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5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

5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

发布时间:2024-03-11 15:48:12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1  本节课是乘法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五个五的数数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相加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能较好的凸显乘法口诀的教学。本节课的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供大家参考。

5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1

  本节课是乘法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五个五的数数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相加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能较好的凸显乘法口诀的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地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开始然后引入数福娃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试着说出算式然后讨论,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怎么样记得快等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本节教学主要有两点,

  1、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到了更好的发展。

  2、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有信心,他们也才能更加有动力。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阅读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1)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由于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会把加数相同的加法运算转换为乘法算式,这些基础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编制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口诀还不是很了解,需要多加引导。这节课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我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知道编制口诀的方法。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学习重点是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在教学环节上,我设计了复习导入、探究5的乘法口诀、识记5的乘法口诀、巩固应用、课堂小结5个环节。“复习导入”环节,采取了看图列算式和改写算式,大比拼等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他们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在“探究5的乘法口诀”环节,我利用福娃这一情境图导入,调动孩子们熟悉的数数经验,然后通过说出几个几列出乘法算式,进而引出乘法口诀的编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因此编写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但是我放手让他们去编,尽管占用了一段时间,但可以让他们在编写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合作,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带他们了解乘法口诀的历史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识记乘法口诀时,采用了意义识记、找规律识记、顺背、倒背、对口诀等多种形式,各环节的设计从易到难,有梯度,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巩固练习环节,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采取了闯关游戏的方式。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在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也有很多:1、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较单一。2、时间把握的不够好,前面几个环节用时较长,导致后面巩固练习时间太短。3、对课堂生成处理得不够好。学生编不出口诀时,应该引导他们先编出一两个,再让他们去编写,结果就没想到。4、忽视学生已有经验,太按部就班,缺少思维的跳跃。等等。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 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习“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不足之处是没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来理解.教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觉到,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个,剩下的留给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个一个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再次,在完成做一做时,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本堂课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用好道具、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景、兴趣导入为主。选自《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段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道具(手指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手指图,以及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如何让简单的教学内容上得生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在本课教学尽量能够体现以下几点:

  1、在上课期间充分的利用了道具,较好的运用了直观教学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还可以把数学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中紧贴主题,尽量地简化教学思路,使同学更准确、迅速的接受新课的学习内容。

  4、在探究中交流,经历口诀编写的过程。把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解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体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

  5、通过各种形式的的记忆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记住口诀,也是这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6、 在练习中升华,深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教师为学生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老师的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摆小棒,通过摆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我创设了让学生摆自己喜欢的图形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图形说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摆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成功之处: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个,剩下的留给让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独立学习的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不足之处:

  1、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个一个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再次,在完成做一做时,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2、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3、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4、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本节课中我虽然在最后总结时提了一下,但不够突出。最好能把这个环节提到前面。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 ,···”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留给让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独立学习的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又快又牢的记住口诀。

  四、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出学生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题让学生做。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4的乘法口诀。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有的孩子已经会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口诀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到是手以后,然后我又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5”呢?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乘法口诀教学的基本模型就是: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本课作为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重心要放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以及口诀的结构上。在学生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五就是五,那么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难说出二五一十就是二个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义也联系起来了。学生通过讨论也可以得出:口诀的.前面2个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后面就表示积。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双基,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作一个反思。

  一、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比*时上课表现要差一些。出现这一原因是学生上午第

  1、3节课都有领导和老师听课,第2节课上的是数学练习课,第4节课才是数学——课内比教学的上课,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等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表现欠佳。

  二、对于教材的处理和学生活动安排考虑不周到。例如,利用小棒摆图形的例1放在学生用手编完口诀后还是可以的,把学生估计高了,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摆出的图形五花八门,学生汇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让观课人感觉这个活动设计没有意义。

  三、教学环节应把课堂小结放到拓展延伸之前,那样就不会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了,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课外去思考完成。

  四、全课板书不完整,主要是:5×1、1×5;5×2、2×5;5×3、3×5;5×4、4×5;5×5没有等号和积,导致学生记忆口诀和用口诀受到一定的影响。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

  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

  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

  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

  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

  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中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引导学生找出口诀的规律,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所以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让学生编口诀,再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最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理解口诀的意义,掌握学习口诀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2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不足之处:

  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用哪句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精神不够集中。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3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6的乘法口诀。是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再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理解学习乘法口诀的必要。

  在此之前学生计算乘法的思维还停留在通过加法算式求和而得到乘法算式的积。如果不通过加法算式求和得积这种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使计算乘法算式达到又快又对呢?学生感到迷惑,从而使他们思考。这时学习乘法口诀的这种想法便水到渠成了。

  2、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又根据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编制另3个五的乘法口诀,最后自己发现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3、巧用游戏,练玩结合。

  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用这节课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4

  第十三周到第十五周,我校进行了“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每人授课一节,我的课题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计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优点:

  1、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小,有时起床都要家长督促甚至还有迟到现象,我想让孩子从思想上意识到要早睡早起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所以我就这样创设情境:熊猫贝贝是一个特别勤快的孩子,他每天早睡早起,从来没有迟到过,就连星期天他也不睡懒觉。这不,一大早,他就来到店里给妈妈帮忙。瞧,他正忙着给顾客介绍玩具的价格呢!从而引出投影情境图。这里的玩具可真不少啊!你能帮小熊介绍一下这些玩具的价格吗?让学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指名完整地介绍玩具。此环节通过教参,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给出的数学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想:孩子们在前面的基础上已经会提加法、减法问题和乘法问题,个别能提除法,肯定能提出好多,如果那样肯定要用好长时间,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你能帮顾客解决第一个问题吗:10元钱能买几个皮球?我把柜台里面的看出小熊贝贝,另一只小熊当成顾客,这样就比较自然了。

  2、让学生探索“求商的方法”。首先,根据列出的算式,孩子们凭着感觉很快算出了得数,10÷2=5(个)。先别急着说答案,先想想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对不对。(可以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也可以说说想法。)孩子们很快动手,用10个圆圈代替10元钱,俩个圈一起,共圈了5圈,有的还在上面写上2元,下面写上1个,数一数共5个。还有的是:一个皮球2元,2个4元,3个6元,4个8元,5个正好10元。还有个别孩子写了乘法口诀。我让画的好的到黑板上用老师准备好的磁扣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他们画的一目了然,很清楚明白。让孩子当小老师讲讲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探讨过程中,我问他们喜欢哪种方法,多数孩子喜欢画图的方法,因为一看就知道买了几个,很清楚。有一个孩子说喜欢乘法口诀,因为算得很快。我因势利导,问其他孩子如果100元钱,你要画100个圈才行,要是更多呢,你还能画图吗,从而达成一致,用口诀算商简便。突出了重点。此过程,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

  3、在制作课件上我也注意了孩子的爱好和兴趣。除了前面的熊猫玩具店图外,课件尽量做的颜色亮丽些,突出主题,练习中红红的苹果,鲜红亮丽的手套,更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练习中的建房子每块砖上有一个算式,计算正确你就是合格的建筑师。学生带着高度的热情和参与度,每答对一个,就垒砌一块砖,最后建起了一座结实的房子图。“你真棒!”“你的声音真洪亮!”“你回答的真完整!”激励着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树立着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注意了练习的由易到难,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增加了练习的密度。

  不足之处:

  1、在授新过程中,孩子们很快列出算式后,我说,我们知道*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这里没出现*均分,你怎么也用除法呢?一个孩子说的很好,他说,都是2元买一个皮球,都是一样多,说明就是*均分了,所以用除法。我总结道:每2元就能买一个皮球,10元里面有几个2元,就能买几个球,于是板书:10里面有几个2?此过程,我最好再多叫两名学生说一说,老师最好再总结:像这样的除法是除法的另一种形式,包含除。我想是不是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些?

  2、语言上还欠锤炼。有的环节语出后欠精确,以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向他人学习,使语言更具感染力。

  3、探索过程还需要再“放”开手,让孩子能充分的在动手过程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

  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较老教材中在2、3、4口决的基础上来编制口诀,显然这样安排增加了难度。但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3、在整理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让学生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摆小棒,通过摆小雨伞,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考虑到学生胆小,发言少,我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启发。本课我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我创设了下雨天打雨伞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摆雨伞并说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搭火箭模型,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

  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2)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由于一年级时学生在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有5个5个数的经验,所以,学生这部分的内容学习难度不太大。本节课我出示情境图,明确图意,出示问题,同时出示表格,为了适当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我放手让学生去填写表格,写算式,编口诀。之后引导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结合算式含义分析清楚引起这个规律是因为:下一个比上一个算式多1个5,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明白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反思本节课,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简便优越性。可以增设课前的1分钟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学生出题,比赛口算,给学生明确出题的范围:相同的一位数连加,不超过10个,看谁算得又多又对,然后再导入新课。没有突破学生出现“五一得五”的口诀尴尬。我想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再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时,强调口诀的编写一般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相差5的规律去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由于本节课的难度不大,所以在练习中,我按部就班的按照书上的练习展开,缺少一些思维的提升,可适当增设一题有关乘加乘减的练习,为明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4的乘法口诀。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有的孩子已经会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口诀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到是手以后,然后我又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5”呢?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乘法口诀教学的基本模型就是: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本课作为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重心要放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以及口诀的结构上。在学生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五就是五,那么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难说出二五一十就是二个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义也联系起来了。学生通过讨论也可以得出:口诀的前面2个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后面就表示积。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双基,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作一个反思。

  一、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比*时上课表现要差一些。出现这一原因是学生上午第

  1、3节课都有领导和老师听课,第2节课上的是数学练习课,第4节课才是数学——课内比教学的上课,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等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表现欠佳。

  二、对于教材的处理和学生活动安排考虑不周到。例如,利用小棒摆图形的例1放在学生用手编完口诀后还是可以的,把学生估计高了,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摆出的图形五花八门,学生汇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让观课人感觉这个活动设计没有意义。

  三、教学环节应把课堂小结放到拓展延伸之前,那样就不会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了,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课外去思考完成。

