及30项微能力点。教师在参加完不少于25学时的线上培训任务后,依据学校制定的研修目标和任务,至少选择两个微能力点作为线下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研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最终将线下实践内容转化为成果提交到校本应用考核系统。

  考核的流程是:先进行校级初评,再进行县级复核,然后省级复审。考核达标后发放证书。

  通过试点学校的案例分享、现场观摩,我对如何推进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我觉得要做好全员参与、整校推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校情制定整校推进计划

  首先要仔细研判学校、教师、学生现状,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提升工程实施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学校的发展愿景及目标,强化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信息化发展年度目标,划好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

  二、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1、信息化管理团队

  我校组建由校长领衔,教务、科研、信息化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与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状况,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方案,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构建教师信息化发展自觉成长的新机制,确保学校提升工程2.0培训与应用得到有效落实。

  2、信息化培训团队

  学校精选教学能力强,信息技术优的教师,组建校级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培训团队,采用混合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观课议课、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引领学科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用好技术,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3、信息化研究团队

  组建信息化研修共同体,通过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通过推门听课,引领课,示范课,微型课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打造“技术创新课堂”。

  三、基于学的课堂选择好微能力点与1.0时代的任务驱动、技术学习、个体学习不同,2.0时代我们的任务是整校推进,应用考核,靶向学习。

  全部学习涉及30个微能力点,如何选择能力点十分重要,选择能力点低,教师提升空间小,选择能力点过高,一部分教师难以完成,学校技术设施跟不上,会使学习达不到效果。根据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建议50岁以上的教师选择A能力点(基础能力点)两个,40————49岁的教师至少选择一项A和两项B(提升能力点)能力点,35至40岁的教师选择两项B和一项C能力点(发展能力点),35岁以下教师至少选择一项B和两项C能力点学习培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和特长教师选择三项C能力点进行学习培训。四、出台激励机制,实现有效监管评估出台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明确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与测评工作办法,及时记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必修学分。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表彰先进个人,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骨干教师认定等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和评先选优工作。把2.0提升工程工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在评优树模方面优先推选。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心得 培训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