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启示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启示

发布时间:2022-06-13 13:06: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治理寻租行为启示,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启示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的启示4篇

第一篇: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的启示

试论权力寻租行为及其防治

【摘要】权力寻租行为是造成官员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的源头。寻租腐败的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日益突出。本文将通过分析权力寻租行为的含义、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权力寻租;
防治;
制约机制

1.引言

权力寻租行为是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阻碍。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的监督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如果没有规范的监督机制,会造成政府部门在调控经济的过程中的权力寻租行为的泛滥,削弱了政府调控对经济的积极因素。

2.权力寻租行为的含义以及危害

1.1 权力寻租行为的含义

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它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1]。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安·克鲁格提出。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有效控制作为发展条件,产权的归属决定了交易成本的水平。权利的结构和制度的规则会决定产权的归属。

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有两种:有一种是就像企业等经济组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法的对利润的追求,通过正当的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另一种是如政府部门用自己的特权,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的方式,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获得利益的行为。官员通过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企业贿赂官员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类似这样的寻租行为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不合理的活动[2]。政府公职人员在寻租时并不是被动接受,往往是主动谋求各种利益,寻租的腐败是寻租双方的经济个体利用体制漏洞获益的过程。寻租行为往往会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的。权力寻租行为往往是造成官员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的源头。

1.2 权力寻租行为的危害

对权力寻租行为的管理不规范造成了国内经济丑闻频发。它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对社会导向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寻租行为不利于高效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3],制约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协调发展,对政府的公信力有不良的影响。和我过可持续发展的倡导有所违背。权力寻租行为的泛滥是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各种政府机构丑闻频发。对政府的形象是极大的威胁,破坏了人们尊崇的诚信机制,对社会风气有不良影响,还不利于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运行。

1.3 科斯定理

科斯理论主要的理论的核心是现代产权。科斯理论有三种定义,由施蒂格勒发明,第一种定义认为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就是产权的界定。第二种定义认为产权被明确定义,资源的利用率和产权的拥有者无关。第三种定义认为权力分配合理,那么交易成本就会降到最低。科斯理论的两个核心就是交易成本和产权。

3.权力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

2.1 权力过分集中

在政府和企业内个别人员权力过大,决策权力过分集中,都会违背民主制度的实施。这也会影响人民的正常,协调的生活,权力过分集中,会影响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权力过分集中会导致公民与政府公职人员双方权力制衡的模式失调。公务员行贿受贿,滥用权力的现象就没有可制约其的力量,这样会加剧权力寻租行为。

2.2 监督体系缺陷

因为严重缺乏基本的管理体系,内部规范的制度,或管理系统的体系,为权力寻租行为加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滋长了国内官员腐败的现象。内部官员不能有规范制衡的模式,会造成内部监督不到位,而国内内部官员不同地区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权力寻租行为滋长的重要原因。内部环节脱节,不能形成环环制约的良好制约格局[4]。

2.3中国遗留的封建习俗

中华有五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历史,致使中国人民有特殊的风俗习俗,有自己的处事方式。而中国的处事文化,容易助长寻租行为的滋长。中国强调中庸,强调自律,缺乏建立规范制度的意识。

2.4公司不够完善的治理

大股东控制董事会具备了一定的寻租空间的决策水平[5]。小股东获得激励监督,因为成本的约束。在董事会,全职董事的限制的操作水平都不高。操作的决定只是表面上,因为独立董事的数量较少,实际的结果不显著的,董事会监督的效应是有限制,大部分都是被奴役的董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主动性不强、可控性和治理效率低等不足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和利益相关者权益和负债模棱两可。通货膨胀有效的利益,这使他们会得到多余的收入,除了正常的劳动报酬,通过其他力量寻求租金。与此同时,缺乏内部控制的集团公司和内部的道德风险和外部审计师的帮助。这个利润的寻求租金严重影响集团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情况。

2.5 缺乏诚信文化

代理人应当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律的意识和要求。这需要代理执行自己的权利。然而,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气氛是不是很好。缺乏诚信文化严重阻碍了的市场正常竞争,为滋生寻租行为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诚信文化条件、经济学科的内在自律机制,代理人本人正义和责任心不是很强,这将容易在信仰的行为方面,显示机会主义倾向和只为追逐短期利润的倾向,加重了权力寻租行为的问题。

4.权力寻租行为防治的措施

3.1 强化监督机制,遏制权力寻租行为

监督机制一直是市场的薄弱环节。缺乏监督机制只显示市场透明度不高。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既保证系统和规定实施和执法,正确使用各种标准,和保证透明和公平的市场操作。

