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全文完整)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3-31 12:36:02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1  出处或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2  昔闻洞庭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全文完整)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1

  出处或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2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扩展阅读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扩展1)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1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古诗简介

  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被誉为“登楼第一诗”,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这首诗是大历三年(768)冬,诗人自*(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后写的。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

  翻译/译文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凭轩:靠着窗户;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是一组工对严整的句子。岳阳楼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一般来说,五律的首联不必对仗。诗人之所以要运用对偶句,就是因为通过这种严整的对仗,强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

  登上岳阳楼,是为了观赏洞庭壮景。颔联紧承首联的“上”,写登楼后所见。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从“实”和“虚”的手法上指出了这两联诗写景的差异。孟浩然的诗句是他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而杜甫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从这个无比广大的角度来描写洞庭湖,就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表现出了洞庭的壮阔气象。这当然与杜甫的怀抱有关。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和国家的命运放在心上,所以,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这其间包含了诗人对往事痛苦的追忆过程。黄生说:“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指出了诗人情绪的起伏和诗人表现手法的巧妙。诗人运用这种阔狭的鲜明对比,把自己的坎坷遭遇描述得更为突出,正如浦起龙所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起到了互为映衬的作用。这一联从写景转入抒情,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结构严谨,层层变换,步步深入,显示出杜甫娴熟的诗歌表现技巧。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就在这一年八月,吐蕃进犯,京师*,边陲屯兵,战事频繁。同年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等作乱,杀死节度使李怀仙,自称留后,逼迫朝廷认可。这就是所谓“戎马关山北”的史实。诗人想到这里,不禁涕泪纵横。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最后这一联,诗人由个人扩展到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老早就听说洞庭湖水广阔无垠,蔚为壮观,今天总算登上了岳阳楼得以亲眼目睹。里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今天登上了岳阳楼,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能不高兴吗?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来看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哪里高兴得起来呢?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今天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吴楚”,本是周代的两个诸侯国的国名,这里指的是吴地、楚地,即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吴地是长江下游地区,楚地是长江中游地区。吴在东,楚在西。“坼”,裂开、分开。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日夜”,白天晚上,日日夜夜,“浮”,浮动。“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不要简单认为这是夸张手法,应当认识到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溶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不是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呢?这是一个方面。如此扩大的境界和气魄,是不是使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经世浩茫连广宇”的胸怀呢?可以的。因为诗中境界的大小、高下、深浅,总是同诗人的感情、胸怀有一定联系的。

  腹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船,也许看到了自己的小孤舟,也许看到了湖中的船,想到了自己的孤舟,不管怎样,反正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自己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还应看到,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本身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我们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凭”,依靠。“轩”,窗户。“涕泗流”,泪流纵横。这句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水”。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气魄宏大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腹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以上四句,既已写出登临所见之景;后面四句,则写登临所生之情。然而并非上四句只写景,与情不相关,下四句只写情,与景不搭界。前后两部分的关系是情因景生,景以衬情,浑然一体,组成有机的抒情感怀意境。颈联二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

  整首诗,诗人将自己隐在楼、川、雁、山等景观后,让楼去观览,川去迂回,让雁牵愁心飞去,山衔好月走来。天地万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载体了。

  首联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登上岳阳楼,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颔联中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你看,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山衔好月来”一句,想像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颈联写诗人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朦胧中的幻景。

  尾联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译文:

  不能插翅飞向寥远苍茫的太空,却违心地在湘黔来去浪游。

  三年来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叶小舟。

  翩飞的白鹭激起了诗的灵感,又见青山隐现在天的尽头。

  但我仍嫌未能饱览奇绝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阳楼。

  注释:

  苍茫:形容洞庭湖的景色。

  浪荡游:毫无意思的放浪江湖之游。

  夜郎客:诗人曾在靠近古夜郎国的峡州任职。

  柁:同“舵”,这里指代船。

  赏析:

