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与新路径【精选推荐】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与新路径【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2-06-13 09:06: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与新路径【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与新路径【精选推荐】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6篇

第1篇: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编者按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2018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的目标。这一《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的首个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意见》也从战略高度指出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基础工作来做,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局面。为此,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先生、朱旭东教授及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有深度研究与思考的专家学者和众多教师一道,共话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第2篇: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陈兰
来源:《赢未来》2017年第08期

        摘要: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党校事业和人才构建发展的关键。优化党校教师队伍,强化党校教师的能力素质,能够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培养高素质、作风优良的教学科研人才。本文就加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党校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
对策

        党校是培训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之一,这也是党员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培养党的干部队伍方面,党校教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带出钢铁意志的党干队伍。党校教师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不同,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优秀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政治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

        一、党校教师队伍的现存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党校教师队伍目前还没有达到钢铁般的无缝可击,在人才队伍结构、教师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瑕疵。

        1.1:教师队伍结构

        笔者发现,很多党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布布局。很多党校没有形成以老教师为主要核心,中年教师为主干队伍,青年教师为储备人才教师的梯队建设。并且,笔者发现党校队伍的毕业院校不符合党校教学要求,专业教师较少,政治,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教师比例较少。受教师编制限制,教师数量有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一些教师承担着很多科目的授课,这种布局构建是十分不合理的。并且,笔者还发现党校教育队伍的教师职称资格一般都是中级职称,很少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师专业素质得不到合理的保证,这也是目前我国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实际问题。

        1.2:教师个人素养

        目前,很多党校的教师专业知识理论或者是教学科目知识较为丰富,但是随着党校生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很多学员的学历都是全日制高等院校,他们可能主修政治,经济等专业内容,在相关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这就出现了学员的知识体系构建比教师的知识体系更为完善的情况。这与我们通常要求的学员半桶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的理论要求不符合,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此外,目前的一些基层的党校教师资历较浅,但是在课堂上听讲的学员可能是各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他们有着丰富的党政工作经历,年轻教师的讲授很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第3篇: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初步方案》

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现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日常教育督导,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坚持尊重规律。遵循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坚持聚焦重点。围绕重点内容,针对突出问题,强化各地各部门的领导责任,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引导家庭、社会协同配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坚持继承创新。传承中华优秀师道传统,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师德师风建设经验,适应新时代变化,加强创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

  3.总体目标。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呈现新风貌。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师道尊严进一步提振。全社会对教师职业认同度加深,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显著提高,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4.坚持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重点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使广大教师学懂弄通、入脑入心,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依托高水平高校建设一批教育基地,同时统筹党校(行政学院)资源,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使广大教师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5.坚持价值导向,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到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进一步凝聚起师生员工思想共识,使之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身教重于言教,引导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强化教育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健全教师志愿服务制度,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厚植教育情怀。重视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增强工作针对性。

  6.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建强教师党支部,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建好党员教师队伍,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重视在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完善学校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等制度。开展好“三会一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等,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涉及教师利益的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应征求教师党支部意见。

  7.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师德素养。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避免重教书轻育人倾向。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通过老带新等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使其尽快熟悉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方法,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及教师生涯全过程,师范生必须修学师德教育课程,在职教师培训中要确保每学年有师德师风专题教育。

  8.突出典型树德,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创作文艺作品等手段,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局面。组织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名师、最美教师等开展师德宣讲。鼓励各地各校采取实践反思、情景教学等形式,把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

  9.突出规则立德,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系列文件等为重点,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制订教师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体系。强化纪律建设,全面梳理教师在课堂教学、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纪律要求,依法依规健全规范体系,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宣传教育。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

  10.严格招聘引进,把好教师队伍入口。规范教师资格申请认定,完善教师招聘和引进制度,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建立科学完备的标准、程序,坚决避免教师招聘引进中的唯分数、唯文凭、唯职称、唯论文、唯帽子等倾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拟聘人员心理健康测评,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严格规范教师聘用,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加强试用期考察,全面评价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对不合格人员取消聘用,及时解除聘用合同。高度重视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全方位考察,提升人才引进质量。

  11.严格考核评价,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坚持多主体多元评价,以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发挥师德考核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作用,及时将考核发现的问题向教师反馈,并采取针对性举措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加强整改。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运用,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

  12.严格师德督导,建立多元监督体系。完善多方广泛参与、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督导,将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测评内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师德师风问题多发的地方开展专项督导。加强学校监督,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强化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将监督评议情况作为学校及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3.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推动地方和高校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规范,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从严查处,针对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学术不端以及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开展集中治理。一经查实,要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严重的依法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建立并共享有关违法信息库,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

  14.强化地位提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制定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重要文件充分听取教师代表意见。各地重要节庆日活动,邀请优秀教师代表参加。做好优秀教师表彰奖励,依法依规在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的教师中开展“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评选授予工作,健全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多元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完善表彰奖励及管理办法,依法依规确定荣誉获得者享受的政治、生活待遇,加强对荣誉获得者后续支持服务。