3.2 改变地方政府的功能,遏制权力寻租行为

科学合理、准确地划分范围和界限政府的经济职能,并对地方政府的执行功能设置基本的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规范官员行为和约束行为的程序,注意规范地方政府官员的锻炼形式和办事程序。同时,尽可能多地对公职人员进行严格辅助。所以,寻租人员无法从寻租行为获得可观利益,寻租者会选择放弃寻租。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可以将一些程序交给市场自动调节,下放官员权力,削弱寻租的有效方式就是优化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缩小其管制范围,减少政府办事人员,党政干部寻租的机会。

3.3 增加寻租惩罚的机制,遏制权力寻租行为

惩罚机制存在的严重的缺陷,会导致许多当地政府和寻租者继续寻租没有顾虑。因此,只有对寻租者增加惩罚,对有寻租行为倾向的人员带来足够的威慑,有效遏制当地政府机关的寻租行为继续蔓延。在建立监督机制时,要注意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的双向模式。事前监督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明确实施听证制度,推进民主决策。发挥立法、司法、行政,传媒各方面的有关监督作用。事后监督主要措施是:要依法严惩贪污受贿的严惩度,对于行贿者可以减轻惩罚力度。

3.4 提高权力寻租行为验证效率,遏制权力寻租行为

相关的政府部门,当处理寻租行为的违规案件,要加强验证,不得容忍寻租行为的发生。最后,让寻租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3.5 对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加强诚信思想的教育,从根本上遏制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

思想决定行为,在平时,就要注重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变化,对其进行诚信思想的教育,培养其道德修养和伦理知识,从根本上遏制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在平时可以开展反腐倡廉的活动,宣传正反案例,为官员树立榜样,激励其学习。在企业方面,也要有诚信意识,注重公平竞争,不以贿赂的手段达到个人目的,破坏社会制度和法度严明。用此方式发挥道德的制约作用。

3.6 根据科斯理论处理产权分配的问题,遏制权力寻租行为

从成本层面来看寻租行为,寻租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生产时的收入超过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创造的剩余价值。从产权层面看寻租行为,权力寻租行为是一种对既有产权的重新分配的方式,可以通过正常市场处理,也可以通过政府来分配。如果政府是通过制度或法律途径扮演公正的社会管理者形象,那么就不存在寻租行为。反之,就是寻租行为,会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加。所以为了遏制权力寻租行为,应用科斯定理,要以明确保护产权为核心,在交易成本不为0的情况下,对资源的配置不仅要注重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还要注重以产权为中心的权力二次分配。

4.结束语

频繁的寻租行为在我国不应该被忽略,这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对寻租行为的防治有利于有秩序的社会经济活动开展。导致寻租行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主要原因是不完善的执行情况和系统的缺陷,因此,只有建立一个全面的预防机制可以克服寻租行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寻租在其治理问题。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危害明显。为了遏制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要强化监督机制,改变地方政府的功能,增加寻租惩罚的机制,提高权力寻租行为验证效率,根据科斯理论处理产权分配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公务员的道德自律的意识,从根本上遏制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Buchanan·I·M, Rent Seeking and Profit Seeking, Toward a The- transparency is not high. A good supervisory mechanism 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U.S.A Texas A&M University both guarantees systems and regulations implementation Press, 2011:3-15.

[2]Wei Zhou, Xuesong Qian, The cost of financing, rent- seeking behavior and enterprise internal capital allocation[J]. Economic Research,2009 ,5:pp.64-74

[3]Liu Hong-juan; Tang Qi-ming.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the Alloc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Rights in Corporate, Rent-seeking Principals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0,(7):63-69 (In Chinese).

[4]WANG Xingyu, XUE Laiyi.,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ree and enforcement, the proper use of various standards, rent-seeking game model [J],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and guarantee a transparent and fair market operation.2011(11).

[5]Peng Jiulin, Mathematical economics explaining of the concept of profit seeking and rent seeking [J],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huge economic benefits driven, rent-seekers try to (Social Sciences), 2004, 01:51-54. 彭久麟,寻利与寻租概念的数理经济学解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1:51-54. ]

第二篇: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的启示

寻租行为

百科名片

按照寻租理论的鼻祖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的定义和阐述,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它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

  寻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生产劳动而将社会公众财富转移到一部人手中。寻租从根本上是与劳动和公平原则相违背的,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侵害和浪费。

  寻租——Rent-seeking ,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润、利益、好处。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如企业等经济组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法的对利润的追求。另一类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出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后者被称为寻租。是一些即得利益者对即得利益的维护和对即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做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的。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