  题写岳阳楼的诗文很多,萧德藻虽与与杜甫之作同题,但他避开了原有名篇的格局,写登临前所见所感,最后采用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篇末点题法来题写岳阳楼。这样写算是比较聪明的。

  首联便发感慨:“”“苍茫”原意指旷远无边的样子,“浪荡”则指放浪游荡,这里相对而言,乃是别有含义,不妨说是诗人抒发这样的感慨:可叹不能像范蠡那样,乘扁舟到遥远的五湖去,在那海阔天空处尽情遨游,却违背着心愿,被拘在湖南游来荡去。

  颔联承上,叙述自己几年来的“浪荡游”。诗人的慨然是不无道理的。他三年夜郎为客,今秋今日又泛一叶扁舟在洞庭湖上,的确是不曾挪离湖南一步的浪荡游。关于萧德藻的生*,资料很少,不过根据此联所写,倒可略知一二。

  颈联写游洞庭。身置八百里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诗人不由得兴致勃勃。随着船身的一颠一簸,他的眼光也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地搜寻着美景,忽而在白鹭翩翩起飞处,他捕捉到了美,从而激起了灵感,吟出了诗句;忽而又在那遥远的天尽头,他看到了隐隐青山。“得句鹭飞处”颇有诗味,与下句动静结合得妙,很有情趣,虽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势,也算诗中较好的一联。白鹭、远山,画面开阔;一动一静,境界多变。然而诗人意犹未足,于是引出下一联。

  尾联上句说“犹嫌未奇绝”,意犹未足;下句说“更上岳阳楼”,干脆弃周登岸,他要高瞻远瞩,在更开阔的视野中,去发现“奇绝”的景色。这里化用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不能别创新境,也做不到更深刻,更尖锐,更集中凝炼,更激动人心,却也换了一种说法,有些新趣。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3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创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干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干坤:天地,此指日月。

  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赏析:

  《登岳阳楼》主要事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诗在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种种矛盾之中,显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动人。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事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事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事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事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事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事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事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事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事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事登上来了,这事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事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事“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事“洞庭水”不事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事要突出的,这事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事在“水”上做文章。

  “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这事名句。先写湖东与南吴楚两地地势如裂,后写天地日夜浮动在湖水上。意境壮阔,气势极大。写洞庭湖,孟浩然也有名句:“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极为生动。杜甫这两句与孟浩然的四句相比,还略胜一筹。孟诗中“撼”用得有声势,杜诗中“浮”字用得更加自然。“撼”字事炼字炼出来的,用“浮”字则不仅要炼字,而且要深入观察,把握了客观实际,才能逼真地深刻地反映现实。尤其事,杜甫的两句与全诗事统一的,浑然一体,深沉博大;孟诗全篇头重脚轻,稍见缺憾。这两句事写景,但不能看成事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干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事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事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事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事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事很痛苦的。“孤舟”事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事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干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事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事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事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

  这两联在内涵上也事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事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事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事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事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事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事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干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事杜甫。也正事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事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事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事诗人杜甫自己。这里事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干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具体指的事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事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事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事两个景象:一个事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事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事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事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事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事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事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事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事无可奈何。

  全诗四联,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水”。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气魄宏大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腹联则借助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尾联则创造了一个身在江湖,心在长安的`境界,完成了一个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爱国诗人和人民诗人的形象塑造。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事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事叙述的手法,交代的事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事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事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事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5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原文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翻译:

  ①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②投荒:贬官到荒僻的地方。③瞿塘:峡名,在四川省奉节县附近。滟滪(音艳预)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音浮),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④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⑤川:这里指洞庭湖。⑥这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音晚)结:(将头发)向上束起。湘蛾:《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⑦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赏析: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遇赦,在回故乡江西分宁老家的途中,经过岳阳冒雨登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何等的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是读者所应当注意的。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扩展2)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1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译文