  四、全课板书不完整,主要是:5×1、1×5;5×2、2×5;5×3、3×5;5×4、4×5;5×5没有等号和积,导致学生记忆口诀和用口诀受到一定的影响。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习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习。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本课时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乘法口诀部分的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较老教材中在2、3、4口决的基础上来编制口诀,显然这样安排增加了难度。但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3、在整理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让学生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摆小棒,通过摆小雨伞,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考虑到学生胆小,发言少,我尽最大努力对学生进行启发。本课我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我创设了下雨天打雨伞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摆雨伞并说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搭火箭模型,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

  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乘法口诀的,主要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设计时大体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激趣导入,进行铺垫。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第二,自主探索,创编口诀。从学生熟悉的手出发,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前两句口诀交给学生编口诀的方法,第三句跟学生一块来编,后两句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出口诀。学习活动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提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快乐练习,深化巩固。通过分析口诀来记忆口诀。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喜欢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做游戏,在活动中记忆口诀,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巩固练习中,习题的设计抢夺红旗,练习题有层次、有坡度,使5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整节课教学上时间显得很仓促,前面导入环节设计的有点多,耽误了很多时间。学生整节课的表现欲不强,没有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徐老师提出的&ldqu;大情境&rdqu;教学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会调整一下教学设计,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争取打造出更优质的一节课。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第十三周到第十五周,我校进行了“高效课堂”教研活动,每人授课一节,我的课题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计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优点:

  1、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小,有时起床都要家长督促甚至还有迟到现象,我想让孩子从思想上意识到要早睡早起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所以我就这样创设情境:熊猫贝贝是一个特别勤快的孩子,他每天早睡早起,从来没有迟到过,就连星期天他也不睡懒觉。这不,一大早,他就来到店里给妈妈帮忙。瞧,他正忙着给顾客介绍玩具的价格呢!从而引出投影情境图。这里的玩具可真不少啊!你能帮小熊介绍一下这些玩具的价格吗?让学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指名完整地介绍玩具。此环节通过教参,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给出的数学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想:孩子们在前面的基础上已经会提加法、减法问题和乘法问题,个别能提除法,肯定能提出好多,如果那样肯定要用好长时间,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你能帮顾客解决第一个问题吗:10元钱能买几个皮球?我把柜台里面的看出小熊贝贝,另一只小熊当成顾客,这样就比较自然了。

  2、让学生探索“求商的方法”。首先,根据列出的算式,孩子们凭着感觉很快算出了得数,10÷2=5(个)。先别急着说答案,先想想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结果对不对。(可以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也可以说说想法。)孩子们很快动手,用10个圆圈代替10元钱,俩个圈一起,共圈了5圈,有的还在上面写上2元,下面写上1个,数一数共5个。还有的是:一个皮球2元,2个4元,3个6元,4个8元,5个正好10元。还有个别孩子写了乘法口诀。我让画的好的到黑板上用老师准备好的磁扣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他们画的一目了然,很清楚明白。让孩子当小老师讲讲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探讨过程中,我问他们喜欢哪种方法,多数孩子喜欢画图的方法,因为一看就知道买了几个,很清楚。有一个孩子说喜欢乘法口诀,因为算得很快。我因势利导,问其他孩子如果100元钱,你要画100个圈才行,要是更多呢,你还能画图吗,从而达成一致,用口诀算商简便。突出了重点。此过程,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

  3、在制作课件上我也注意了孩子的爱好和兴趣。除了前面的熊猫玩具店图外,课件尽量做的颜色亮丽些,突出主题,练习中红红的苹果,鲜红亮丽的手套,更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练习中的建房子每块砖上有一个算式,计算正确你就是合格的建筑师。学生带着高度的热情和参与度,每答对一个,就垒砌一块砖,最后建起了一座结实的房子图。“你真棒!”“你的声音真洪亮!”“你回答的真完整!”激励着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树立着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注意了练习的由易到难,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增加了练习的密度。

  不足之处:

  1、在授新过程中,孩子们很快列出算式后,我说,我们知道*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这里没出现*均分,你怎么也用除法呢?一个孩子说的很好,他说,都是2元买一个皮球,都是一样多,说明就是*均分了,所以用除法。我总结道:每2元就能买一个皮球,10元里面有几个2元,就能买几个球,于是板书:10里面有几个2?此过程,我最好再多叫两名学生说一说,老师最好再总结:像这样的除法是除法的另一种形式,包含除。我想是不是这样做效果会更好些?

  2、语言上还欠锤炼。有的环节语出后欠精确,以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向他人学习,使语言更具感染力。

  3、探索过程还需要再“放”开手,让孩子能充分的在动手过程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

  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

  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

  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

  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

  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儿童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知识与经验。长期以来,教师对儿童学习基础的分析往往来自于对教材的分析,即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常规的教学方式一般也都是从一个情境入手,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得出一个结论。

  而这节课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正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从竞赛入手,在迷惑不解中先猜测老师计算快而准的致胜法宝是什么?然后通过验证的方法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所以,尽管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但有很多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此时我通过放手让学生验证,把学习知识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一个探索者,而且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他们的方法各异,可谓百花齐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还加强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 ,···”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

  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2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不足之处:

  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用哪句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精神不够集中。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 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习“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不足之处是没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来理解.教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觉到,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4

  今天这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很感谢各位老师来听课,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今天的听课评课活动,我有很多收获。

  1、在复习旧知阶段,呈现的教学卡片要由易到难,可先呈现算式卡片,再呈现口诀卡片,先呈现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再呈现后半句,让学生对前半句。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2-5的乘法口诀。在此过程中,甲生回答错了,可以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错误,要让甲生知道正确的答案,用他自己的嘴巴说出来,会加深印象。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如 二十四,甲生说四六二十四,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四六二十四,乙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说是三八二十四,教师要对乙生及时表扬,这种鼓励会让更多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如后面再出现 十八,同学们就会考虑到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教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

  2、在图画导入新课阶段,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收集信息,提炼文字信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观察图画搜集信息时,引导学生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如树上和地上的小鸟一共有几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答案,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将不同答案板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乘法意义及口诀。第一个问题解决完以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限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计算,再交流方法,不同的学生方法可能不一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方法表述出来,鼓励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3、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要有练习,要让学生动笔计算,让学生有事可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还要组织好教学语言,语速不要太快,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干练准确,符合低龄儿童的胃口。

  4、注意教学细节,思维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如本节课中一共有几朵小花,一共有几只小猫,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必刻意拔高,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

  5、适当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主题图中的教学楼窗口个数,就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个主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窗口的个数,然后交流方法。

  6、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当一人或一组在回答问题时,其他人在做什么,是在听、在思考还是在玩,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常常不能集中精力,今后要多学习经验,多想办法控制课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老师们学习方法,多听多看多反思,努力追求进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

  这部分知识本来是二年级的新知识点,但是寒假里我布置了让孩子背乘法口诀表,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练的背下来了,但是口诀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孩子一脸了茫然。了解了孩子的知识水*,我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设计适合我们班孩子的教学思路了。我按照以下思路教学效果很好。

  一、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

  比比谁的手干净,学生刷刷的举起了双手,我说:我看一只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学生感到很轻松,笑着说:5个手指头,我接着问:是几个5?学生也很自然的回答道:1个5,乘法算式怎么写?因为学生都会背乘法口诀了,让学生根据1乘5等于5,编一句口诀很轻松。但是口诀中的一五得五中的“一”表示什么?学生从1个5中很快就理解了意思是相同加数的个数,“5”表示相同加数,最后的一个“5”表示积;这样学生理解了口诀中的意思,就能顺利的编写下面的口诀了。

  编写完了口诀之后,又让学生看课本的儿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乘法口诀。而且在解决问题中、在理解乘法意义中编制口诀。

  二、灵活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让学生给口诀填空,看口诀写算式,看算式说口诀等不同形式的练习,强化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感到在解决问题中运用了乘法口诀。如: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

  1、看算式写口诀

  5×4= 2×5= 5×3= 5×5= 5×1=

  2、看口诀写算式: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3、填空:三()十五 ()二十五 四五()

  4、想口诀填空:()×5=15 2×( )=10 4×( )=20

  这些题目中第4题学生感到难度稍大一些。应加强练习。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3)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计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除了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外,让学生经历除法的求商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从多种方法中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在课堂上,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景,用“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形式引入例题,之后再通过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自己分的过程及结果、动脑想一想等来解决问题。之后又让学生交流分析想商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并通过对比从中选出最优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

  在教学时,我没有限制学生,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计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想乘算除法,用口诀计算,用小棒分的,用加法计算的,用减法减4次减完的。看,这不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吗?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各抒己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设想,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后在比较中选择简便的方法。这样既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探索的快乐,又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图、声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还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启发,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

  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

  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

  第二个层次是编5×2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

  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

  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悉,一方面5的乘法比较容易记,编口诀也不难。为了让学生学的更有趣一些,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

  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用了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小棒摆小树。一个小树有五个小棒就是1个5,,两个小棒就有10个小棒,也就是2个5,并列出加法算式。以此类推,一直到5个小树也就是5个5,写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编口诀,通过乘法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涨,效果也很好编完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背过5的乘法口诀。

  在巩固新知时,我设计了新颖独特的练习,首先基本性的习题,我是利用玩扑克牌在游戏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变式性的习题,我是采用送信的方式呈现;创新性的习题,我是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虽然每次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是每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消化新知识。因为我知道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习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师的一基本功,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作为一节课的承担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

  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一题不少孩子被忽略了。

  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业务水*有个明显的提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有了1——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相信孩子们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应该容易了很多。我没有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而是完全放手,让孩子们去研究。一班教学时我在利用例题情境图得出1个5是5,两个5是10……并观察得到坐船的人数之间的规律,于是让孩子们尝试先编出5的乘法口诀,再根据口诀写出对应的乘法算式,在编口诀的环节中我让4人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能力,并要求各组组长负责纪录编写的口诀。在小组合作的时候,由于孩子们的小组合作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成员之间的和谐、默契的程度不太高,导致这一板块用时较多。虽然孩子们花费的时间比较长,甚至有的小组编的口诀也不全,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尝试、一次创造。汇报交流中,“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有些争议:有的小组认为是“二五得十”,有的小组认为是“二五一十”,最后经孩子们的讨论,一致认为“二五一十”更简洁。其实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5的乘法口诀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并不难,但是充分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编写口诀,却是知识的创造者,孩子们能在活动中获取成就感与自豪感,学习不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觉地行为了,老师自然也就轻松多了。尽管这节课练习的容量相对小了一些,但相比孩子们的学习体验,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二班的教学时,我又换了一种方式,在例题图中表格的交流时直接得出1个5用乘法怎么列式,2个5用乘法怎么列式……然后根据乘法算式来自编口诀,相较一班来说,难度要低一些,教学时也顺畅了许多,孩子们的热情却也没有减少,练习的形式更全面、多样了。