评价经纪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
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1、"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映,泰勒从企业家与工人都有的营利心来录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机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他们认为由于人是天性懒惰的,因此必须用强迫、控制、奖励与惩罚等措施,以便促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

  3、"经济"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经纪人假设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意义

  认真研究“经济人”假设及其边界的演变规律,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保证各个社会经济主体实现和谐的利益分配结构。

  (一)把握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中的“一般规则”,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斯密认为古典“经济人”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主观上“自利”的“经济人”也能达到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结果。马歇尔认为新古典“经济人”自利行为的理性特征,就体现在谋利行为必须在规范、制度的制约之下。在广义“经济人”阶段,把制度、法律、习俗等作为决定人们偏好形成的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分析之中。

  制度界定了“经济人”活动的空间和维度,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经济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在强化利益激励的时候,缺少健全的制度约束,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导致“经济人”在强烈自我利益驱使下滋生寻租行为,侵害社会和他人利益。通过道德约束和制度强制性约束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使遵守道德和制度的行为与获得收益成正相关系。否则,对人的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平衡,尤其对约束机制的缺失,就无法避免自利的“经济人”损人利已、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的发生。

  因此,我们在认同“经济人”假设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时,必须引导市场各个主体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约束。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既要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还需必要的道德规范。目前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保证。

  (二)把握好“经济人”假设的“白利”边界,有利于构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经济人”假设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因为:第一。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它的体制和机制运作的基础是人的趋利性,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要尊重经济规律,运用“看不见的手”,就要利用物质激励作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效益观念,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所以市场经济应该尊重“经济人”的自利假设,鼓励“经济人”竞争和获利最大化,充分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这才能够保证各个市场主体和谐共处。第二,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追求和保护自身的利益。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制约,到目前为止,人们思想境界还远没有达到把为他人和社会劳动看作自己生活第一需要的高度,人们的劳动都直接或间接的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经济人”与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形成的逻辑关系有力证明了,追求自身利益,是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因。但是,一定要防止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既尊重市场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又尊重和保护其合法的自身利益,每一个市场主体劳有所获,劳有所得,才能构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三)“经济人”假设中的“理性”到“有限理性”假设边界的位移培我们的启示——完善社套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经济史上的“经济人”假设发生了三次变化,“经济人”假设的边界也随之发生位移。“经济人”假设边界位移过程中,“完全理性”演变为“有限理性”,“完全信息”演变为“有限信息”,“经济人”活动的范围由经济领域步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斯密的“纯经济人”变成了“社会人”,现实社会生活中“经济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经济人”假设的边界发生位移和变化,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紧密相联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启发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人”,这是当务之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利已和利他结合,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兼顾,经济和道德一体,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如果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人”的规范和基准,就可以澄清目前的许多混乱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有助于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四)准确把握“经济人”假设边界,可以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实践中,不仅要通过“经济人”的经济作用刺激公务员的“利己心”,产生激励作用,而且还要制订和执行有效措施对”经济人”的负面影响进行遏制,保证产生“利他”的行为效果。经济人假设为我国行政管理提供以下思路:一是应该重视公务人员的物质报酬体系的建设。公共管理的主体之一是公务人员,通过“经济人”假设边界可以有效理解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动机,尊重公务人员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公务人员的物质报酬,尽可能满足公务人员的利已心,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应该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制约公务人员的“经济人”负面行为,保证公务人员能够利己和利他行为合理并存。在认可“经济人”假设边界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公务人员“经济人”政策的负面作用,严格制定健全的政策规范,依法行政,明确约束公务人员的行为,防止负面行为产生,促进公务人员更好地实现利己和利他行为的高度融合,增加社会公共利益。三是公共行政逐渐引人市场机制,减少公务人员“经济人”负面行为发生的几率,缩小政府直接管制范围。现代公共行政包括授益性行政(如社会福利、低保、行政救助、社会保险等行政活动)和服务性行政(如水电、通讯、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行政活动),授益性行政服务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提供,服务性行政服务可以引入商业化管理方法和市场机制,缩小政府直接管理范围,消除公务人员寻租的滋生温床,推进“无限政府”走向“有限政府”,最后实现“有效政府”。

  (五)把握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有利于社奢和谐发展

  斯密“经济人”假设边界中,利己与利他一致,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紧密相联,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应该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标,相互交往的各方,都应获得相应利益,各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因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关心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目前应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失业工人的再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工作;
做好农村的扶贫工作,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第三篇: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的启示

寻租行为

百科名片

按照寻租理论的鼻祖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的定义和阐述,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它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它的干预而获利的活动”。