  云雾跟宽阔的湖面融为一体,傍晚落日照耀着独自耸立的高楼。

  主人待我就像当年陈蕃对徐孺子的礼仪一样,徐孺下陈蕃之榻。那么我就只有勉力赋诗,来唱和才如谢眺一样的主人。

  岸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一丛丛梅花正盛开,但春天已然来到,百草正待破土而出。

  我要违背渔夫劝我归隐,随波逐流的告诫,从今以后我要向大鹏一样向南高飞。

  赏析

  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的。

  首联描写与洞庭湖阔大之景,次联“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谢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他文章清丽,擅长五言诗,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杜甫在此处,把裴使君比为谢眺,甚为赞誉。“诗接”一语杜甫对裴使君诗歌的唱对。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动。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也是十分高兴的。当看到饥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给以温暖的款待是必然的。故杜甫在岳阳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故有“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的诗唏。

  最后两句,历来见仁见智。对“渔父问”的典故,凡读过《屈原列传》的人都会记得渔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随其流扬其波”的话。那么,杜甫用此典其意何在呢?“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是称赞裴使君的,这应该没有疑义。称赞的原因,我想绝不只是场面上的客套。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裴使君款待了杜甫,且陪杜甫(不是杜甫陪裴使君)登楼远眺。但仅仅因为这一点就口不对心地妄加颂辞,恐怕不是杜甫一贯的为人处事的风格。在江陵时,杜甫就曾多次称颂过镇守荆州的阳城郡王卫伯玉——尽管卫伯玉并不是科举出身,也不懂诗词歌赋,但他却掌管着荆州的军政大权。杜甫的称赞其实是一种“感情投资”,希望以文词上发自内心的赞美博得卫的好感,再次“托身官府”续写在成都时与严武相交的翻版故事。可惜的是,卫伯玉不是严武,杜甫的“示爱”在今天看来便成了一种可笑而又令人心痛的单相思。以此来推演,也可以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看作是杜甫在江陵一系列诗作的续篇。杜甫此时对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而文人就应该对我杜甫这样的大诗人礼遇、关照、抚慰甚至起用的。只是这样的心思不能明言,毕竟与裴使君素昧*生,自己对裴使君的为人还不太清楚。所以,只能在诗的`结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陈蕃那样,待我如徐孺子,那么我就可以违背渔父的劝说,留在岳阳从此不再“与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换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礼加徐孺子”,那么我岂敢违背渔父的劝说,只好“与世推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继续无奈地“南征”。 可能裴使君没有读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领会了而装作不知、不愿理睬,总之,杜甫很快离开了岳阳奔向衡州。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阳其实是杜甫的另一个伤心之地(只是伤心的程度不如在江陵,因为他对留在岳阳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离开岳阳后不久后所作的《南征》诗中的“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两句,分明道出了心中的不满与愤慨,这其中,恐怕也应该分一点儿给岳阳及岳阳的裴使君吧。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黄生这一段话是从作诗的方法去论杜诗的,把杜诗的意境说成是诗笔一纵一收的产物,说意境的结构是从创作手法的变换中来。这不是探本求源的说法。我们说,诗的意境是诗人的生活思想从各方面凝结而成的,至于创作方法和艺术加工,炼字炼句等等,只能更准确地把意境表达出来,并不能以这些形式上的条件为基础从而酝酿成诗词的意境。昔人探讨创作问题,偏偏不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去考虑,当然就不免倒果为因了。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译文

  云雾跟宽阔的湖面融为一体,傍晚落日照耀着独自耸立的高楼。

  主人待我就像当年陈蕃对徐孺子的礼仪一样,徐孺下陈蕃之榻。那么我就只有勉力赋诗,来唱和才如谢眺一样的主人。

  岸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一丛丛梅花正盛开,但春天已然来到,百草正待破土而出。

  我要违背渔夫劝我归隐,随波逐流的告诫,从今以后我要向大鹏一样向南高飞。

  赏析

  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的。

  首联描写与洞庭湖阔大之景,次联“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谢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他文章清丽,擅长五言诗,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杜甫在此处,把裴使君比为谢眺,甚为赞誉。“诗接”一语杜甫对裴使君诗歌的唱对。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此时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动。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也是十分高兴的。当看到饥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给以温暖的款待是必然的。故杜甫在岳阳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故有“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的诗唏。