  世界上没有同一片树叶,我也相信没有完全相同的课,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一定演绎着别样的风采。教学是一门艺术,永无止境,我要在不断地摸索、总结中找寻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努力着。

  通过这次尝试,我觉得最需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的培训,让孩子们学会在借助团队成员的合作、交流、碰撞去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习变成不再是老师教这一条唯一的途径。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我就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编?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记忆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体现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设计练习题时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这样,产生无意识记,其记忆的效果比强记省劲。游戏如下:

  1、对口令,即每句口诀一个同学说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学说出后部分或是小组对练、师生对练。

  2、写算式,学生自己练习写乘法算式,你喜欢写几个就写几个。这些游戏练习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出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口诀知识,但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已经接触口诀了,甚至有的已经背过了。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我没有把背诵放在主要内容上讲,而是从理解口诀意义上进行设计的。

  首先,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个小组5位同学,每人自己动手摆一个图形,从这个过程中逐步感受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让学生边摆边说:一把小伞要摆5根小棒,是1个5;两把小伞要摆10根小棒,是2个5;三把小伞要摆15根小棒,是3个5;四把小伞要摆20根小棒,是4个5;五把小伞要摆25根小棒,是5个5。通过这样摆小棒得出几个5的和是多少。学生列出了乘法算式和编出了乘法口诀以后,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游戏等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生始终是在一个轻松、积极的氛围中自觉学习的,学生学的轻松又快乐。

  为了帮助学生对口诀的理解更好,记忆起来更加容易,通过理解口诀意义渗透的。如:一五得五,一五表示一个五,得十就是等于十;二五一十,二五表示2个五相加,一十表示等于十。依此类推,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关于5的口诀的顺序,背诵起来就更加容易了,也减少了出错的机会。

  但是在习题的设计中,忽视了习题的层次性。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有所提高,而提高题的设计有点简单,没有达到优生的提高目的。在以后的练习设计上,要更加贴近优生的水*,或者是多准备几道思考题,以备需要。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习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 4×1= 2×2= 2×4=

  2×3= 3×1= 1×2= 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

  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 “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 “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5×2=10 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

  教师再依次出示三个五星,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

  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习

  1.5×3= 5×4= 5×5=

  2.5×2+5= 5×3+5= 5×4+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习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由于一年级时学生在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有5个5个数的经验,所以,学生这部分的内容学习难度不太大。本节课我出示情境图,明确图意,出示问题,同时出示表格,为了适当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我放手让学生去填写表格,写算式,编口诀。之后引导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结合算式含义分析清楚引起这个规律是因为:下一个比上一个算式多1个5,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明白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反思本节课,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简便优越性。可以增设课前的1分钟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学生出题,比赛口算,给学生明确出题的范围:相同的一位数连加,不超过10个,看谁算得又多又对,然后再导入新课。没有突破学生出现“五一得五”的口诀尴尬。我想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再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时,强调口诀的编写一般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相差5的规律去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由于本节课的难度不大,所以在练习中,我按部就班的按照书上的练习展开,缺少一些思维的提升,可适当增设一题有关乘加乘减的练习,为明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这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我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入手,再以学生出乘法算式教师算得数的游戏导入到学习5的乘法口诀,这样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图形,逐步从具体到抽象掌握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边摆边说:一个图形用了5根小棒摆成,是1个5。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问学生怎样编一句口诀记住它了?学生说出一五得五,接着问这里为什么有个“得”字,引导学生说出积不满十的时候,积的前面要加一个“得”字。再引导学生摆出2个图形,问学生用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算是多少?怎样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在让学生编出口诀。

  教学三五、四五、五五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式编口诀,再集体订正。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问学生如果忘记了三五十五这句口诀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上句口诀加五得到下句口诀或者是根据下句口诀减五得到上句口诀的方法记口诀。请学生出示小手的方法帮助学生记5的乘法口诀。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说出后半句,学生间对口令。学生间互相背口诀。在课下我带着学生一起背口诀,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对口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 ,···”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2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个,剩下的留给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个一个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再次,在完成做一做时,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

  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

  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4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4的乘法口诀。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实,有的孩子已经会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口诀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到是手以后,然后我又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5”呢?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

  乘法口诀教学的基本模型就是: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本课作为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重心要放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以及口诀的结构上。在学生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后,我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五就是五,那么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难说出二五一十就是二个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义也联系起来了。学生通过讨论也可以得出:口诀的前面2个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后面就表示积。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双基,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作一个反思。

  一、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比*时上课表现要差一些。出现这一原因是学生上午第

  1、3节课都有领导和老师听课,第2节课上的是数学练习课,第4节课才是数学——课内比教学的上课,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等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表现欠佳。

  二、对于教材的处理和学生活动安排考虑不周到。例如,利用小棒摆图形的例1放在学生用手编完口诀后还是可以的,把学生估计高了,没有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摆出的图形五花八门,学生汇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让观课人感觉这个活动设计没有意义。

  三、教学环节应把课堂小结放到拓展延伸之前,那样就不会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了,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课外去思考完成。

  四、全课板书不完整,主要是:5×1、1×5;5×2、2×5;5×3、3×5;5×4、4×5;5×5没有等号和积,导致学生记忆口诀和用口诀受到一定的影响。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

  《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用摆小棒的教学方式,通过让他们用小棒摆小伞导入:先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拼成;接着摆2把小伞,用了10根小棒……整个过程,从摆小棒的情境出发,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在记忆口诀和巩固口诀这两个环节中,我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来教学,如记忆口诀时有: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等,还运用开火车、对口令、等形式来巩固口诀。各环节的设计有梯度,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在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注意自身的状态对学生的影响,以全部的热情投入的教学当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4)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悉,一方面5的乘法比较容易记,编口诀也不难。为了让学生学的更有趣一些,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

  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用了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小棒摆小树。一个小树有五个小棒就是1个5,,两个小棒就有10个小棒,也就是2个5,并列出加法算式。以此类推,一直到5个小树也就是5个5,写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编口诀,通过乘法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涨,效果也很好编完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背过5的乘法口诀。

  在巩固新知时,我设计了新颖独特的练习,首先基本性的习题,我是利用玩扑克牌在游戏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变式性的习题,我是采用送信的方式呈现;创新性的习题,我是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虽然每次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是每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消化新知识。因为我知道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习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师的一基本功,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作为一节课的承担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

  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一题不少孩子被忽略了。

  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业务水*有个明显的提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悉,一方面5的乘法比较容易记,编口诀也不难。为了让学生学的更有趣一些,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

  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用了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小棒摆小树。一个小树有五个小棒就是1个5,,两个小棒就有10个小棒,也就是2个5,并列出加法算式。以此类推,一直到5个小树也就是5个5,写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编口诀,通过乘法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涨,效果也很好编完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背过5的乘法口诀。

  在巩固新知时,我设计了新颖独特的练习,首先基本性的习题,我是利用玩扑克牌在游戏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变式性的习题,我是采用送信的方式呈现;创新性的习题,我是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虽然每次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是每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消化新知识。因为我知道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习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师的一基本功,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作为一节课的承担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

  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一题不少孩子被忽略了。

  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业务水*有个明显的提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在这节课中我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状态比以往也有明显改观。这样的岗位练兵公开课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学生在有趣的画手、数手指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了几个5连加的结果,为下面编口诀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我是让学生想有没有“更好的算法”,可以引起学生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需要。结果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直接就说出了可以用乘法。一问才知在家里已经提前学习了。我随即鼓励其认真思考,本节课会有新的收获,又鼓励没有学过的同学更加认真的思考,去超过别的同学。

  2、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在介绍编口诀的过程时,同时让其他学生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学生把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记忆口诀的活动中来,既有效地记忆了口诀,又加深了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4、三个充满童趣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和记忆口诀,体会利用口诀可以很快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今后,加强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纠正书写姿势、写一手干净工整的好字。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听了韦老师的课,听后有一些想法和感受,现整理如下:

  1.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的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导入比较新颖,利用孩子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台。

  2.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的语言比较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而且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倾听,协作以及分享。

  3、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增强自信心。

  4.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

  此外我觉得韦老师如果让他们把口诀读完整。再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口诀当场记下来效果那会更好的。其实刚开始还有七八位同学掌握不了,最后都比较熟悉。在最后的时候,韦老师用口令接龙的游戏,让全班同学都再熟悉一遍,最后大家的声音都比较大,表示他们的信心很足。所以下课的时候还有很多同学说老师,我可以背了,我背给你听。我能感觉到学生学会后非常开心的心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活力并且快乐的课堂。

  提出以下的建议:今后把教材备深一些,备细一些,把课件更加贴近实际教材一点,把握好教学目标,多看教学用书,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想收获会更多的。

  另外,在*时我们能够除了把常规抓紧,备好课,还要多些准备一些游戏,数学故事让学生能够更感兴趣,再有就是用爱心,耐心和微笑去鼓励学生或者表扬学生,我觉得做好这三点就足够了。

  希望在今后的每一节课里都能够感觉到老师上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上课时的欢笑。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图形,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2~4的乘法口诀,所以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口诀的意义、来源和用途。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解决了一个,剩下的留给让学生完成,增加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独立学习的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个一个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1-4的乘法口诀,所以应该先扶再放。再次,在完成做一做时,我应该让学生区分一下口诀和乘法算式,加深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

  二、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三、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四、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五、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本节课中我虽然在最后总结时提了一下,但不够突出。最好能把这个环节提到前面。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习活动中,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2、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3= 4×1= 2×2= 2×4=

  2×3= 3×1= 1×2= 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1)出示准备题:每次加5,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2)问: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5,第一个格是1个5,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5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5,并板书: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

  2.探究发现

  (1)学习口诀: “一五得五”(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出示*的图片(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五星有五个角,也就是1个5,可以列一个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教师板书:5×1=5一五得五)

  (2)学习口诀: “二五一十”(以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再出示二个五星,问:现在有几个角,是几个几?