  寻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生产劳动而将社会公众财富转移到一部人手中。寻租从根本上是与劳动和公平原则相违背的,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侵害和浪费。

寻租——Rent-seeking ,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润、利益、好处。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如企业等经济组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法的对利润的追求。另一类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如有的政府部门通过设置一些收费项目,来为本部门谋求好处。有的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个人捞取好处,有的企业出贿赂官员为本企业得到项目、特许权或其它稀缺的经济资源。后者被称为寻租。是一些即得利益者对即得利益的维护和对即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做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的。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

我国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分析

2008-8-11 15:42 熊剑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寻租即租金的寻求,通常指经济主体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大量寻租现象,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腐败行为也引起了经济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寻租形成的经济基础、我国金融市场寻租的表现、造成的社会后果以及如何有效遏制金融市场寻租行为。

  一、寻租行为产生的经济根源

  (一)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基础

  1.完全竞争市场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寻租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行业没有任何进入限制,各个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没有差异,任何人都不可能影响商品的价格,企业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因而平均收益曲线(AR)和边际收益曲线(MR)重合并且同为水平线,如图1.确定为oq,并获得了矩形abcp的面积所表示的超额利润。

  假设某一行业得到了超额利润,在追求利润的动机推动下,别的企业将纷纷进入这个行业,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直到超额利润最后消失,达到如图2所示的均衡。这种情况下,所有企业均获得正常利润,寻租活动无法进行。

  在图1中,横轴表示商品数量,纵轴表示货币量,MC是企业的边际成本,AC是平均成本,商品需求曲线D与AR、MR重合,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P=MC),把产量

  相反,如果某一行业存在着亏损,这个行业的企业将纷纷退出,从而使商品的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直到亏损最后消失,达到图2所示的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即使是某一企业因技术创新而享有初始垄断性租金,只要没有政府干预限制进入,那么自由进入的其它会很快进行模仿、这种竞争会最终消除技术租金。因此,在完全市场中,寻租活动难以进行。

  2.垄断竞争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企业,能够较为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因此竞争不可避免;
同时各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使每个企业都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如图3所示,企业按照最大利润原则(MR= MC),把产量确定为oq,再根据需求曲线D把价格确定为op,可以看到,企业的平均成本是oa,平均收益是op,矩形abcp为获得的超额利润。

  存在超额利润时,其他企业就会进入该市场。随着企业的进入,每个企业所占的市场需求份额降低,每个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也随之向左移动,直到恰好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为止。超额利润完全消失,别的企业不再流入这个行业,如图4所示。

  实际上,由于产品差异的存在,垄断竞争市场的进入并不是非常自由的,仍有一些进入障碍。如行业的商业秘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引起的自然垄断等,这些都使得垄断竞争市场上的超额利润仍会存在。因此,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为获得超额利润的寻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3.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意味着该行业只有一个企业,市场不存在竞争。企业产量相成了市场的全部供给量,它的多少直接对价格产生影响。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如图5所示,企业按照MC=MR确定产量心同时根据需求曲线D确定价格p,矩形abcp为垄断利润。

  对于垄断企业而言,它们可以获得不属于机会成本或技术租金的收益,这种收益是由于垄断企业压低产量并把价格提高到竞争市场的价格水平之上而产生的。由于这种收益不需要垄断企业付出更大的努力,而是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因此这种收益被称为垄断租金。所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愿意把资金投入非生产性活动,比如用金钱贿赂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使寻租活动颇为盛行。

  (二)租金的来源

  租金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政府干预的理由是市场失灵,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自然垄断、公共物品等。由于政府可以凭借行政手段创造不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导致经济人对于超额利润的正常逐利过程受阻,进而产生了寻租社会。租金的来源有三种形式:

  1.政府无意创租。这是政府为弥补市场不足而干预经济产生的租金,也是租金的最初来源。政府在采取行动时,并未带来如期效应,而其中包含的租金却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了。

  2.政府被动创租。指政府受利益集团的左右,成为一些特殊利益集团谋利的工具。如金融家们为免受国外竞争而要求政府加强行业保护;
一些大的证券商向政府强调行业规模经营的重要性,而要求限制小规模证券公司进入。政府如果实施了这些方案,将给各集团带来巨额税金。

  3.政府主动创租。指政府官员利用职权人为地制造租金,诱使经济人向他们进贡作为获取租金的条件。这实际上是一种由权到钱的交易过程,如故意经营许可证、设置信贷障碍等。

  二、我国全融市场的寻租表现

  我国市场经济处在发展初期,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政府职能常常错位或越位,对金融市场进行过多的干预,再加之一些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更助长了创租和寻租的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股票市场的寻租