  最后两句,历来见仁见智。对“渔父问”的典故,凡读过《屈原列传》的人都会记得渔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随其流扬其波”的话。那么,杜甫用此典其意何在呢?“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是称赞裴使君的,这应该没有疑义。称赞的原因,我想绝不只是场面上的客套。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裴使君款待了杜甫,且陪杜甫(不是杜甫陪裴使君)登楼远眺。但仅仅因为这一点就口不对心地妄加颂辞,恐怕不是杜甫一贯的为人处事的风格。在江陵时,杜甫就曾多次称颂过镇守荆州的阳城郡王卫伯玉——尽管卫伯玉并不是科举出身,也不懂诗词歌赋,但他却掌管着荆州的军政大权。杜甫的称赞其实是一种“感情投资”,希望以文词上发自内心的赞美博得卫的好感,再次“托身官府”续写在成都时与严武相交的翻版故事。可惜的是,卫伯玉不是严武,杜甫的“示爱”在今天看来便成了一种可笑而又令人心痛的单相思。以此来推演,也可以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看作是杜甫在江陵一系列诗作的续篇。杜甫此时对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而文人就应该对我杜甫这样的大诗人礼遇、关照、抚慰甚至起用的。只是这样的心思不能明言,毕竟与裴使君素昧*生,自己对裴使君的为人还不太清楚。所以,只能在诗的结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陈蕃那样,待我如徐孺子,那么我就可以违背渔父的劝说,留在岳阳从此不再“与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换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礼加徐孺子”,那么我岂敢违背渔父的劝说,只好“与世推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继续无奈地“南征”。可能裴使君没有读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领会了而装作不知、不愿理睬,总之,杜甫很快离开了岳阳奔向衡州。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阳其实是杜甫的另一个伤心之地(只是伤心的程度不如在江陵,因为他对留在岳阳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离开岳阳后不久后所作的《南征》诗中的“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两句,分明道出了心中的不满与愤慨,这其中,恐怕也应该分一点儿给岳阳及岳阳的裴使君吧。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4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原文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翻译:

  ①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②投荒:贬官到荒僻的地方。③瞿塘:峡名,在四川省奉节县附近。滟滪(音艳预)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音浮),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④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⑤川:这里指洞庭湖。⑥这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音晚)结:(将头发)向上束起。湘蛾:《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⑦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赏析: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遇赦,在回故乡江西分宁老家的途中,经过岳阳冒雨登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何等的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是读者所应当注意的。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5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原文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翻译:

  ①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②投荒:贬官到荒僻的地方。③瞿塘:峡名,在四川省奉节县附近。滟滪(音艳预)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音浮),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④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⑤川:这里指洞庭湖。⑥这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音晚)结:(将头发)向上束起。湘蛾:《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⑦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赏析: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遇赦,在回故乡江西分宁老家的途中,经过岳阳冒雨登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何等的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是读者所应当注意的。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扩展3)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赏析3篇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翻译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

  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

  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危楼。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晴空万里,湖面风*浪静,天空倒映在*湖中,行驶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

  晚秋后异乡旅人登楼望景,落日缓缓落在君山之中。

  向北看只见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则看见枫叶红艳似火。

  一路只顾观赏风景很少留神思考,结果到了巴陵还未作出好的诗篇。

  注释

  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徙倚:徘徊。

  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吊古:哀吊,凭吊。

  晴不风:晴空万里,波澜不惊。

  杪秋:晚秋。

  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

  白首:白发。这里指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色草。

  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赏析

  其一

  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其二

  第一首写登楼,而第二首转写景和归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天入*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对仗工整,别有韵味。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主旨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创作背景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上岳阳楼,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这两首就是其中之一。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释:

  投荒万死鬓(bìn)毛斑,生出瞿(qú)塘滟(yàn)滪(yù)关。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鬓毛:鬓发。斑:花白。瞿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滟滪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入:一作“出”。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wǎn)结湘娥十二鬟(huán)。