  问:2个5是多少呢?谁能根据这个图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5×2=10 二五一十)

  学习口诀: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学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

  教师再依次出示三个五星,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

  教师板书三个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诀.

  (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

  (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

  三、巩固练习

  1.5×3= 5×4= 5×5=

  2.5×2+5= 5×3+5= 5×4+5=

  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2.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个5再加上1个5是3个5;3个5再加上1个5是4个5;4个5再加上1个5是5个5.)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习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 ,···”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我就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编?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记忆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体现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设计练习题时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这样,产生无意识记,其记忆的效果比强记省劲。游戏如下:

  1、对口令,即每句口诀一个同学说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学说出后部分或是小组对练、师生对练。

  2、写算式,学生自己练习写乘法算式,你喜欢写几个就写几个。这些游戏练习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出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1、让学生理解学习乘法口诀的必要。

  在此之前学生计算乘法的思维还停留在通过加法算式求和而得到乘法算式的积。如果不通过加法算式求和得积这种方法,有什么方法可使计算乘法算式达到又快又对呢?学生感到迷惑,从而使他们思考。这时学习乘法口诀的这种想法便水到渠成了。

  2、自己尝试,自己发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两句乘法口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又根据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编制另3个五的乘法口诀,最后自己发现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3、巧用游戏,练玩结合。

  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的最后我还让学生用这节课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室里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本课时的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数学的方法,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打基础。

  成功之处: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首先我通过创设福娃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说出乘法算式,思考计算结果如何得出,从而揭题《乘法口诀》,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探究的时候先让学生对照乘法算式,说乘法口诀各部分的意思,这一环节强调让学生多说,个别说,同桌互说,集体说,使每位小朋友能够真正理解口诀的含义。当得出两句口诀,对比分析,进行小结归纳编乘法口诀要先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再说乘法算式中的积。这让学生初步建立编写口诀的表象认识。之后,我设计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自己编写乘法口诀,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在找规律过程中发现记忆口诀的诀窍,更深层地认识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最后,对口令、开火车到顺背、倒背,形式多样地记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安排智力闯关的练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小朋友能够融入到学习的环节中,能够快乐地学习。

  不足之处:

  每一次磨课都暴露了我诸多的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评价、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课堂处理、与学生沟通都不够顺畅,环节与环节衔接的过渡不够自然,这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还需要深入细致地反思,每提出一个问题,需要预设学生的回答,又该如何衔接,这并不是暂时的眼前的问题,也不是一两日能够解决,需要在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沉淀中总结和摸索,了解学情、吃透教材,还有很长一段学习的过程,继续努力!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5)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计算使孩子感受到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除了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外,让学生经历除法的求商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从多种方法中找到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在课堂上,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景,用“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形式引入例题,之后再通过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动口说一说自己分的过程及结果、动脑想一想等来解决问题。之后又让学生交流分析想商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并通过对比从中选出最优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

  在教学时,我没有限制学生,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计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用想乘算除法,用口诀计算,用小棒分的,用加法计算的,用减法减4次减完的。看,这不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吗?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各抒己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设想,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后在比较中选择简便的方法。这样既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探索的快乐,又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图、声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还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相互启发,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摆小棒,通过摆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我创设了让学生摆自己喜欢的图形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图形说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摆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5的乘法口诀是开始课,学生在一年多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乘法,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中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孙老师在教学中有意安排了看图写加法算式作为复习,唤起学生的记忆,学生刚认识了乘法的意思,新旧知识的交换中让学生对看着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的认知就更深入了,在这基础上,老师顺水推舟,我们在计算这些加法算式的时候就显得很不方便,有什么好的办法,让我们很快就算出结果呢?学生在这个时候产生要学的需求,激起了学生想学的欲望。看似简单的复习题,但激起了学习的千层浪。

  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从编口诀――理解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这一流程来完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换给学生。

  复习后先让学生用5根小棒摆一把小伞,然后数一数本组5位同学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引出5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从活动出发引入新课,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又使学生满怀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所以我引着学生编了一句口诀后,其余的口诀都让学生自己编,再理解口诀的意思,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记忆口诀和巩固口诀这两个环节中,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形式来教学,如记忆口诀时有: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同桌互背、齐背等等。还运用开火车、对口令、口算抢答等形式来巩固口诀。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气氛异常活跃,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用这节课学习的5 的乘法口诀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了本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

  听了这节课后我有以下这些困惑: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本节课教材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至于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总数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背出5的乘法口诀,但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来源,表示的意义,书写及应用,本节课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我对教材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复习巩固

  新课开始之前复习几道连加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迅速说出得数,体会乘法口诀的简便性和必要性。

  口诀的数学形式

  5个5个数整理表格探索松果的数量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板书几个几,以及对应的乘法算式。

  口诀的唱读形式

  为了体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我采用形象的松果动画,在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上,从“一五得五”到“三五十五”这3句口诀,教科书完整给出,而后6句口诀则放手让学生在找出一定的规律后,通过类比的方法自己编出来。

  教师小结:编口诀时,我们把乘数编在前半句,积编在后半句。为了使口决念起来更顺口,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了十,“得”字省。编口诀时,我们一把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前面较大的数放在后面。

  口诀的记忆形式

  首先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计算乘法,就编出了乘法口诀,它读起来顺口,所以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外国人可不会,因此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其次探索口诀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记忆口诀的方法。教科书给出了两种记忆口诀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前一句推出后一句;一种是根据得数的特点进行记忆。口诀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积的个位不是5就是0。每相邻两句的结果都相差5。

  最后游戏巩固口诀:

  一只手有5根手指,一个小朋友说几只手,另一个小朋友就说出相应5的乘法口诀。

  阐释口诀

  如果老师忘记了5×5等于多少怎么办?

  学生想办法:可以用5个5相加算出得数;4个5加上1个5;3个5加上2个5;6个5减去1个5;7个5减去2个5;8个5减去3个5;9个5减去4个5。

  运用口诀

  课本31页第1题,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说出意义,列算式,根据口诀得出结果。

  需要更进的地方:

  1、表格竖着放观察起来会更明显;

  2、乘法口诀为什么到9?可以给学生做些解释;

  3、帮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体会每句口诀的意义和用途;

  4、交换两个乘数的乘法算式口诀是相同的;

  5、多形式记忆口诀,比如:到学生跟前去对口令,根据口诀说算式,根据算式说口诀等等。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5的乘法口诀。由于一年级时学生在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有5个5个数的经验,所以,学生这部分的内容学习难度不太大。本节课我出示情境图,明确图意,出示问题,同时出示表格,为了适当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我放手让学生去填写表格,写算式,编口诀。之后引导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结合算式含义分析清楚引起这个规律是因为:下一个比上一个算式多1个5,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明白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反思本节课,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简便优越性。可以增设课前的1分钟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学生出题,比赛口算,给学生明确出题的范围:相同的一位数连加,不超过10个,看谁算得又多又对,然后再导入新课。没有突破学生出现“五一得五”的口诀尴尬。我想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再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时,强调口诀的编写一般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相差5的规律去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要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由于本节课的难度不大,所以在练习中,我按部就班的按照书上的练习展开,缺少一些思维的提升,可适当增设一题有关乘加乘减的练习,为明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儿童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知识与经验。长期以来,教师对儿童学习基础的分析往往来自于对教材的分析,即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常规的教学方式一般也都是从一个情境入手,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得出一个结论。

  而这节课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正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从竞赛入手,在迷惑不解中先猜测老师计算快而准的致胜法宝是什么?然后通过验证的方法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所以,尽管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但有很多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此时我通过放手让学生验证,把学习知识的机会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一个探索者,而且由于没有过多的限制,他们的方法各异,可谓百花齐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还加强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在这节课中我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状态比以往也有明显改观。这样的岗位练兵公开课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学生在有趣的画手、数手指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了几个5连加的结果,为下面编口诀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我是让学生想有没有“更好的算法”,可以引起学生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需要。结果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直接就说出了可以用乘法。一问才知在家里已经提前学习了。我随即鼓励其认真思考,本节课会有新的收获,又鼓励没有学过的同学更加认真的思考,去超过别的同学。

  2、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在介绍编口诀的过程时,同时让其他学生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学生把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记忆口诀的活动中来,既有效地记忆了口诀,又加深了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4、三个充满童趣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和记忆口诀,体会利用口诀可以很快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今后,加强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纠正书写姿势、写一手干净工整的好字。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5的乘法口诀,同时能够自己发现口诀的规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的记忆口诀,能够用所学口诀解决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比如,学生在玩儿对口令游戏时,不能够很快对出口诀的下句,在做课后练一练时,仍有把口诀用错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口诀掌握不牢,另一方面,学生对口诀不理解;说到不理解口诀,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原因,比如,教师再问学生口诀有哪些规律时就应该讲透,让学生明白当乘数每增加1时积就会增加5,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理解5的乘法口诀,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锲机,这才是一堂好课,在本堂课中,我就没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比如:学生在做练习时又一道乘法算式时4×5=?学生给出的是4×5=24,而我当时只是问学生有四五二十四这句口诀吗?在学生回答没有的一瞬就走马观花的过去了,如果当时我要问学生,请你想一想3个5是多少?他就可能知道了4×5=20了,一次多么好的机会呀,就这样被我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研究学生,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锲机,让自己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优秀向导!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习“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不足之处是没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来理解。教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觉到,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6)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习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习。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今天这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很感谢各位老师来听课,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今天的听课评课活动,我有很多收获。