  在我国,股票发行采取严格的核准制,发行数量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发行价格的制定也包含太多非市场因素,同时股权结构被人为分割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同股不同权,政府干预导致政策市明显等等。政府对股票发行和流通的监管与市场竞争的并存,导致股票市场蕴含着巨额租金。

  1.争取股票发行资格的寻租行为。上市公司具有融资直接、投资流动性强、筹资风险小、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树立公司形象等优点,这足以吸引各家非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地进入上市行列。而严格的核准制,又使一些难以达标的企业望而却步;
即使已达标的企业由于受市场容量限制,也得相巨竞争。于是,一些非达标企业在会计帐簿上下功夫,通过注册会计师制造虚假财务报表,注入短期资本以增加注册资本,不惜一切手段寻求股票发行的高额租金;
已达标企业则利用一些掌权人收入较低、容易动摇的弱点,对其进行公关,施以各种贿赂,使寻租行为形成。

  2.现有股本结构造成的寻租行为。在我国,股本结构的不统一表现在社会公众股一般为溢价发行,市盈率均在14倍以上;
而国家股与法人股则是根据企业净资产折股,认股价格为1股1元。这种股权结构造成了公股与社会公众股之间的极度不公平,法人股可以比社会公众股小得多的价值享有控股权,法人股折股价值与社会公众股发行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租金,这实际上是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向社会公众获取租金。

  3.定价发行股票带来的寻租行为。目前我国股票除了少数采取上网竞价发行外,大多数都采取上网定价发行。发行价按照公司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确定。每股收益通常是既定的,按照财务报告的数据获得;
而市盈率尽管由发行公司和券商协商制定,但仍须报证监会核准。政府的行政监管导致股票一、二级市场市盈率相差悬殊,使得股票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都在100%以上,巨额租金存在于股票一级市场。实际上,每只新股的发行都吸引高达几百亿至几千亿元的申购资金,尽管中签率较低,加之大量资金冻结,但由购者仍乐此不疲。

  4.政府涉足二级市场造成的信息寻租。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市场还欠成熟,股民素质也不高,这些都成为政府对二级市场进行干预的理由。政府通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调整经济政策、控制市场规模等手段调控二级市场股票涨落,造成名副其实的消息市、政策市。许多投资者为早点获得所谓的“政策”、“消息”,以便投资决策,于是千方百计寻找各种内幕消息,寻租行为便产生了。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带来的寻租行为。信息的充分性对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国证券法已对信息披露制度有严格规定,主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然而事实上许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极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方面也有失公正,故意造成对信息的垄断,从而增加了信息的搜寻成本。上市公司和一些中介机构处于信息优势,大有没租之嫌;
而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无法有效区分统优胜和垃圾股,不得不进入寻租行列。

  (二)信贷市场的寻租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缓慢,利率市场化迄今还未正式推出,政府主要采取利率控制和信贷配给手段对信贷市场进行干预。不同所有制企业享有不同的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信贷市场存在价格和数量歧视,造成信贷市场双轨制,导致我国信贷市场蕴含着巨额租金。

  1.银行为吸纳存款的寻租行为。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了存款银行才有能力发放贷款,才可能获取存贷利差。而我国的利率管制制度使得银行无法合法利用利率杠杆吸引储户。为了获得存贷利差租金,一些银行变相提高利率招揽客户,只要增加的存款利率小于存贷利差,这种寻租行为就会继续。

  2.利率政策差别引起的寻租行为。由于个人储蓄存款与企业单位存款政策不同,诱使一些单位公款私存,这是利率制度带来的寻租活动。

  3.贷款政策引起的寻租行为。长期以来,我国的信贷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贷款人为获取贷款支付的请客赞、回扣费居高不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获得一项贷款等于形成一种稳定的资金来源,尽管获取贷款的成本很高,但我国特有的制度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国企借银行的钱,而国企的主人是国家,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也是国家,国企贷款等于花自家的钱,即使到期不能偿还贷款,其风险也不大。而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难度就更大了,促使贷款市场寻租行为伪盛行。

  4.信贷配给引起的寻租活动。信贷配给是指当贷款申请人愿意支付现行利率,但却不能按现行利率获得他们希望获得的资金。信贷卖方市场的现状,迫使银行对信贷资金实行信贷配给,低风险方更易获得资金。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存款保险机构,银行认为一旦出现债务危机,政府决不会袖手旁观,这样就导致银行趋向于采取高风险的信贷决策,获取高收益却无须真正承担风险,其收益与风险呈现不对称,助长了寻租活动。