  川:这里指洞庭湖。“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银山:一作“银盘”。

  译文: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qú)塘滟滪关。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赏析:

  第一首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遇赦,在回故乡江西分宁老家的途中,经过岳阳冒雨登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何等的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出了四川,次年(即崇宁元年),又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是读者所应当注意的。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登岳阳楼原文、翻译、赏析3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创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浮”字也有动态感。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这首诗的主要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品运用了变化多样的表现手法。作品虽然只有八句话,但是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开篇两句运用的是叙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临岳阳楼的缘由。三四两句运用的是描绘的手法,绘制了岳阳楼的宏阔壮观图景,并且在描绘中,又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作品最后两句又运用了抒情的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内容和感情两方面大跨度的跳跃。从内容方面说,开篇一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到了颈联,诗人又转回自身的描写,前后联之间有一个从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联,诗人又从个人身世遭际的描写扩展到国事的描写,上下联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跨越。在写国事时,又有一个从国难的跳跃到诗人感情抒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纵横开阔,跳跃性强的特点。从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上说,首联蕴含喜悦,颔联带有雄壮,颈联转为凄苦,尾联变为悲伤。诗人的感情随着诗篇的进展,显示出不断变化,跳跃性强的艺术特点。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扩展4)

——《登岳阳楼》的教学设计3篇

《登岳阳楼》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背诵本诗。

  2 、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4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在必修三这一册教材中,我们学习过杜甫的《登高》一诗,大家还能背下来吗?(学生齐背)对,背得很好。哪一位同学能不能说说看,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

  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

  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

  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 朗读背诵 (先教师范背,再学生个人朗读,集体齐读,试背)

  三 赏析指导

  (一)知人论世

  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 )冬,杜甫由*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二)初知意象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

  (三)置身诗境

  过渡: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四)缘景明情

  1 、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比较: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湖的浩翰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意境:博大壮阔)

  比较一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

  比较: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坼、浮)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可与“列”“映”比较)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4 、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不是)从哪句可以看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果说,前三联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是直接抒情。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啊。

  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时的杜甫呢?他是“穷也胸怀天下,胸怀百姓”啊,他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们还从他的哪些诗句感受到了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b ì )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 xi à n )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声背诵《登岳阳楼》吧。

  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1 、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日月、孤舟

  2 、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3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四 自主赏析: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 (759)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 .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 .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3 .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 ? 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

  4 .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2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 .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

  4 .“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五 布置作业:

  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并背诵默写杜甫的《阁夜》《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的教学设计2

  教学背景:

  新课程强度“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确立教学目标尤其重要,特别是对单元目标的准确构筑把握。以必修课为“点”,“点”上求精求深,“点”上求辐射;以选修课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选修”是必修的辅助与变通,是更有弹性的发展性教育的延伸。本诗为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第二单元自主赏析课文,本单元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如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为了体现选修课的特点,选择这一首诗做为一个点,一个示范,“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来探讨选修课该怎么上的问题。

  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二、学习本诗从而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古典诗歌不同的`风格。

  三、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难点:改写,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从而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2、改写,描写诗中最有意蕴的诗句,引导学生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以便对诗歌的意境美有更深入的品味。

  3、比较阅读。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杜诗的意境和创作风格,把李白的诗歌创作特色进行比较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作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集体背诵杜甫《登高》。说说本诗选用了 意象,营造了 意境,抒发了作者 情感。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前勾后连,引入新课)

  二、朗读背诵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落实基础,熟读成诵)

  三、背景透视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四、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1

  1、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登岳阳楼》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5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二、 指导学生自读诗文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

  《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

  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

  多媒体显示

  1. 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四、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秋风紧,苍天更空远,*猿啼凄厉而悲凉; 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

  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 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五、 课堂小结

  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

  六、 布置作业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扩展5)

——杜甫:《登岳阳楼》 (菁选3篇)