  1、在复习旧知阶段,呈现的教学卡片要由易到难,可先呈现算式卡片,再呈现口诀卡片,先呈现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再呈现后半句,让学生对前半句。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2-5的乘法口诀。在此过程中,甲生回答错了,可以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错误,要让甲生知道正确的答案,用他自己的嘴巴说出来,会加深印象。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如 二十四,甲生说四六二十四,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四六二十四,乙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说是三八二十四,教师要对乙生及时表扬,这种鼓励会让更多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如后面再出现 十八,同学们就会考虑到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教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

  2、在图画导入新课阶段,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收集信息,提炼文字信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观察图画搜集信息时,引导学生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如树上和地上的"小鸟一共有几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答案,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将不同答案板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乘法意义及口诀。第一个问题解决完以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限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计算,再交流方法,不同的学生方法可能不一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方法表述出来,鼓励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3、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要有练习,要让学生动笔计算,让学生有事可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还要组织好教学语言,语速不要太快,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干练准确,符合低龄儿童的胃口。

  4、注意教学细节,思维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如本节课中一共有几朵小花,一共有几只小猫,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必刻意拔高,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

  5、适当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主题图中的教学楼窗口个数,就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个主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窗口的个数,然后交流方法。

  6、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当一人或一组在回答问题时,其他人在做什么,是在听、在思考还是在玩,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常常不能集中精力,今后要多学习经验,多想办法控制课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老师们学习方法,多听多看多反思,努力追求进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通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特别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再联系乘法的意义,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最后编写乘法口诀;编写乘法口诀的教学,属于学习法则的课型,学生运用学习法则的思维模式,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让学生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掌握乘法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目的能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直观性、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摆小棒,通过摆自己喜欢的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我创设了让学生摆自己喜欢的图形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图形说出乘法算式,来引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为探求新知创下良好的开端。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通过摆图形,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悉,一方面5的乘法比较容易记,编口诀也不难。为了让学生学的更有趣一些,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

  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用了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小棒摆小树。一个小树有五个小棒就是1个5,两个小棒就有10个小棒,也就是2个5,并列出加法算式。以此类推,一直到5个小树也就是5个5,写出加法算式。让学生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编口诀,通过乘法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涨,效果也很好编完后大部分孩子都能背过5的乘法口诀。

  在巩固新知时,我设计了新颖独特的练习,首先基本性的习题,我是利用玩扑克牌在游戏中巩固5的乘法口诀;变式性的习题,我是采用送信的方式呈现;创新性的习题,我是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虽然每次呈现的方式不同,但是每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消化新知识。因为我知道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习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师的一基本功,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作为一节课的承担者,在没有走进课堂之前,对自己的设计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当你真正课堂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

  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一题不少孩子被忽略了。

  希望以后在教学中,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使自己的业务水*有个明显的提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知识时学习数学的方法,为更好地为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打基础。

  在教学中,我从谜语引入,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出手以后,利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曲,让学生为自己的这双小手而自豪,并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引入新课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在引导学生自主编制口诀时,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编写5×1和1×5的乘法口诀,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编口诀。第二个层次是编写5×2和2×5,大胆采尝试让学生同桌合作的形式编口诀。第三层次是编写5×3和3×5 、5×4和4×5、5×5的口诀,由学生自己编写。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的已有基础不同以致编出口诀的进度不一。编出的准确度也不同,在不对的口诀中我没有深究,让学生带着错,去进行探究规律的学习。

  让学生观察5的乘法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把握5的乘法口诀,从而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熟记口诀。这样由“扶”到“放”,逐步的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观地位,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启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知识的真谛。

  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生成是不同的,在听课是我不以学生答对为乐,而是全面关注学生,随机点不同的学生回答,从课堂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解决,在解决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更好地掌握编口诀的方法,更好的记忆口诀。

  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生性好动以及他们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的趣味性。分成三个层次:(1)针对性练习。(2)基本练习。(3)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记忆口诀。让学生自己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更给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中我的数学语言还不够严密,课堂教学语言还需要加强训练。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不足之处:

  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用哪句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精神不够集中。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中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俗话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便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于是,我改编了书上摆小棒的教学情景,而是设计了猜谜语,数一数手指头?用乘法表示,复习了上节课中乘法初步认识中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极大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这样设计既节省了摆小棒所花费较多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更直接、更直观,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

  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新课程也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所以我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最熟悉的一只手、两只手的手指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在这里让学生学会编写口诀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仿照,通过讨论得出另外3句口诀。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采取了半扶半放的教学模式,但太高估了学生了,因为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如果能从“扶”到“小放”再到“大放”效果应该会更好。先第一次放手把“三只手”弄清楚了,再放手到“四只手、五只手”就能更扎实地编好口诀,否则这节课学的不够扎实,将影响到后面口诀学习扎实与否。

  二、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做得不够。

  5的乘法口诀不是太难,应该加大力度让学生熟记口诀,可采用更多种方式背,每种方式还要做足,让学生对口诀能对答如流。还要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应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三、“学而时习之,不益乐乎?”

  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要采用不同的题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但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较趣味的题型没能完成,而只出现了一些题型较接近、较机械的练习,缺乏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最后看钟面的练习挖掘得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这个题材的作用,比较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还是无法摆脱长期从事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影子,还没有更好地适应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所以还是没有较好地站在二年级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是我将不断学习探索的新课题。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习“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不足之处是没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来理解。教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觉到,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听了韦老师的课,听后有一些想法和感受,现整理如下:

  1、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课的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导入比较新颖,利用孩子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台。

  2、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的语言比较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而且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倾听,协作以及分享。

  3、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增强自信心。

  4、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

  此外我觉得韦老师如果让他们把口诀读完整。再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口诀当场记下来效果那会更好的。其实刚开始还有七八位同学掌握不了,最后都比较熟悉。在最后的时候,韦老师用口令接龙的游戏,让全班同学都再熟悉一遍,最后大家的声音都比较大,表示他们的信心很足。所以下课的时候还有很多同学说老师,我可以背了,我背给你听。我能感觉到学生学会后非常开心的心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活力并且快乐的课堂。

  提出以下的建议:今后把教材备深一些,备细一些,把课件更加贴近实际教材一点,把握好教学目标,多看教学用书,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想收获会更多的。

  另外,在*时我们能够除了把常规抓紧,备好课,还要多些准备一些游戏,数学故事让学生能够更感兴趣,再有就是用爱心,耐心和微笑去鼓励学生或者表扬学生,我觉得做好这三点就足够了。

  希望在今后的每一节课里都能够感觉到老师上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上课时的欢笑。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7)

——《9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篇

《9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结束了《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还遗留很多大尾巴,可是没办法,时间迫人,只能继续和孩子们往下走,进入第三单元《6—9的乘法》的教学。

  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初认识“角”。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这个单元一共安排了4个信息窗,因为背口诀本身有些枯燥,所以在课堂上还是尽量安排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情景的现实性,便于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并在教学中逐步增发编制乘法口诀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师生共同编制口诀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最后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

《9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变情境创设为直奔主题。

  9地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学生已有了1-8的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这里没有必要故作“神秘“,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课的中心,“今天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猜猜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谁能来介绍几句?”这样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知道的9的口诀有哪几句,大大激发学生得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探索和交流。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虽然在没有教之前学生都知道9的乘法口诀是哪9句,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明白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因学生又前边学口诀的经验,本节课中我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口诀编口诀。当学生把口诀编完以后,就提出如下要求:“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或画图的方式把它的意思表示出来吗?”学生讨论交流画图,还大胆地上台展示和交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三、变机械记忆为有意义学习

  记住9的乘法口诀是多年来9的乘法口诀教学课永远不变的主题。但如何指导学生记住口诀呢?本节课让学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每一句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我很高兴我的学生都能发现许多条规律,如相邻的每两个积都相差9;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两句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反……,在学生说了很多规律后,我引导学生理解另一条规律: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为记忆9的乘法口诀作铺垫。

  由于在寻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这里我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以致没有时间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和进行适当的练习这并不矛盾,但是两者都需要时间,在探究这里舍得花时间,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了;探究如果不花时间那么探究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遇到这种矛盾,我该怎么办,需要我们一起探讨。

《9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之后一节练习课,既是对9的乘法口诀的一次练习、巩固,也是对乘法知识一次比较综合的梳理。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分了若干个有针对性的小环节,串成本节练习课。

  为了避免学生机械重复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口诀大王”评比:以自荐的形式进行比赛,谁在最短的时间里正确快速的背出7——9的乘法口诀谁就被评为本班“口诀大王”;“口算大王”评比: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快速的完成口算题的为本班“口算大王”。通过这个比赛环节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然后进入评星环节。首先是画图,如有3颗星星,圆形的个数是星星个数的4倍,画出圆形,画对一题奖一颗星。然后是解决简单问题,解答对一题也奖一颗星。比比最后谁得的星最多,评为数学之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给2道难易不同的拓展题,每答对一题奖励5颗星,谁得到10颗星就是本班的聪明之星。通过这样的调动,学生整节课学习气氛较好。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由于学生过于积极,课堂秩序有点乱:站着举手、边举手边喊“我”,看上去好像挺好,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有些环节耽误了一些时间,如评选过程中时间浪费过多等。在今后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8)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篇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中我得到了锻炼,学生的学习状态比以往也有明显改观。这样的岗位练兵公开课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1、学生在有趣的画手、数手指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了几个5连加的结果,为下面编口诀的活动奠定了基础。我是让学生想有没有“更好的算法”,可以引起学生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需要。结果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直接就说出了可以用乘法。一问才知在家里已经提前学习了。我随即鼓励其认真思考,本节课会有新的收获,又鼓励没有学过的同学更加认真的思考,去超过别的同学。

  2、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在介绍编口诀的过程时,同时让其他学生评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学生把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记忆口诀的活动中来,既有效地记忆了口诀,又加深了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4、三个充满童趣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和记忆口诀,体会利用口诀可以很快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今后,加强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纠正书写姿势、写一手干净工整的好字。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

  本堂课教学内容为小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用好道具、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景、兴趣导入为主。选自《西游记》中的一个小段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道具(手指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手指图,以及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如何让简单的教学内容上得生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在本课教学尽量能够体现以下几点:

  1、在上课期间充分的利用了道具,较好的运用了直观教学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还可以把数学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中紧贴主题,尽量地简化教学思路,使同学更准确、迅速的接受新课的学习内容。