  (三)外汇市场的寻租

  我国对外汇实行由国家外汇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具体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统一由国家指定银行——中国银行和其他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的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办理。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可以看出,我国的外汇市场和汇率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汇管制仍比较严重。人民币只能在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再加之汇率的不完全市场性,更导致我国外汇市场蕴藏着巨额租金。

  1.银行挂牌汇率与黑市汇率不同带来的寻租活动。银行挂牌汇率是外汇指定银行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决定的汇率。相对照市汇率而言,一般偏低;
而黑市是在实行较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中,经济人在官方许可的外汇市场以外进行外汇交易形成的市场。这个市场外汇供给相当有限,而黑市外汇需求却较大,大多用于走私、投机等非法活动。供求的失衡,必然导致黑市汇率过高。因此,许多居民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官方渠道外汇,然后用于黑市外汇交易,寻求巨额租金。

  2.通过不同地区间的汇率差距进行寻租。一些贸易商在异地进行大宗货币交易后,再利用银行外币储蓄通存通兑网络,套取地区差价,获得巨额租金。这种活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3.通过进口套汇寻求租金。一些外贸企业采用高报关进口低关税商品,持相应单证从银行套取外汇汇往国外,其超额部分再通过其它渠道江入国内,并在黑市兑换成人民币,躲避外汇监管,赚取汇率价差。

  4.以出口逃汇方式获取租金。一些出口商采取低于实际货币成交价报关,将差额部分外汇截留境外,用于走私或将剩余外汇核销代理出口一些国外客户用人民币直接采购的产品,从中获取外汇差。

  三、金融市场寻租的社会后果

  寻租活动将直接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到,D为市场需求线,S是市场供给线,q与P是竞争条件下的销售量和价格,n、m为市场垄断后的销售量、价格,由寻租活动引起的垄断最终结果是使消费者福利减少,其大小如图中A+B的面积;
对生产者而言,A是由于提高价格带来的福利增加额,C是由于减少销量造成的福利减少额。福利净增加为A—C的面积。因此,寻租带来的总体影响是社会福利的损失净B+C,(A+B-(A-C))。下面我们来看金融市场寻租活动的具体危害:

  1.寻租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环境。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健全的市场机制、良好的投资心理素质和公平的竞争手段等,而金融市场日益增多的寻租活动对这些环境有较大的破坏性。寻租的存在使一部分人在竞争时总想到运用不法手段如何多获得一些租金,而不再考虑如何发展经济,这样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难以为继。同样,寻租过程中的各种违法活动促使行贿、骗汇等金融犯罪肆虐,破坏了正常的法制建设,不利于形成健全的金融市场。

  2.寻租行为大大增加了金融交易成本。寻租活动往往压抑竞争,最后形成垄断。为获得这种垄断地位,企业通常采取游说、疏通机关和对政府官员贿赂等办法。如一些企业为寻求上市资格,一些金融机构为限制外资银行的进入,一些借款者为获得信用额度,均付出了巨额的成本。这种用于政治活动、疏通关节以打破管制的支出,构成高昂的金融交易成本,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3.寻租加剧了金融投资风险。寻租的一般规律是付出租金的人必须收回高于租金的利益,否则不会盲目付出租金。这就要求被寻租人在付出租金后的预期收益率相当高,根据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预期收益越高,其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包合租金的金融投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金融风险,给金融市场带来动荡因素。目前,银行业数量惊人的不良资产、一些国企过度负债、某些上市不久的公司即严重亏损等现象无不说明寻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的金融风险。

  4.寻租滋生了权力腐败行为。前面我们讨论过,在单纯的市场经济中,寻租不可能发生。由于政府的介入,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而这种行政特权掌握在政府官员手中,造成了创租和寻租的可能。同时由于创租和寻租,产生了一个腐败蔓延的恶性循环和一批靠寻租活动发财致富的食利层。近几年暴露出的寻租案例所牵涉的金额越来越大,充分证实了寻租的危害性。

  四、遏制金融市场寻租行为的途径

  金融市场寻租对全社会尤其是金融市场体系危害巨大,如何控制寻租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

  1.尽量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从我国目前条件看,还不可能对金融市场完全放开,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还是必要的。但是政府金融调控的能力越大,其成员就越容易参与权力寻租活动,日本、台湾都有过类似的沉重教训。因此,政府应从经济大局出发,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减少政府官员调控资源的权力,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寻租活动。