杜甫:《登岳阳楼》1

  【年代】:唐

  【作者】:杜甫——《登岳阳楼》

  【内容】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黄生这一段话是从作诗的方法去论杜诗的,把杜诗的意境说成是诗笔一纵一收的产物,说意境的结构是从创作手法的变换中来。这不是探本求源的说法。我们说,诗的意境是诗人的生活思想从各方面凝结而成的,至于创作方法和艺术加工,炼字炼句等等,只能更准确地把意境表达出来,并不能以这些形式上的条件为基础从而酝酿成诗词的意境。昔人探讨创作问题,偏偏不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去考虑,当然就不免倒果为因了。

杜甫:《登岳阳楼》2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评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杜甫:《登岳阳楼》3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方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在于教会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通过学习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走进诗境,感悟作者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篇目的作者,让学生提前搜集作者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习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情感准备:爱国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让学生感悟不同诗人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四.学法指导:

  1、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反复吟诵,掌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讨论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

  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式 感悟式 自主式 交流式 点拨式 讲析式 比较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歌,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为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要想体味诗歌的魅力,就必须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法来欣赏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学生出示自己查阅的作家作品简介,展示自己建立的作家小档案。

  2、教师做相关补充。

  三、学生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1、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抓关键字,感知字面意思,口头表述;

  3、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4、触摸诗人 , 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 ;

  四、具体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

  1、首联表面意境简单,其实寓含深意。运用“知人论世”之法,试作分析?

  方法:学生感悟,交流讨论(师提示性引导,可联系第三联来结合体会)

  【明确】:

  ①重点抓住“昔”“今”

  ②联系背景及诗人

  诗人用了“昔闻”告诉我们过去听说过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但由于战乱频繁,身世漂荡,这个愿望直到暮年才得以实现。通过“今上”写出了自己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杜甫一生坎坷,虽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至今却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哪里还有喜悦?可谓百感交集!

  2、第二联是千古流传名句。请把本联与孟浩然的咏洞庭之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名句作一对比,看哪首诗的意境写得更好?

  (师可提示孟诗与杜诗的描绘洞庭景物的范围、胸怀)。

  【明确】: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气势和蓄势,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为东南两地,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由自然之景写出自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所以杜甫的更好!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试分析作者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提示何谓宽阔到狭窄的意境)。

  (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由洞庭的广阔壮丽之景到个人的遭遇与境况。

  诗人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②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落魄潦倒,黯然神伤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4、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融入里面,表达自己黯然凄凉的心境,诗人仅仅是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心感悲凉吗?联系尾联作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通过个人而想到国家,(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②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孤舟,无人赏识,国家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怎能不涕泗交流。意境由狭窄转为开阔!

  5、教师引导学生综合以上分析,把握本诗主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通过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和对洞庭湖浩瀚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延伸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课后思考练习二)

  方法:

  ①学生讨论交流、分析

  ②教师可提示相关内容,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拨

  【师点拨】:

  ①意境方面:李白的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写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雁儿高飞,带走自己的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样,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起舞,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境界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不同。

  ②风格不同:杜甫的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显得沉郁顿挫。李白的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显得豪放飘逸!

  六、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当堂成诵

  七、课堂小结: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忧之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八、作业:

  1、将本诗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要求有文采)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杜甫的《阁夜》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一些重点字的理解上师生应多交流,如词中“坼”和“浮”作者通过这两个字到底是为了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感悟,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在意境和方法的把握上教师的点拨要到位,采用怎样的方式要提醒学生,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提升!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扩展6)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菁选3篇)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1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设计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方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努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重在于教会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关注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通过学习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走进诗境,感悟作者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布置给学生关于所要学习篇目的作者,让学生提前搜集作者的相关作品和思想,通过搜集达到学生提前了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为营造轻松、自主的课堂效果做准备。

  能力准备:通过了解作家相关作品和思想,让学生在预习所要上的篇目时能够主动思考,做到触类旁通,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难点的能力,达到课堂的实效性。

  情感准备:爱国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让学生感悟不同诗人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四.学法指导:

  1、了解作家作品、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反复吟诵,掌握诗歌节奏,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感悟、讨论和讲析相结合的方法。

  4、教师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式 感悟式 自主式 交流式 点拨式 讲析式 比较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欣赏诗歌,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因为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要想体味诗歌的魅力,就必须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法来欣赏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二、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1、学生出示自己查阅的作家作品简介,展示自己建立的作家小档案。

  2、教师做相关补充。

  三、学生整体感知,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1、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抓关键字,感知字面意思,口头表述;

  3、联意象--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

  4、触摸诗人 , 知人论世, 置身诗境 ;

  四、具体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赏)

  1、首联表面意境简单,其实寓含深意。运用“知人论世”之法,试作分析?

  方法:学生感悟,交流讨论(师提示性引导,可联系第三联来结合体会)

  【明确】:

  ①重点抓住“昔”“今”

  ②联系背景及诗人

  诗人用了“昔闻”告诉我们过去听说过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但由于战乱频繁,身世漂荡,这个愿望直到暮年才得以实现。通过“今上”写出了自己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其实意在抒发自己早年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杜甫一生坎坷,虽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至今却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哪里还有喜悦?可谓百感交集!

  2、第二联是千古流传名句。请把本联与孟浩然的.咏洞庭之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名句作一对比,看哪首诗的意境写得更好?

  (师可提示孟诗与杜诗的描绘洞庭景物的范围、胸怀)。

  【明确】: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湖水的气势和蓄势,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今”。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为东南两地,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由自然之景写出自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所以杜甫的更好!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试分析作者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师提示何谓宽阔到狭窄的意境)。

  (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由洞庭的广阔壮丽之景到个人的遭遇与境况。

  诗人写出了自己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②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落魄潦倒,黯然神伤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4、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的身世经历融入里面,表达自己黯然凄凉的心境,诗人仅仅是因为自身的遭遇而心感悲凉吗?联系尾联作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法体会)

  【明确】:

  ①通过个人而想到国家,(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②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孤舟,无人赏识,国家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怎能不涕泗交流。意境由狭窄转为开阔!

  5、教师引导学生综合以上分析,把握本诗主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通过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和对洞庭湖浩瀚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五、延伸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课后思考练习二)

  方法:

  ①学生讨论交流、分析

  ②教师可提示相关内容,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拨

  【师点拨】:

  ①意境方面:李白的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接着写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雁儿高飞,带走自己的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样,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起舞,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境界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不同。

  ②风格不同:杜甫的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显得沉郁顿挫。李白的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显得豪放飘逸!

  六、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基础上当堂成诵

  七、课堂小结:

  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通过情景相衬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苦闷心情和对国家百姓的担忧之情,从总体上看,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壮阔相交融,悲伤却不消沉,沉郁却不压抑。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地忧虑和关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八、作业:

  1、将本诗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要求有文采)

  2、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自学杜甫的《阁夜》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一些重点字的理解上师生应多交流,如词中“坼”和“浮”作者通过这两个字到底是为了描绘一幅怎样的图景,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感悟,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在意境和方法的把握上教师的点拨要到位,采用怎样的方式要提醒学生,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提升!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2

  知识目标

  1、背诵本诗。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能力目标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教学难点 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三、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四、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五、链接

  (一) 写洞庭湖的佳句

  1、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5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二、 指导学生自读诗文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

  《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其他学生评介。

  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

  多媒体显示

  1. 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四、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译: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秋风紧,苍天更空远,*猿啼凄厉而悲凉; 水中小洲清凌,白沙闪闪,鸥鸟低飞,往复盘桓。

  无边无际的层层落叶纷扬而下,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浩浩荡荡。 漂泊万里的异乡客悲秋怀愁绪,人到暮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时世艰难愁苦遗恨令白发日增,潦倒困顿因病停酒更难排忧解难。

  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五、 课堂小结

  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

  六、 布置作业

推荐访问:岳阳楼 对照 原文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3篇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1 《登岳阳楼》原文对照翻译100字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