  4、在探究中交流,经历口诀编写的过程。把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解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体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

  5、通过各种形式的的记忆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记住口诀,也是这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6、 在练习中升华,深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教师为学生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老师的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景、兴趣导入为主,在导入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道具(手指图)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手指图,以及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如何让简单的教学内容上得生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创新处理,在本课教学尽量能够体现以下几点:

  1、在上课期间充分的利用了道具,较好的运用了直观教学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还可以把数学课与美术课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中紧贴主题,尽量地简化教学思路,使同学更准确、迅速的接受新课的学习内容。

  3、在探究中交流,经历口诀编写的过程。把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引发学生多角度理解5的每句口诀的含义和来源,理解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体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投身于集体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精神。

  4、通过各种形式的的记忆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记住口诀,也是这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5、在练习中升华,深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进行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乘法”这一概念在脑海里,因此我在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去探究发现乘法口诀,并学会用乘法口诀计算。

  在“5的乘法口诀”新授课中,教学质量良好,感觉做的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我使用了喜洋洋作为导入,跟小孩拉近了距离,更容易的融入学生,使学生积极地去接受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教学事半功倍。

  2.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更注重学生的说,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更是在说数学,而且我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都掌握在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可以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更能达到本节课所预定的教学目标。

  3.在设计练习上,我设计了对口令环节,有师生对口令的,有生生对口令的。孩子都是纯真可爱的,对口令是一个节奏明快的练习,学生把对口令当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就把口诀紧紧记牢了。

  作为一个新老师的我来说,不足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这些都是需要我在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入部分:在这方面上,我利用动画主角作为导入所占本节课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有点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是被引起了,但是一下子又沉没了,感觉得不偿失,又点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2.教学过程方面:在实现“数、想、说、做”这四步曲的时候,明显的感觉没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学生觉得老师让我们摆一下小棒,并不知道摆小棒后面的意义。我想,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做这四步的时候时间分配不当和老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学生没完全听懂老师的要求。所以才会导致没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

  3.练习方面:在练习上面,我应该多出点难度不一样的题目。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书本上的练习只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然而,成绩优秀的学生感觉练习没什么难度,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们更应该准备一些提高题去满足需求不一样的学生。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5

  《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本节课教材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至于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总数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背出5的乘法口诀,但是不知道乘法口诀来源,表示的意义,书写及应用,本节课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我对教材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复习巩固

  新课开始之前复习几道连加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迅速说出得数,体会乘法口诀的简便性和必要性。

  口诀的数学形式

  5个5个数整理表格探索松果的数量和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板书几个几,以及对应的乘法算式。

  口诀的唱读形式

  为了体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我采用形象的松果动画,在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上,从“一五得五”到“三五十五”这3句口诀,教科书完整给出,而后6句口诀则放手让学生在找出一定的规律后,通过类比的方法自己编出来。

  教师小结:编口诀时,我们把乘数编在前半句,积编在后半句。为了使口决念起来更顺口,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了十,“得”字省。编口诀时,我们一把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前面较大的数放在后面。

  口诀的记忆形式

  首先介绍乘法口诀的来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方便计算乘法,就编出了乘法口诀,它读起来顺口,所以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外国人可不会,因此乘法口诀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其次探索口诀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记忆口诀的方法。教科书给出了两种记忆口诀的方法;一种是根据前一句推出后一句;一种是根据得数的特点进行记忆。口诀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积的个位不是5就是0。每相邻两句的结果都相差5。

  最后游戏巩固口诀:

  一只手有5根手指,一个小朋友说几只手,另一个小朋友就说出相应5的乘法口诀。

  阐释口诀

  如果老师忘记了5×5等于多少怎么办?

  学生想办法:可以用5个5相加算出得数;4个5加上1个5;3个5加上2个5;6个5减去1个5;7个5减去2个5;8个5减去3个5;9个5减去4个5。

  运用口诀

  课本31页第1题,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说出意义,列算式,根据口诀得出结果。

  需要更进的地方:

  1、表格竖着放观察起来会更明显;

  2、乘法口诀为什么到9?可以给学生做些解释;

  3、帮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体会每句口诀的意义和用途;

  4、交换两个乘数的乘法算式口诀是相同的;

  5、多形式记忆口诀,比如:到学生跟前去对口令,根据口诀说算式,根据算式说口诀等等。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6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用棒子摆小伞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跳得高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意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时反应较慢的陈树勇、尹焯锋、曹家建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学生把应该用加法计算的题目写成乘法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7

  今天这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很感谢各位老师来听课,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今天的听课评课活动,我有很多收获。

  1、在复习旧知阶段,呈现的教学卡片要由易到难,可先呈现算式卡片,再呈现口诀卡片,先呈现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再呈现后半句,让学生对前半句。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2-5的乘法口诀。在此过程中,甲生回答错了,可以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错误,要让甲生知道正确的答案,用他自己的嘴巴说出来,会加深印象。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进行评价,如 二十四,甲生说四六二十四,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四六二十四,乙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说是三八二十四,教师要对乙生及时表扬,这种鼓励会让更多孩子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动脑思考,积极发言,如后面再出现 十八,同学们就会考虑到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教师的评价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很重要的。

  2、在图画导入新课阶段,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从图中收集信息,提炼文字信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观察图画搜集信息时,引导学生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如树上和地上的小鸟一共有几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答案,指明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的意义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可将不同答案板书,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乘法意义及口诀。第一个问题解决完以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限定时间让学生思考、计算,再交流方法,不同的学生方法可能不一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方法表述出来,鼓励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3、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一定要有练习,要让学生动笔计算,让学生有事可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还要组织好教学语言,语速不要太快,要有节奏感,语言要干练准确,符合低龄儿童的胃口。

  4、注意教学细节,思维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如本节课中一共有几朵小花,一共有几只小猫,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必刻意拔高,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

  5、适当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主题图中的教学楼窗口个数,就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个主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窗口的个数,然后交流方法。

  6、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当一人或一组在回答问题时,其他人在做什么,是在听、在思考还是在玩,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常常不能集中精力,今后要多学习经验,多想办法控制课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老师们学习方法,多听多看多反思,努力追求进步。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新教材对2——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作了较大的改进,由于学生已经有五个五个数数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能较好地凸现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如: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小手引入,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教学中,我尤其注重思维过程的教学,在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画小伞,5根一把,直观上认识几个5相加是几,并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一个一个解决,逐步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更侧重让他们讨论怎样记更快更牢,忘了下一句怎么办。孩子们很会想办法,记的效果也很好。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却比较难以把握。在本节课中我的课堂就不够开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让学生完成那张表格时,其实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图来自主完成这张表格,而我却引导着学生一格一格的看。其次在写乘法算式和编乘法口诀时,我没有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起点,不敢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编口诀,生怕他们囫囵吞枣,没弄明白过程就得到结果。应由扶到放,给他们自主的空间。

  二、数学教学是要从孩子们的知识起点出发,预设教学。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学得很没耐心,反思我的教学过程,很多孩子都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了,你再从头一点一点的教,他们肯定不愿再耐心的学了。所以孩子已有的知识起点很重要,我们把握好这点就可以把握好整个课堂的重心与节奏,就能把握好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

  三、缺乏应用口诀和写口诀这一环。在作业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那五句口诀的意思,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就强调这两个算式都应用这同一句口诀,学生可能错误会少些。此外,写得太少,有些孩子口诀里汉字数字相混淆。

  四、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不能只局限于书本。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新教材对2——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作了较大的改进,由于学生已经有五个五个数数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能较好地凸现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学中,我尤其注重思维过程的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在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研究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然后小组交流想法,最后全班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体现了主体意识,学到了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0

  我认为《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是本册教材中最难把握的课型。本课的重点是:1.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2.会列除法竖式;3. 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方法择优的能力。难点是:探索口诀求商的方法和对除法竖式算理的理解。

  成功之处:

  一、解读文本,加厚内涵底蕴

  方老师是一位很有能力的教学能手,课堂评价语言自然、流畅、恰到好处。她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做到扎实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重点在“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方法择优的能力”这一目标上进行突破。

  每一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的.学习就是充分唤醒已有的经验,进行再加工以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这节课,方老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共性规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提出“你想怎样 15÷3计算”的问题后,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用不同的知识与途径想出求商的方法。接着又做了提示:“我们可以借助学过的*均分的知识,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也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计算,想出了“摆小棒”、“用乘法算式求商”、“用口诀求商” 等几种方法。一一给予肯定,又进行了归纳板书,让孩子直观地了解这几种方法,又接着问了一句“你喜欢哪种方法?”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都认为用口诀求商简单,因此都想用这种方法。老师这时给予说明:我也喜欢用乘法口诀求商,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要学会从多种方法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好方法。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算法,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以展现,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他们多中选优的能力。

  二、多元协同,体现师生物和谐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除法竖式是一个新知识点,也是重难点,因此,在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方老师特意做到语速变慢、吐字清晰,一步一点,一步一读,就怕学生漏掉一个环节。方老师想到了多元协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理解,收到很好的效果。方老师制作了一个小动画,呈现出“把8 朵花分一分,每次拿出2朵,共拿了4次”这样一个画面,让学生经历*均分的过程,并清楚地看到8朵花里面有4个2朵,4个2相加可以写成4乘2,也就是除数与商相乘,结果是8,最后看一看原来放8朵花的圆圈,里面一朵也没了,因此8-8=0,充分理解了第二个8表示什么意思,0怎么得来的。这样,学生一起经历除法算式每步的含义,并总结了“一除、二乘、三减”的除法竖式的经典规律,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不但深深理解了“怎样做”,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做”。

  多媒体的运用从感观上引起学生的刺激,引发他们的兴趣,既快捷,又高效,真正做到了生与物的和谐。

  三、关注习性,实现最优发展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最多十几分钟就坐不住了,在讲课时,方老师注意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并不时用语言刺激他们的感官,如“瞪大眼睛眼睛看向黑板”“看哪个同学的眼睛是火眼金睛”等,既关注了个体,又面向了全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习惯,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

  不足之处:

  教学的过程不可能踏雪无痕,本课当然也有点滴不足之处:在“我采了8朵花,每种2朵”这一信息提问题时,学生对包含除不太理解,对*均分印象深刻,几个学生都说“*均每人采几朵时”,师没有抓住时机去演示一下,而是自己简单地讲述,有点牵强,有的学生还可能不太理解,如果老师才此处再通过演示稍加点拨,我想学生对除法的两种意义的理解会更透彻。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一个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后引入杂技表演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 ,···”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的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非常好。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摆小棒,让学生理解1个5、2个5……,从而理解乘法的的含义。首先,第一个层次是5×1 1×5的乘法口诀,老师编给学生看。第二个层次是编5×2 2×5的乘法口诀,采用半扶半放的形式,师指导学生编口诀。第三个层次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人一组学生自己编口诀。第四个层次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这样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探究新知。教师始终处于客体地位,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同时,在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均分的含义了。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3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中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俗话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便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二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于是,我改编了书上摆小棒的教学情景,而是设计了猜谜语,数一数手指头?用乘法表示,复习了上节课中乘法初步认识中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极大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过度到新知识的学习。这样设计既节省了摆小棒所花费较多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更直接、更直观,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在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自己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新课程也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所以我先让学生观察自己最熟悉的一只手、两只手的手指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在这里让学生学会编写口诀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仿照,通过讨论得出另外3句口诀。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采取了半扶半放的教学模式,但太高估了学生了,因为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如果能从“扶”到“小放”再到“大放”效果应该会更好。先第一次放手把“三只手”弄清楚了,再放手到“四只手、五只手”就能更扎实地编好口诀,否则这节课学的不够扎实,将影响到后面口诀学习扎实与否。

  二、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做得不够。5的乘法口诀不是太难,应该加大力度让学生熟记口诀,可采用更多种方式背,每种方式还要做足,让学生对口诀能对答如流。还要侧重口诀记忆的方法,应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有快有劳的记住口诀。

  三、“学而时习之,不益乐乎?”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要采用不同的题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由浅入深,但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较趣味的题型没能完成,而只出现了一些题型较接近、较机械的练习,缺乏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最后看钟面的练习挖掘得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这个题材的作用,比较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还是无法摆脱长期从事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影子,还没有更好地适应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所以还是没有较好地站在二年级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是我将不断学习探索的新课题。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课前预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的知识起点,而不是理想化的。应该考虑学生会怎么说,怎么做。而不是我想让学生怎么说,怎么做。应该考虑怎么去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抓住课堂的生长点,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而不应该是预设了理想的课堂,而被现实弄得束手无策。 所以基于这样的现实,我在一开始的那个环节中是这样预设的,又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于是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红梅公园玩,首先我们去划船的地方。瞧,一只船坐几人?"简单的一句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再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出几只船坐的人数。让学生观察,发现"几个几相加",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老师引导:"由'几个几相加'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但这有几个注意点:其一,乘法口诀用什么字写?其二,当积是两位数时,要不要写"得"字?其三,"二五一十"中的"一十"是什么意思?其四,"五五二十五"还是"五五二五"?老师引导:"25"你们是怎么读的?就按你们读的那样来编!最后"四五二十"还是"五四二十"?由于之前教1~4的口诀时,我引导学生读一读,比较之后,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我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因此,在这节课中没出现那种情况了.先和学生一起学习“1个5”的乘法口诀,然后由扶到放,逐步给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受。不足之处是没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来理解.教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觉到,新课程要求我们的课堂是开放性的,在我们的思维中这样的理念是理解得很透彻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怎样才可以放得很开,但是又不会让整个教学脱离主体教学,不会走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极端,这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把握好,即时调控。学生方面,反馈到哪里为止才合情合理,才不会跑调?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努力,才能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

  -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5

  《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新课标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便于学生掌握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规律性,能让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解决问题与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去。前面学习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口诀的记忆,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成功之处: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1个5是5,得出一五得五;一个人有2只手,2只手一上共有10个手指2个5是10,得出二五一十。让学生从具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通过拍手游戏、对口令、猜卡片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

  不足之处:

  在练习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诀一般把小数放前面,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让学生说说用哪句口诀,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句乘法口诀一般能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教学要讲究课堂效率,课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但题目较多,没有做好归类,导致学生到最后精神不够集中。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扩展9)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

  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

  好奇心强,易冲动,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的口算练习,再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六一儿童节装扮教室的情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问题来源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通过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发现,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主题图另外2组信息,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从而引出除数是7、9的除法,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计算497、279,并点名说出求商时所用的口诀。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想乘法口诀,口诀缺几商是几。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3、精心设计活动。

  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设计成帮助动物宝宝们解决难题。1、小猪吹泡泡 :小猪正在练习吹泡泡节目呢,你算对了,就能让小猪吹的泡泡飞得更高哟!2、小猴摘桃子:大家齐了协力让小猪的泡泡吹得更高了,小猴可急坏了:原来小猴子想摘些桃过节,可是树太高了,需要爬梯子,梯子上有除法算式,算对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却没学过除法,你愿意帮他吗动物找朋友。3、动物找朋友:看到同学们如此厉害,有几只动物宝宝来到了我们班,想和大家交个朋友。谁能解决我身上的问题,谁就是我的好朋友!这样,通过一个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向苦难挑战的勇气,并且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又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不足之处:

  对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不够,感觉上就是让学生模仿用口诀求商,而未能突出想乘算除,如455应该先想几乘5等于45,因为五九四十五,所以商是9。具体方法是:先看除数,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就想几的口诀,口诀缺几商就是几。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2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9页的教学内容。《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要求学生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我这节课基本上是按照导学案的步骤来的,没有用课件,因为学生已经学会用1---8的乘法口诀求商,在此基础上,学习这节课就非常简单了,学生完全可以按照导学案的步骤一步步自学完成。但是,讲完一节课都会有得有失的,下面就自己的得失谈谈我的做法:

  一、由复习引出教学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很快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因此,我由复习相关内容很自然地进入了本节课。如:我先让学生用手来回忆背诵9的乘法口诀,然后出了一些用1----8的乘法口诀求商、求积的口算题,让学生边口答结果边背出所用到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部分的教学采用了:引放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很简单,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完成,只需要在重点部分点一下就行。先让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的设问导读部分,在第一题列算式的时候,部分学生列了乘法,虽然乘法也对,但是要注意到“可以摆几行?”的“?”的话,解决这个问题涉及到*均分,应该列除法,大部分学生知道列除法,但说不出来为什么,这时就需要老师适当的点一下。

  三、练习部分:利用游戏活动进行训练;

  为了不让学生做题时无趣,让学生动起来,就必须要依靠游戏活动。因此,在本节课的练习训练中,我设计了一个送信件的游戏活动。此活动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比如说:游戏活动时,课堂纪律有点乱。在送信过程中,收信人没及时发现送错的信。此环节中,如果按小组有顺序的送信,收信人就可以看清信件上的内容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其次,时间未掌握好,临近下课,学生还在做练习;课堂小结匆匆结束。如果此环节不再进行,在游戏结束时进行本课小结,效果会更好些。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3

  本节课教学9的乘法口诀。而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阶段,因此在课始我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课的中心,这样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的一开始,我呈现了一个10×9的方格图,每行的10格中都有9颗☆,由此提出问题:1行有9颗☆,2行有几颗?3行、4行……9行呢?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完成“几个9”连加的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让学生直接利用列表计算的过程和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填出9的乘法口诀。

  接着,我安排了“试一试”作为练习题,要求学生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因为教材没有通过例题来教学这类算式的计算,而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独立完成,这样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有了之前的做题经验,这一题学生做起来没有困难。

  由于记忆9的乘法口诀有特殊规律可利用,即:是几个9的和就应比几个10少几,所以在“想想做做”的第1题中,教材组织学生再次观察例题图并借助填表探索并发现上述规律,启发学生利用这个规律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第2题,通过题组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一句乘法口诀直接写出相关的四道乘、除法算式的得数,进一步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第3题,通过每组两道算式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巩固对一些难度较大的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第4题,是用竖式计算有关9的表内乘、除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刚刚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

  但是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由于我在寻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花了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而浪费过多的时间,导致设计的练习,没有全部做完。该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地探索和进行适当的练习并不矛盾,但是两者都需要时间,该如何合理整合呢?我有些困惑。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枯燥。我利用课件“猴妈妈分桃”,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合作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在交流法中通过用摆小棒的方法求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获取新知,有的用依次减的方法、还有的用乘法口诀,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在比较中选择简便的方法。这样即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但学生在选择求商的最佳方法时出现分歧,说明学生择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我要加强培养。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完成,以活动促发展。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要上好一节课不但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备学生,这样才能恰当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整节课注意到了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获取新知、发展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5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均分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之上而开展教学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索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情境图,自己发现、提问、解决主题图的三个问题;练习中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预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有以下方面:

  1、注重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活”起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易冲动,因此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了口算练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的欲望。用口算练习来复习与检测学生的学习基础,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同时,口算题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的有效途径,这个老传统应该被我们传承下来,简单又实用。

  2、创设情境,注意培养学生提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学习新知识时,通过让学生去观察、独立分析,找出情境中的隐含条件,从而尝试把问题解决了。注重培养、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六一”节为同学们布置教室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已有的数学条件进行分析理解,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

  但在教学当中我也产生许多苦恼。作为新教师在驾驭课堂的能力方面还有些欠缺;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所讲内容上,甚至有的学生完全没有听课状态,我想这可能与他们已有的坏习惯有关,也可能是我校这群孩子家庭条件和家庭环境造成的。总之,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是我一直关心的也是一直没有处理好的,我也正在为这方面而不懈努力着,但我想这会是一个很困难,很漫长的过程。此外,本人在教学方面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还掌握的不够完整,教材不够熟练,讲课也不够精炼,甚至有些练习课上重难点不突出或把握不准,可以说真的是在从零甚至是从负做起,需要提高和学习的方面很多很多,我总在不停的反思自己,希望自己会很快的进步,也希望能够得到本校教师的批评指正。在此也非常感谢学片老师的金玉良言,犹如一缕明光,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也非常感谢候老师悉心关注我校的发展,为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指明方向;我想在他们的帮助下,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会走的更远!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6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对于学生学会(表内除法的)求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易冲动,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的口算练习,再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六一”儿童节装扮教室的情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问题来源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通过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发现,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主题图另外2组信息,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从而引出除数是7、9的除法,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计算“49÷7”、“27÷9”,并点名说出求商时所用的口诀。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想乘法口诀,口诀缺几商是几。