  2.严格执行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我国《证券法》已明确制定了信息公开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够理想。一些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考虑自身利益,甚至与上市公司共谋,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另外,我国的企业一旦上市,就等于做了免费广告,上市公司壳效应非常明显,助长了上市寻租活动。如果采取放宽上市条件,增加市场容量等办法降低壳资源价值,并且严格监督体制,可以有效减少公司上市和信息披露中的寻租现象。

  3.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的供求、头寸、收益和风险因素自行调节利率,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使利率管制时造成的过多寻租活动无从进行。同时利率市场化还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彻底消除利率计划管理带来的不正常寻租现象。

  4.完善外汇市场,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可将1994年以来实行的内在固定汇率制过渡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适当扩大汇率活动范围,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的自动调整机制。汇率市场化后,有利于积极发挥市场的价格信号作用,降低我国外汇储备成本。同时,汇率与市场接轨之后,外汇黑市交易也无用武之地,大大减少了汇率不统一造成的外汇市场寻租行为

如何抑制“寻租”行为?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约翰•凯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7条] 英文 对照

 

你可以通过创造财富或掠夺他人创造的财富而致富。非法掠夺他人的财富,叫做盗窃或者欺诈。而合法掠夺他人财富的行径,经济学家称之为“寻租”。

寻租有许多种形式。在欧洲最古老的交通要道莱茵河上,屹立在两边岩岸上的城堡,可以追溯到久远的时期——那时候,顶着贵族头衔的强盗们向过往船只收取通行费。在贫穷国家,政治及商业生活的重点往往是寻租,而非创造财富。这有助于解释为何有些国家富裕、而有些国家贫穷。

寻租造成了“资源的诅咒”这种怪现象。石油或矿业财富大多使人民的生活水准下降,因为它们把人们的才能和努力从创造财富转移到了寻租上。可悲的是,外国援助往往具有同样的效果。

寡头和官员的亲属可以通过从政府合同上拿回扣,或是侵占国家资产,来实现寻租。

但在比较发达的经济体,寻租有着更为复杂的形式。我们不是从军售中抽取10%的回扣,而是通过增发货币获得7%的利益。“租金”往往从消费者身上间接获取,而非直接取自政府:如阻止外国商品和新进入者竞争的保护措施,以及要求延长知识产权有效期的呼声。此外,在人员臃肿的政府部门领取过高的薪水,也是获取“租金”的一种形式。

凡是经济权力集中的地方,无论是政府、大型私人企业,还是由串通合作的公司组成的团体中,都会发现寻租行为。在私人领域,经济权力集中往往具有自我加强的特点。在美国的“镀金时代”,人们就已经普遍认识到这一问题。人们有理由担心,洛克菲勒(Rockefeller)、卡内基(Carnegie)和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等新巨富家族可能利用自身的财力,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权力,把市场和民主踩在脚下。如今的俄罗斯又成了这方面的例证。

但美国已出现了新一代寻租者。现代的头等舱候机室和公司商务飞机,就相当于古代莱茵河两岸的城堡。它们的使用者是投资银行家和企业高管。

抑制寻租行为,要求分散经济权力。相关策略包括:限制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限制经济权力集中于大型企业的现象;
时刻警惕政府与产业界之间的界线;
外部监督与内部规范相结合,限制大型机构中贪婪者在公司牟取私利的能力。热切追逐这些利益,是竞争性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区别,而且是一个重大区别。

私有化和打破法定垄断,减少了有组织的公共雇主群体的寻租行为。但是,在商界和金融界,企业的法人寻租活动和高管的个人寻租活动都明显增多。

从国会游说活动增多,布鲁塞尔餐馆林立,医药、传媒、国防装备和金融服务等行业的结构,以及高管薪酬飞涨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寻租活动的后果。

创新有赖于新鲜血液的加入,因此,抵制经济权力集中十分必要。必须将“亲企业”与“亲市场”的立场区别开来。柏林墙倒塌后的二十年里,这种区别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有个故事讲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策制定者访问美国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负责纽约市的面包供应呢?”这位官僚不懂市场是如何运作的,而我们现在也有可能忘记这一点。自由市场经济的本质,并非政府不控制经济,而是没有人去控制经济。