  15.强化权利保护,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职权,研究出台教师惩戒权办法。学校和相关部门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对无过错但客观上发生学生意外伤害的,教师依法不承担责任。教师尊严不可侵害,对发生学生、家长及其亲属等因为教师履职行为而对教师进行侮辱、谩骂、肢体侵害,或者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诽谤、恶意炒作等行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严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学校及教育部门应为教师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等方面支持。

  16.强化尊师教育,厚植校园师道文化。从幼儿园开始加强尊师教育,加快形成接续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推进尊师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通过尊师第一课、9月尊师主题月等形式,将尊师重教观念渗透进学生的价值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结合实际统筹有关资源,因地制宜安排一线教师特别是长期从教教师进行疗休养,重点向符合条件的班主任和乡村教师倾斜。做好教师荣休工作,礼敬退休教师,弘扬尊师风尚。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加强家庭教育,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引导家长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敬教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学习教育。

  17.强化各方联动,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的影视文学作品创作,善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传递教师正能量,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支持鼓励行业企业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教师优先”。鼓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等对教师实行优待。鼓励社会团体、企业、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或通过依法成立基金、设立项目等方式,支持教师提升能力素质、进行疗休养或予以奖励激励。

  18.加强工作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校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高校要强化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明确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其主要职责。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财政部门要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按规定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师德师风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加强工作支撑,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第4篇: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策略

  编者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重大战略举措,其中就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站在新起点,立足新时代,教师工作将如何开展,如何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带着这些问题,《世界教育信息》杂志近日对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进行了专访。

  一、关于教师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教育信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那么,在教师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哪些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定华: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引领未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师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论述,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教师职业进行了新的定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明确教师是中国梦的筑梦人,指出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希望教师做到“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极端重要性,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强调要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强调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指出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就为进一步做好重大历史交汇期的教师工作明确了方向。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世界教育信息》: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其中特别强调,“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成就高度评价。那么,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王定华: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出新发展步伐,换档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谱写了历史性篇章。师德建设迈出新步伐。出台中小学、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文件,构建覆盖大中小学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大力宣传李保国、黄大年等一大批教师典型。教师教育取得新进展。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大中小学国培体系,每年培训数百万各级各类教师。乡村教师呈现新气象。实施特岗计划,中央每年招聘特岗教师近8万人,河南、贵州、吉林、新疆等地每年还招聘一批地方特岗教师。湖南、重庆、广西、江西等28个省份通过在学免费、上岗退费等方式,每年吸引4万名毕业生到乡村任教。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3年以来中央财政核拨奖补资金112亿元,惠及130多万人。建立荣誉制度,为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改革是时代的标志,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奋力改革创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进行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管理瓶颈得到新破解。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8个省份。推进交流轮岗,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深化中小学、高校领导人员管理改革,推进专业化发展。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首次评审中小学正高级近3000人,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改革研究取得新成果。为了提高师范专业办学质量,开展专业认证研究,依托研究成果出台文件、开展认证。为了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地生根,开展评估,扬优督劣,加快进度。为了确保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开展监管研究,依托研究成果出台文件、规范监管。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精准培训质量,开展评价体系研究等。教师面貌发生新变化。教师学历层次得到提升,有93.7%的小学教师取得专科以上学历、82.5%的初中教师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分别比5年前高出8.7和10.9个百分点。年龄结构日趋优化,普通高校、中小学教师中45岁以下分别占69.8%和70.5%,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师生结构比例趋于合理,与5年前相比,小学生师比降低了0.59、初中降低了1.18、高中降低了1.82。

  三、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机遇,迎来新契机

  《世界教育信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问,立足新时代,如何准确把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教师队伍建设又面临哪些挑战?

  王定华: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就愈发凸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历史新机遇、迎来历史新契机。

第5篇: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解析

作 者:刘建同

作者机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出 版 物:中国教师

年 卷 期:2018年 第11期

摘 要:发展乡村教育关键是教师,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摆在教师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15年4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打响了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攻坚战。到2018年,《计划》已经实施了三年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如何?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有哪些?在此向各位读者做简单分享。

页 码:8-11页

主 题 词: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解析;政策;优先发展;教师工作;教师支持;攻坚战

第6篇: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作者:孙建辉
作者机构:《中国教师》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中国教师 页码:19-21页
年卷期:2018年 第7期
主题词:教师队伍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顾明远;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访;鼻子

摘要:"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2018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的目标。这一《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的首个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意见》也从战略高度指出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基础工作来做,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局面。为此,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先生、朱旭东教授及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有深度研究与思考的专家学者和众多教师一道,共话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

推荐访问:队伍建设 党校 新时代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与新路径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版权所有:春晖范文网 2014-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春晖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春晖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滇ICP备140013829号-1