  4、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7

  数学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才显得真实面精彩。这节课,教师抓住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精心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让学生想、说、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建构知识,使得数学课堂真正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趣味化,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生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8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对于学生学会除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景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情境图“动物王国的小动物来听课,他们一起来这里看一看我们上课,并且要考验我们的故事情境。并注重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活”起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易冲动,因此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的口算练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问题来自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再次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3、精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爱玩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习十一的四道题联系起来,设计成一个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有麻烦闯关游戏。创设情境:首先是猴子们想摘桃子吃,可是树太高,需要爬梯子才可以上去,梯子上有算式需要我们做对了才可以爬上去摘桃子。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先由他们小组里进行比赛谁最快做完。猴子们的困难我们解决了,但小兔子的麻烦又来了。他们想过对面摘磨菇,可是面前有条小河,要想过去,必须把对面的算式的得数和小兔身上的数子相同,把它搭成一条桥就可以过去了,你们能帮帮它吗?小兔终于过了河了,现在小鸟也有麻烦,它们去找东西吃时,迷路了,找不到家,它们身上都有一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和它们家的门牌号码是一样的。你们能帮它们找到家吗?小鸟也回家了,麻烦应该没有了吧。对麻烦没有了,可是小猪也来跟大家玩一个吹泡泡的游戏,看谁能把小猪吹出来的泡泡算式算出等于几。通过一个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想苦难挑战的勇气,并且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9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大家都听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吧。(课件出示)后来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带回了一些鲜美的桃子。从而引出例题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通过动手操作,思考,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得出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找朋友”……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通过这节课,学生既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我也从中学到了,数学教学一定要多花费心思,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充满活力。

  不足之处:

  1、在学习计算方法时,不细致,应揭示出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乘法口诀求商。

  2、语言上还欠锤炼。有的环节语出后欠精确,以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向他人学习,使语言更具感染力。

  3、注意课堂的生成。在找朋友环节,3除以3和1除以1是一对朋友。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一课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算法的多样化。

  一、欣赏学生,给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和认可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和源泉,在学习上只要得到老师些许的肯定,就会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中,要注意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不断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激励,让学生在自信中提出问题,在自信中探究问题,从而在愉悦的心境中完成整节课的学习。

  二、相信学生,给学生一片探究的天地。

  在课堂中搜集信息和提出问题都由学生来完成,解决问题更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交流的空间,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不同算法的展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了解了多样化的算法,

  三、精心设计活动,掌握巩固新知。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好的练习设计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新知。在练习时我分层次设计了四道练习题,这些题的设计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习题,有效地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除法题,巩固口诀求商。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出示除法题既巩固了口诀求商的方法,又为本节课继续学习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2、问题来自于学生,便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对于书上提出的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便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数学学习活动的实现。在新课阶段,学生探究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进行了评价,使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是学生体验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讨论交流各自个性化的算法,让孩子们在倾听他人意见时,反思、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体验到同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

  3、精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习题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播放。在练习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练习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层次性、应用性和开放性,每道题都有其侧重点,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环节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问题为中心。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通过上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下功夫,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1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对于学生学会(表内除法的)求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在学习新课前先进行开火车的口算练习,再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六一”儿童节装扮教室的情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习的欲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2、问题来源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观察整幅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画面中,通过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发现,找出图中的三个有效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因为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放手让学生根据主题图另外2组信息,自由提出问题并解决,从而引出除数是7、8的除法,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计算“49÷7”、并点名说出求商时所用的口诀。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想乘法口诀,口诀缺几商是几。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经历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计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将新知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对于书上提出的三个除法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3、精心设计活动。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设计成帮助动物宝宝们解决难题。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小兔子回家。

  (3)摘星星游戏:学生跟唱《小星星》,然后摘星星并问题。

  通过一个有连贯性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敢于向苦难挑战的勇气,并且培养了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又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但是上完课后,我也感到一些不足:对于为什么能用乘法口诀求商突破不够,感觉上就是让学生模仿用口诀求商,而未能突出想乘算除,如49÷7应该先想几乘7等于49,因为七七四十九,所以商是7。具体方法是:先看除数,除数乘几等于被除数,就想几的口诀,口诀缺几商就是几,应该多让学生说想法。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2

  本周我校进行了“数学两周e课”教研活动,今天我有幸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是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求商的探索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情境“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后分果子的故事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二、在教学例题1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借助小棒,设计了“分、写、说”这三点具体的活动要求,鼓励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再让学生展示算法,用连减、连加,乘法口诀三种方式解决猴子分桃的问题;最后让学生比较用哪种方法最好,学生选择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优化算法,点出课题,进行小结。

  三、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课堂中通过“开小火车”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练习时,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多动手、勤动嘴,在练习中不断总结、进而达到熟练使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目标。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关注学情。明确讲解新知识之前,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和具备知识,了解本班学生特点,感兴趣话题等;还要明确课中,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什么,对于学生不具备的知识,如何弥补,怎样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情的把握至关要!

  姚校长生动形象的“汽车如何从弯道驶进高速路口”的比喻,更让我深深的明白:依据课标制定出教学重点后,只有明确学情,方能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数学老师,教两个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情也各不相同,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方能帮助学生学有所获。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更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细节性指导。教师要做到“眼中时时刻刻有学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蹲下来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很简单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仍然是难点,课堂中要更多的关注他们,教会他们最基本的思考做题方法。如:在教学12÷3=?用乘法口诀计算时,如何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表中快速的提炼出“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就需要做更加细致的方法性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通过反复的练习,自我总结、提升,最后达到能熟练计算。

  3、教学语言不但要简练,也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差,这就要求教师“修炼自己”,用必要的表情、动作语言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课堂的活跃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重视对学生做题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要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形成规则意识。做完题之后养成检查,同桌互对,会的教不会的,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并鼓励优等生,不断挑战自我,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地方,也发自内心的感谢各位数学老师百忙中抽空来听课,以及课后认真、细致的指导,使我明确了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争取使自己尽快的成长,力争使每一节课更加的扎实、有效!

  成长,在路上!愿自己在英语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幸福的成长!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3

  一开始上课,我先带领学生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并选出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样求出商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然后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用口诀求商的经验参与到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中来。从课堂效果来看,应该先复习一下:7、8、9的乘法口诀。因为口诀背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着求商的准确率和计算的速度。在接下来的情境创设中,老师的语言太繁琐,可以省略掉这一部分。在反馈预习情况时,让学生从情境图中任选一图,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桌交流交流。在汇报:“怎样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的时候,学生直接说出:可以想口诀:七八五十六。但是学生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可以想这一句口诀求商,应该强调:因为算式中有56和8.所以想到了“七八五十六”。还可以“看除数想口诀”。

  在接下的练习中,形式太单一了,让学生先算书中的题目,再一个一个的汇报。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动起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小猴子摘桃子,可以开展比赛,算完了的学生大声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再如:小鸟回家。可以让学生的手里拿着算式卡片,先算出得数,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最后再亲自送小鸟回家。

  总之,因为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课堂调控能力有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沿着“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在路途中我会积极的多听师傅的课,多向老教师请教。争取让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4

  今天教学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节,这是第七单元的开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除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对除法横式的各部分意义和名称已经学会了,应用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还没有掌握好。

  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信息窗引入,在提出问题时有点难,学生举手的不是很多,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先交流一下再说提出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后,列算式学生列的很正确,在求商时,有的同学用了上一单元的方法,很快说出了商,有的同学还不认真想,我用分小棒的方法从除法的意义出发,引导学生找出算式的商,在提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已经熟悉,提得很好,列式求商也比较顺利。在学习除法竖式时,学生能够明白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在做竖式练习时,个别学生一开始还是不会写,在老师巡视指导后,能够自己写对了。

  在列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一些同学不知道怎样列,也就是说,这个环节还应多练习,这是学生的弱项。这节课本来打算用课件上,可是突然停电,给上课带来了一点麻烦,这也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还应注意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存在。

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5

  每次上完一节课,都会感觉有得有失,《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亦是如此。下面我就谈谈对于这节课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新课程倡导课堂的开放性,那么,我们就要解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我认为,在新课程中,“教”教材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本节课的知识点,将例题和想想做做的第1题有效的结合起来。例题中首先呈现的是一个10×9的方格图,每行的10个格中都有9颗星,根据题意完成“几个9”的连加的计算,再利用列表计算的过程和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填出9的乘法口诀。在例题中,方格图是没什么大作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想想做做”的第1题中组织学生观察例题图并借助表探索并发现上诉规律,启发学生利用这个规律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因此我考虑将例题和想想做做的第1题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其互相渗透,课后感觉效果不错,学生既完整地编出了乘法口诀,又利用起方格图的规律很好地掌握了背诵口诀的方法。

  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教学口诀时,我先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性,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总结1—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自己编写总结9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我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同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介绍了手指记忆法,通过示范介绍、模仿尝试、互相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对枯燥的口诀记忆产生了内在的自觉的需求,获得了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的“双赢”。

  这样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进一步探寻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焕发生命的场所。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在教学中凸现了学科特性,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如运用我们古代预知天气的《九九歌》,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习活动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使得学习效果得以最佳彰显。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在课的最后我创设了一个9元超市,在学生学会了9的乘法口诀后,我并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会背的基础上,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乘法口诀。通过解决诸多此类的实际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明确学好数学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

  整堂课也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于口诀的强化练习中,由于没有做到细致的考虑,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顾此失彼的问题。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反馈中很难涉及到每一个人。还有,很多补充的知识如《九九歌》,在教学的时候讲的比较浅,如果能够深入进去就更好了,另外整堂课的气氛没我想象中的那么活跃等。

推荐访问:乘法 口诀 课后 5乘法口诀课后反思3篇 5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1 5的乘法口诀的课后反思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