第四篇: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的启示

权力寻租
————探求权力腐败的根源
引例:
2005年,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一家被视为拥有巨额市场价值的煤矿,打着“产权转让”的幌子,最终竟仅以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私人。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该煤矿挂牌出售1个半月前,转让结果的文件平鲁区政府已经出笼,且文件中所述的内容与最终的转让情况几乎完全一致。
这家煤矿原本是一个“集体企业”,后来被地方政府和有些相关部门莫名其妙地给戴上了一顶“国有企业”的桂冠。企业性质悄然变更,成了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随意玩弄的“权力物产”。
殊不知,正是因为这座价值数亿元的煤矿被所谓“国有”以后,才给某些人明目张胆地侵吞“国有资产”创造了条件。凡是有点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不论以什么手段,侵吞国家资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人为让国有资产贬值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容的。尤其是政府官员的“直接插手”或是“暗箱操作”,更是典型“权力寻租”的大亮相。
不论怎么解释,把一个价值可能达亿元的煤矿,以1万的超低“价码”转让给私人,岂不是史上最牛的“交易”吗?一个私人,能够把一个这样的煤矿轻而易举地“拿”到手,且问: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吗?如果这个人没有一定社会背景的话,也可以说不与当地某些“决策者”有“利益关系”的话,1万元就想得个抱不动的“金娃娃”,那不过是“异想天开”的事情。然而,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就摆在了公众面前,这里边的“猫腻”,就是嗅觉再不灵也能从中“闻”出点儿味道来。
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是,新华社记者根据当地群众的举报和反映,多次试图联系平鲁区相关领导以求真相,但他们都以种种理由不接受采访。这也许更说明了“权力寻租”是见不得人的。但腐败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相信,凡是打着“产权转让”的幌子,实则是搞“权力寻租”、中饱私囊、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摘自《中国新闻网》2005年5月26日
一、权力寻租的定义
在以上案例当中,我们看到了政府的黑暗,看到了私人力量的“强大”,看到了官商勾结和明显的“暗箱操作”,或许这个“牛人”付出的不仅仅是一万元,而与这家煤矿的市值之间的巨大差额所去何处,也就不得而知。用权来换钱,最后中饱私囊的腐败案件,或许我

们也已不再当做稀奇的事情,但是有这个案例所反映出得权力寻租,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那么何为权力寻租呢?我们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展开陈述这一概念。
权力寻租概念源于经济学中一个解释特定腐败现象的重要理论,即寻租理论。为了便于理解,需要说明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包括租金、寻租、权力寻租、腐败。租金
租金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最早是指地租。但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后来泛指一切稀缺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超额收入。现代研究发现,政府的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如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发放、价格管制,乃至特定行业的特殊管制包括对从业人员数量的限制等等,都可以造成人为的稀缺,从而也会形成超额收入。因此,现在使用的租金概念就进一步扩大到包括公共权力对经济活动干预或管制所形成的超额收益。寻租
既然政府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能够创造租金,自然就会有人要进行寻求这种干预和管制从而获取租金的活动。这被简称为寻租。需要指出的是,寻租概念中的租金并不是所有的租金,而特指源于公共权力的租金即权力租。因此,寻租可被称为权力寻租。一般来说,传统经济租的存在及其被获取是合理、合法的,而权力寻租显然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权力寻租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权力租的形成包括被动和主动两种情况。例如:在一些法律法规之外,政府另设一些审批软规则,这就是主动寻求权力租得情况,就是主动寻租。
腐败
显然,寻租或权力寻租是一种腐败行为,但腐败并不只限于权力寻租。准确地说,权力寻租是发生在政府和私人之间以及经济活动领域的,旨在获取权力租的腐败行为。我们小组认为,腐败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是掌握公权和满足私欲,而权力寻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正是权力腐败的原动力。由此看来,权力寻租是权力腐败的源泉。
从以上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权力寻租(PowerRent-seeking)的一个基本概念:权力寻租是指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权力寻租则是把权力商品化,或曰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谋取金钱和物质利益。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易、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等。二、权力寻租的特点分析
特点一:利用职务,变“寻租”为“创租”。创租即我们在上面提到的主动寻租。掌握

公权的人通过设置人为障碍,热衷于审批、审核,设立各种各样的行政许可,企业为了获得审批,不得不托各种各样的关系来走后门,有时甚至不惜重金,这就直接助长了腐败的蔓延。也不怪那些手中握有审批大权的官员飞扬跋扈,狮子大开口。原河北国税局局长在10年之间连连升迁,权力的增大给他带来的不是责任的加重,而是伴之而来的是不择手段的攫取,从李真就任省委办公厅秘书到被任命为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的7年间,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14万余元;
伙同他人侵吞中国东方租赁公司河北办事处人民币、中兴电子有限公司和尼瓦利斯有限公司股份,共计折合人民币2967万多元,李真从中分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70万余元。其涉案犯罪数额之巨大,居建国以来河北党政领导干部贪污受贿犯罪数额之冠。
特点二:“公开寻租”成为一种趋势。

推荐访问:治理 启示 寻租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启示 国家治理寻租行为的启示 治理寻租的对策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